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柯芯
来源 | 品驾 (Ping-Drive)
在因为车顶维权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后,特斯拉中国表示,“今天我们与往日一样认真聆听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声音,特斯拉感恩各位车主、网友和媒体朋友们给予我们的信任和包容,也积极听取各位客户、网友和媒体朋友们的意见、建议和批评”。
而我们也有几个问题想询问特斯拉,这些是我们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一些信息,它们让我们产生了疑问,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属实,一些问题甚至会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影响公众利益,另一些问题则关切到消费者和工人的切身利益,希望特斯拉正面回答,解除我们以及消费者的疑虑。
▌1)关于底盘及电池质量
据上海的澎湃新闻报道,2021年1月19日晚间,一辆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茂盛城市花园地库发生车辆起火,车主下车求助后,未等归来,车辆爆炸并最终烧到只剩车架。车主躲过一劫。次日特斯拉中国官方回应称:“据驾驶员自述和对车辆数据的分析,初步判断事故是由车底发生碰撞引发”。
事发后,外界都很关注特斯拉的底盘撞击标准究竟怎样?我们目前了解的信息为:根据特斯拉的设计,电池就安装在底盘部位,在特斯拉上海工厂,是动力车间电池模组的操作工负责把电池模组最终安装到底盘上,整个流程包括:首先,一批工人负责把供应商送来的电芯和液冷板的包装拆掉,然后分别放入机器槽里,机器会将它们自动排列组合成“子弹带”一样的形式,然后自动打胶。七条这样的“子弹带”构成一个模组,下一道流水线的工人把两边的盖帽封起来、连上链接管、贴上绝缘棉,最后盖上盖板固定,组成电池组,装进Model 3的底座。
(每排圆柱体电池之间的像千层饼的板子就是液冷板。这些板子中间有多个小孔,液体从中流动,带走电池不断产生的热量。这种子弹带的设计也是特斯拉申请的电池冷却设计专利。它们是特斯拉的电池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状态下,它们应该整齐排列从而保证电池的温度稳定。图片来源:桑迪-门罗拆解特斯拉电池的视频)
我们从一些获得的信息中产生的疑问是,特斯拉上海工厂是否遇到液冷板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有多少原本应该有柔和曲线的平板在拆开当时就不是平的?在处理这类情况时,是否需要工人用手去掰来修复,是否在实在无法修好的情况下,会贴上黄色标签退回上一道喷涂部门,由那里的工人靠模具把它压成对的形状,再在喷涂的房间喷一层胶送回给动力车间?
如果存在上述流程的话,那经过这样的流程后,那些依然没有修复的液冷板会怎么处理?多次掰扯后,这些液冷板是否有裂开导致泄露的可能?据美国媒体《Business Insider》2020年6月的一篇报道,他们检阅了多份特斯拉内部邮件及文档,显示特斯拉在2012年就在生产Model S时出现了与冷却板相关的问题,特斯拉内部当时对冷却板末端无法正确接合感到担忧,认为这会导致冷却剂泄露。特斯拉内部将此形容为“致命的质量问题”,会让他们“命悬一线”。报道称,冷却液泄露会导致无法降温、电池过热,电池短路起火或者腐蚀电芯等风险,但特斯拉依然在知悉这些的情况下继续交付。Model 3使用了和Model S不同的电池设计,但冷却剂泄露对电池安全带来的隐患是一样的,我们不知道特斯拉上海工厂是否对此进行了改进?据我们了解,上海工厂的机器只能从外形来判断这些板是否合格,并没有专业机器来检测真实弯曲程度或者是否有裂痕,这是否属实?那么,这种液冷板到底还算是合格产品么?如果属实,为什么8年前已经在美国工厂发现的类似问题,在上海工厂依然可能发生?
如果十根液冷管中有多根出现此类问题,按业内标准来看是正常情况么?如果一天下来,有的操作工累计需要返工的液冷板达到几十块甚至更多,按业内标准来看是正常情况么?
而消费者最关心的可能还是,如果存在这种情况,那么这些装配了返工过的液冷板的model3,特斯拉是否有进行标记,从而可以准确追溯?
