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南财快评:“双核+双副中心”模式升级,“一核一带一区”协同发展提速

时间:2021-02-01 14:45:26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南财快评:“双核+双副中心”模式升级,“一核一带一区”协同发展提速

日前,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支持汕头、湛江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持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建立深度协作机制。1月8日,深圳与汕头签署深度协作框架协议,提出联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实现两市高铁直连贯通、加强教育与医疗卫生合作等重大举措。1月26日,广州与湛江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指出将推进交通设施互联,共建合作发展平台,加强重点产业协作,深化科技和金融合作,促进社会事业共建,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在经济社会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上述举措,意味着广东城市联动再次提速。然而,“双核+双副中心”发展模式,无疑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核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于广东省统计局的相关统计(见图1),自2001年以来,虽然汕头市与湛江市的GDP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但是经济总量仍然较低,尤其与核心城市广州对比,其GDP总量水平的差距,无论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呈现逐步扩大趋势。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着力推进的“双核+双副中心”协调发展模式,是贯彻落实国家对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有利于促进“一核一带一区”的协同发展,是解决粤东、粤西沿海片区产业薄弱,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重要举措,打造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极的重要抓手,有助于破解核心城市联系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其他城市的发展瓶颈。

图1 汕头、湛江、广州GDP对比示意图

其次,汕头、湛江两地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权重长期处于低位,打造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一系列难题。从图2统计数据可见,汕头市、湛江市的GDP占广东省GDP比重均呈现出先下降后持续低位趋势。其中汕头市GDP占全省GDP比重在2011年以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至2011年落至2.41%,此后保持相对稳定,2019年也仅达到2.49%。湛江市GDP占全省GDP比重近二十年来的下降幅度小于汕头市,但是波动程度较汕头明显,2007年占全省比重最低时仅为2.91%。

图2 汕头、湛江GDP占全省比重示意图

上述总量数据和权重数据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汕头、湛江两市的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和挑战,也意味着深圳、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和外溢效应有限。如果进一步观察汕头与湛江市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值,我们注意到,2019年汕头市的人均GDP为47669元,为全省人均GDP为88781元,占比53.69%。而同期湛江市人均GDP为41720元,为全省人均GDP的46.99。为此,湛江、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质提速。

最后,从营商环境和产业结构来看,携手补齐产业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面临新挑战。两市的营商环境、交通网络密度和通达度等软硬件,相较珠三角城市都有较大差距。汕头的八大支柱产业为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工艺玩具、机械设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响材料产业,湛江的主要产业有海洋产业、近海油气开发及石化,钢铁和造纸产业,两市的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发展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对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物流业。而广州市在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要提升汽车、电子、石化等传统支柱产业,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优势产业。因此,湛江、汕头在与深圳、广州城市联动协调合作发展时,势必面临如何把发展着力点进一步放在实体经济上,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健全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产业链安全协调机制,建好穗湛、深汕各类产业合作园区,深化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对接,携手补齐产业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双副中心”城市需要补齐短板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更好地承接政策支持,与广州、深圳深度合作。提升“双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应优先考虑布局重大产业项目。针对汕头、湛江传统产业比重较高的情况,需要持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现代服务业。使汕头、湛江现有的支柱产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为城市建设奠定扎实的产业基础,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对接周边区域发展新要求。两市同时也要着重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将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综合服务体系。

第二,推动建立“双核”与“双副”省级领导小组,“双核”联动中广州与深圳要找准定位分工协作,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双核”与“双副”之间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体制机制是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的保障,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畅需要政府在体制机制上做大量的探索创新。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都验证了跨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因此,推动建立“双核”与“双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能够更好地破除城市行政界限,统筹协调“两核”与“两副”的合作发展,提供清晰可操作的政策依据,为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新思路。探索创新区域发展机制体制,便利经济要素跨区域流动。其中广州与深圳作为“一核一带一区”战略的两个核心城市,需找准城市定位,完善广深战略合作机制,全方位推动广深在各个重点领域的协作,联合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携手共建综合交通枢纽,共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四个城市协作发展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汕头和湛江要利用好广州与深圳的高端创新资源,进行产业创新升级,广州与深圳帮助汕头,湛江运用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等实施一系列高新科技产业项目。此外,发挥各城市的特色优势协作时,要做好主要产业的产业内分工,避免无序、同质工作,探索协同发展新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化的交通体系,合理配置空间布局和运输结构,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一致,具有整体性,全局性,多极化,网络化的区域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

(程永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付沛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

(作者:程永林,付沛文编辑:李靖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