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文/邢海洋
启动了外圆内方的新logo后,小米宣布要造车。造车这个重资产、长产业链、高复杂度的事儿,本来都是没什么背景的新势力凭着一腔热血干的,或者如贾跃亭和房产商恒大,造了很久还是概念车阶段。苹果体量世界第一,千呼万唤还没官宣过造车,小米为什么要蹚浑水呢?
国家补贴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了8年了,补贴阶梯式下跌,时至今日仅剩下微薄的政策支持,照这个趋势走下去,购置税减免都可能没有了,电动车销售或与燃油车无异。
造车新势力进入电动车领域也五六年了,特斯拉进入中国也到了第三个年头,电动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一片红海,最早发力的国家队已没有了招架之力,小米宣布造车的时机真是颇为蹊跷。
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市场行业同样是手机厂商,华为是不造车的,且多次断然否认造车传闻。但华为聚焦信息与通信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给车企加装备。年初华为推出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激光雷达方案,称近期成本控制在200美元,远期低至100美元,这惹恼了马斯克,他不相信激光雷达套件能如此便宜。
特斯拉坚持走摄像头加计算机算法的“廉价”路线,即使摄像头的廉价套装,加起来还要300美元。激光雷达成本高昂,谷歌实验无人车的时候,一套配件动辄数万美元,是无人驾驶成本控制的拦路虎,没想到被华为降到了摄像头方案成本之下了。在无人驾驶方面,华为把电车的导航、电驱、车载系统三大件包全了,虽然不造整车,却早早地排兵布阵,要吃到智能汽车增量的“大头”。
我们知道,无人驾驶如同人眼识别,先要看到,再判断。有了感知与识别,汽车的拐弯、加速和刹车,都是机械过程了。时至今日,我们进入了摄像头社会,处处摄像头,客观上是因为摄像头成本很低,廉价的几十元一个。可摄像头接受外界光源,是被动拍摄,在距离判断上就没有主动发光的激光雷达精准。
图|视觉中国作为一项强感知的技术,激光雷达基于较高的准确度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能很好地补充原有车载GPS、摄像头等的不足,让智能汽车感知环境的能力更上一个层级。诚如华为的预言,激光雷达成本降到了摄像头水平,大规模量产也就不远了。对于自动驾驶的市场化,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
除了华为,苹果造车也是传言不断,可苹果造车的传闻来得太久,外界早没了新鲜感。倒是马斯克爆料特斯拉最艰难的时候他曾提议苹果收购,却连库克的面都没见到,反映出苹果在智能汽车上的短视。
如今爆出的消息,多是苹果的“代工”造车模式在传统车企那里水土不服,毕竟以苹果的作风,出设计、出芯片、出软件,传统车企没有话语权,全责组装,可传统车企本来靠的就是品牌,沦为代工厂后自身品牌形象就会贬损了。当然,苹果若来国内生产,还是容易找到代工厂的,只可惜弃用欧菲光后苹果产业链外移的动作越来越明显。
图|视觉中国传统汽车制造,发动机、变速箱门槛不是一般的高,没有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很难拿出上得台面的产品。电动车则不同,电池、电机都是标准化的外购品,新入行厂商只需提供外观和智能电控设备,甚至无人驾驶的解决方案,谷歌、百度乃至华为也都准备好了。
再因为传统车企抱残守缺,不愿意放弃固有的燃油车市场,国企思想保守,心思全用在了补贴上,在海外,这给特斯拉以引领行业的机会,异军突起;在国内,造车新势力虽起步晚,却在补贴逐步退出的时候,靠在高端车型上的坚守笑到了最后。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的4.7%,2020年占5.4%,5%被公认为是新能源汽车从导入期迈入成长期的临界点。选择此时进场,小米算是跳上了加速中的智能汽车市场。
作为“价格屠夫”的小米,无论做什么产品,性价比都是其首要的切入点。小米造车消息一出,看到最多的评论是“屌丝车”,年轻人渴望的超高性价比的第一辆车,似乎非小米莫属了。
图 | 摄图网实际上,智能电动车市场,无论高端的特斯拉还是低端的神车宏光,购买主力都是年轻消费者,宏光MINI的购买者中,4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超过 80%,其中30岁以下消费者超过50%。如果价格平易,保养又几乎没成本,一辆代步车如同一个大玩具,年轻人会随意消费的。
不过,小米下的可能是另一步棋。以国内造车新势力为例,蔚来、小鹏、理想从公司成立到首辆车下线用时均接近40个月,小米的首辆商用车交付很可能是3年以后了。以三年为期,海内海外都在加速布局,无人车的时代似乎看到了曙光。
无人车出现,整车市场的逻辑即将翻天覆地。绝大多数时间我们的汽车都是闲置状态,有了无人车,无需支付高昂的司机成本,恐怕很少人会有购车需求了。平均下来,一辆道路上不间断行驶的无人车足够满足6个家庭的出行需求。若非自己的车,你会在意品牌么,恐怕不会。小米造车,瞄准的或许正是一个批量化生产,且品牌价值“矮化”的市场。
当无人车呼啸而来,谁还在意车标的轮廓是方中带圆还是直角方?小米造车,不怕亏钱,预计要烧个上百亿美元,可在logo设计上,还是该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