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文化十分丨履职一年间 全国人大代表曾小敏:擦亮粤剧中国文化名片

时间:2021-03-10 12:47:32 | 来源:央视

原标题:文化十分丨履职一年间 全国人大代表曾小敏:擦亮粤剧中国文化名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让戏剧界感到十分振奋。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因,要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更多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文艺产品,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提出和落实,为传统戏曲粤剧带来了新的机遇。广东粤剧院作为大湾区粤剧文化事业的引领者,一直积极参与大湾区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建设。在数字经济的驱动下,如何释放岭南粤剧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如何加快培育粤剧数字化新业态?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带来了自己的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粤剧院院长 曾小敏:“十四五”规划纲要里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这对于我们文艺工作者来说是充满了信心和动力。立足大湾区经济大发展、文化再繁荣,作为新时代的广东文艺工作者,一方面要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同时要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更多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文艺精品。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同时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维,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更多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文艺精品。”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粤剧院院长 曾小敏: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独有的中国文化气质和拼搏精神,让世界读懂了中国。我们应该让更多关注中国文化的人,能够通过我们优秀的文化作品,感受中国的魅力。

本次两会,我比较关心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并引领未来的生活这个话题,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戏曲文化的支持力度、资源配比、教育系统投入等,这些都是我持续关注的。

2009年,粤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何让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粤剧走近今天的观众,近年来,曾小敏做了不少努力和尝试。在今年春晚的戏曲节目《盛世百花园》中,她与粤剧名家朱红星联袂登台,演绎了粤剧《白蛇传·情》游湖片段,展示出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粤剧院院长 曾小敏:今年的春晚,我表演的是《白蛇传·情》的一个片断,《白蛇传·情》是我在2014年创作的,这个故事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流传千年白蛇的故事,也是按照我们前辈演的传统版的《白蛇传》,重新编写打造的,为什么要创作这个作品呢?我希望用我们古老的故事,能够在新的时代下,绽放出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新编粤剧《白蛇传·情》创排七年来,常演常新,深受年轻观众喜爱。2019年,曾小敏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同年,这部戏曲舞台作品被搬上大银幕,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深圳的三支顶级特效团队,打造出我国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全片时长101分钟,特效画面超过90分钟,创下全国戏曲电影之最。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粤剧院院长 曾小敏:这部戏上演以后受到了年轻观众的热捧,我们在大学里巡演,效果非常好,经常是排队签名,都要等一个小时,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跟观众的距离拉近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戏曲艺术的教育、传播业态也在发生变化。地方戏的社会化教育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在去年两会上,曾小敏建议各个地方剧种能够建立起社会化考级的机制。目前,广东粤剧院申报设立的“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正式进入运作。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粤剧院院长 曾小敏:自从我提出这个建议以后,也得到了很好的回复。我们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把粤剧社会化考级做起来了,现在已经把所有的粤剧社会化考级的教材、评定标准,还有辅助教材全部做好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相信,粤剧社会化考级的铺开,能够培育大批的年轻的粤剧业余爱好者和将来的粤剧观众。

如何吸引年青一代,是曾小敏始终关注的方向,她说,优秀地方剧种也迫切需要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希望相关专业平台能够开放合作接口,在数字文化产业、数字影音、数字出版等方面聚焦发力,共同影响和优化年青一代的文化生态环境。今年两会,她又提出了“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可以带走的文化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各类空间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做全新尝试。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粤剧院院长 曾小敏:多年来粤剧与大湾区文化融为一体,互相滋养,互相促进,粤剧本身就是大湾区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要的基因,那么粤剧文化未来的方向,取决于粤剧艺术事业在当下的根基,以及与下一代年轻人是否能构建密切关系。

近年来,曾小敏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到广东粤剧院进行交流,走进百余所高校进行演出、开展讲座,深入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对粤剧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从而让“南国红豆”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发芽。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粤剧院院长 曾小敏:我觉得其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共融共通的,是一脉相传的,粤剧的传承发展还有创新,其实这也是种子和花朵之间的关系,很多人可能是看到枝繁叶茂的一面,没有看到种子原来应有的形状和魅力,所以一切的创新都是来源于传统,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基因,我们作为新一代的粤剧人,要创作更多符合现代生活和更多年轻人接受的文化作品。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备受瞩目,而在大湾区建设当中,粤剧既是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同时也是我们优秀文化内容的提供者,未来的粤剧应该是大湾区国家战略的连接,对话世界的先进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曾小敏说:“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戏曲领军人物,活化传统剧目的同时,打造新时代广受年轻人喜爱的戏曲作品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未来希望打造更多能够留得下来,传得下去的作品。”(总台央视记者 任思晔 韩宇皓 陈杰熊 郭天骄)

(编辑 李冬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