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能源汽车召回问题,应该怎么看?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了6起汽车召回公告,涉及北汽新能源、英菲尼迪、Jeep、极星、沃尔沃和起亚6个品牌的共计40219辆汽车将被召回,其中需要召回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超过33000辆。
这一高占比,无疑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可靠性的质疑,同时不禁让人联想,新能源汽车明明都还没有开始大卖,怎么召回就这么严重了?
召回原因主要集中在电池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6起召回情况。其实在这6个品牌的召回中,北汽新能源就已经占据了79.47%的比例。北汽新能源汽车常州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2021年3月24日起,召回共计31963辆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21日生产的EX360和EU400纯电动汽车。
召回原因为车辆动力电池系统的一致性差异,在高温环境下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可能导致个别单体电池电芯性能劣化,极端情况下引发偶发失效,引起动力电池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公司将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动力电池进行免费检测、维修、必要时更换模组或电池包,并升级控制策略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表示,2020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四点:一是续航里程「打折」,特别是气温较低时,电池电量下降太快,充电速度与宣传不符。二是电池质量问题突出,电池故障、充电故障较常见。三是变速箱异响、顿挫、动力消失等问题较多。四是售后服务水平不高,充电故障等问题多次维修不能彻底解决。可以看出,电动汽车一旦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都集中在电池这个核心板块上。
车企与电池厂商联合召回或成趋势
北汽新能源的问题电池是由孚能科技提供的,所以孚能科技将参与本次召回计划,在配合北汽新能源对召回车辆进行相关检测及维修等工作的同时,也将承担相关召回费用,共计3000万-5000万元。这也是国内首例明确公布电池召回费用以及权责界限的召回计划。
其实这种因电池原因而导致的大量召回,在国际上已有不少案列。以最近韩国现代为例。现代汽车在今年2月宣布全球召回8.2万辆电动汽车以更换电池系统。据韩媒最新报道,此次召回估计耗资高达1.4万亿韩元(约80亿元人民币),而面对高额支出,现代汽车和LG化学已同意以3:7的比例分摊召回8.2万辆电动汽车用于更换电池的费用。其中,LG化学将承担成本约56亿元人民币,这两个数字超过了很多中国上市企业一年的净利润。
但此前LG是拒不承认自己的产品有问题的,其认为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车辆起火和电池有关,并表示自燃事件主要是因为现代汽车的BMS未正确应用。而对于动力电池的责任划分,车企和供应商之间的争议也是一直是存在的。
出现这类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动力电池本身技术上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攻克;再加上目前电动汽车出现问题后原因和责任界定并不明确,追责很困难,因为除了电池生产厂商,上游供应链的材料质量,包括车企的安装合规性,全部都影响着电池安全及电池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召回成本实在太大了,进而导致企业召回意愿也不强。但这些问题终归是要解决的,毕竟消费者并不是「小白鼠」,试错过程怎么可以放在消费者使用环节来完成?
所以近期,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表示,将采取技术、管理等多类措施,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虽然对于究竟会采取哪些措施,监管力度如何,能否达到理想效果,我们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在政府部门的督促下,车企的召回意识也会有所加强,对电池生产厂商、上游供应商等都会有一个约束和警示作用,这样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好的市场供需环境。
在动力电池技术方面,多家企业也将焦点放在了电池安全性上。这两年比亚迪、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欣旺达、广汽埃安等多家企业均发布了号称「不起火」的电池。其中,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宣称将把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宁德时代对外宣布已经开发出「永不起火」的 NCM811 三元锂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夹电池则打着「首次实现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的口号。对于这一类夸张宣传,业内争议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总的来看,电池技术确实一直在进步。
新能源汽车是「摸石头过河」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召回占比真的很高吗?这一情况正常吗?根据3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199次,涉及车辆678.2万辆,召回次数比上年减少10.8%,但召回数量增加3.9%。其中,新能源汽车召回45次,涉及车辆35.7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5.3%,因三电系统缺陷召回11.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召回总数量的31.3%。
看到这一系列数据,可能有人会简单的拿全年汽车召回数据去与全年汽车销量数据进行占比推算,然后发现新能源汽车召回占比并不比传统燃油车高,但其实这个算法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举个简单的例子,2020年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因燃油泵制造问题,于5月和12月先后两次召回多个车型共计186.3万辆,成为2020年因同一类型缺陷召回数量最多的事件。
此外,丰田、雷克萨斯、广汽三菱、长安马自达等也进行了召回,原因是燃油泵隐患可能导致车辆中途熄火。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上述品牌本身不值得信赖,之所以如此多日系品牌卷入召回,是因为召回的车辆采用的燃油泵均来自日本电装公司。这和此前高田气囊导致2016~2018年大规模召回是一个类型,都是零部件通用之祸。从2020年的召回信息来看,因气囊问题召回的车辆依然有,但已经很少了。
反观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势力三巨头,蔚来、理想、小鹏这两年的召回情况,就会发现人们所疑惑的「新能源汽车明明都还没有开始大卖,怎么召回就这么严重了?」确实是空穴来风。比如,2019年6月蔚来汽车召回部分搭载了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间生产的动力电池包的蔚来ES8电动汽车,共计4803辆。然而当时根据蔚来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5月,蔚来汽车共交付17550辆ES8,那次召回就已经占了总交付量的27.37%。
去年11月,理想汽车对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产的10469辆理想ONE进行召回,对车辆升级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以降低用户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概率。然而从2019年年底正式开始交付的理想ONE,到2020年10月份获得累计交付也才21852辆,也就是说理想ONE总共才卖了两万多辆,就召回了一万多辆。
小鹏汽车在今年年初也宣布自2021年1月30日起,召回2019年3月29日至2020年9月27日生产的部分小鹏G3汽车,共计13399辆。数据显示,2019全年小鹏G3累计销量为16608辆,2020年全年小鹏G3累计销量为11691辆,可见这个召回比例也基本超过50%以上了。
此外,受资本驱动,行业涌现了一批批新能源产业链相关企业,产能过剩、过度投资风险也初现端倪。不过这一系列问题在行业人士看来,都属于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以燃油车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正经历着「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整个产业的变革期内,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产品召回、用户投诉等问题,也会成为激励产业向前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消费端,人们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真心希望能改变这些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