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手握7篇Nature的曹原,昨日又在Science发文
手握7篇Nature的“天才少年”曹原,又以一作兼通讯的身份在Science发文。






曾长淦教授今年2月曾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曹原的确开创了一个领域,尤其2018年的两篇论文是‘从零到一’的创新,后面的工作是在此之上的推进。他现在在国外的导师应该也给到他很多的帮助,但我相信他的能力。”
谈到对曹原的印象,曾长淦给出了肯定意见:“他很聪明,14岁就上大学,中学也跳了很多级,还是很厉害的。在我平常跟他接触中,他也是很聪明的。布置的任务,他能在完成的基础上更往前推进。如果布置到五分,他能够完成到六到七分,做得更多一点。这就是他超出其他同学的部分。”
曾长淦表示:“中国科技大学像这样的学生不只有曹原一个,但其他人也许没有曹原这样的新闻效应,因为他有‘14岁上大学’这个光环。我们都为他祝贺,但媒体不用太吹捧他,希望能够平常心看待,不要让他们有心理负担。”
“曹原还是很清醒的,很低调,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屏蔽掉外界的声音,专心在自己的工作上面。社会对他的期待太高了,其实在科研领域有很多优秀的人都在钻研,只是大家的领域不同。我还是希望他能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吧。”曾长淦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中国科学报》2020年5月曾刊文《“曹原们”是怎样炼成的——解码中国科大科技英才班》介绍:曹原在中国科大少年班就读期间,被选入“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类似这样的科技英才班中国科大已建有16个。自2009年创办以来,该精英班已经培养了一大批类似曹原的优秀学子。
文章介绍:陈旸是中国科大最早接触到曹原的老师。2010年,时任少年班学院院长的他,在深圳见到曹原时,曹原正在学习化学竞赛的知识。“经过一番了解,我感觉这个学生各方面素质很不错,便鼓励他报考中国科大少年班。”曹原进校之初本来是准备学化学的,后来逐渐发现自己对物理更感兴趣,于是转到了物理这个领域,进入了“严济慈物理英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