另外,我们也很关心在特斯拉国产化率提高的过程中,进口电池包的质量以及使用情况。2019年10月,第一批入华的电池包中,特斯拉是否曾要求把其中正在被送去杭州处理的报废品运回,最终拆散后跟国产电池包一起混包使用?已经被认定要报废的电池包,还能混用么?
▌2)关于原材料物流的管理
有知情人士告知我们,特斯拉中国的物流体系无法追踪每一台车的轨迹,运输要靠一个线下的excel 表格来追踪,这是真的吗?是否存在美国发来的料,仓库管理员却无法提前得知即将迎来的物料到底是什么,数量有多少,甚至连是走的二三十天的海运,还是七八天的空运也都无从知晓,最后到了仓库又找不全的情况?
这些没有找到的料最后到底去了哪里?
系统能力是否也影响了此前错把HW2.5装到原本应配置HW3.0的产品上去的“芯片门”事件?当时特斯拉官方给出了“受产能和供应链”影响的解释,而知情人士告知我们的是,当时其实是由于无法追溯零部件,因此导致HW2.5的配件剩了大约4000个库存,而特斯拉中国的负责人朱晓彤和马斯克商量之后,“想把成本省下来”,便决定把2.5mm的用完,但同时特斯拉中国区负责报备的合规部门已经按HW3.0的配置做好了新车型备案,而且还打上了电动车环保信息随车清单。真的有这个乌龙么?
▌3)关于漆面问题
特斯拉物流、售后和交付线的员工是否在2020年第二季度收到过一张清单,上面包括VIN list(车辆识别代号)和location等工厂配置信息,涉及4000辆以国产model 3为主的特斯拉汽车,并被告知这些车的漆面存在质量问题?他们是否被告知不允许告知等待交付的车主漆面存在问题,而是自己发挥给出其他理由来推迟交付?
为什么许多特斯拉的轿车在交付后出现漆面挂不住、然后一片一片往下掉的现象,有时是在高压水枪洗车时,有时是在行驶过程中。为什么有车主反馈,存在上下两块漆的颜色明显不同、车漆中有气泡等情况?
是否存在漆面有问题但尚未交付的Model 3回炉维修的情况,并且回炉后是在原车基础上再次喷漆,导致依然有掉漆的可能性?
▌4)关于零部件以及供应商的问题
是否现在的零部件供应商跟不上特斯拉如此高科技的产品理念,导致他们都无法得到特斯拉提供的产品标准,比如可靠性方面或是NBH(Noise噪声、Vibration震动、Harshness粗糙度)标准?
有知情人士告知我们,非生产型(即服务)供应商需要给特斯拉采购员工提供10%左右的回扣,或是提供指定型号的迪奥香水、小黑管口红等,这样的情况是否存在?
▌5)关于进口原材料的问题
在2019年到2020年年中,特斯拉中国还在提高国产化率的过程中,是否有从美国、墨西哥、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地进口来中国的电池、电机和大灯等各种核心部件,出现大范围质量不良的现象?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形容特斯拉将中国视为全球第二个中心,那么进口这么多不良原材料与“第二中心”的定位相符么?
是否存在不良品处理技术员本已决定要进行回填的大灯,在疫情期间由于生产跟不上而被拿出来返修,重新上线使用、装配的情况?
是否还存在从美国发货前就被判为MRB(不良品)的电机,进口到中国后,却被要求“只要能动就给它发(出去)”的情况?
配件的品控是否有过调整,A柱的品控标准是否从最初有划伤就会被判为不合格,变成后来有一毫米也可以上线,最终逐渐变成两毫米、三毫米也可以上线?
▌6)关于工厂的工人状况问题
在向车主致歉中,特斯拉表示会“积极听取各位客户、网友和媒体朋友们的意见、建议和批评”,我们也很关心特斯拉是否积极听取了自己上海工厂的工人们的反馈,毕竟他们才是特斯拉中国成功的基石,那么,工厂的工作环境和工人们的基本餐饮轮休等待遇是否有所改善?
去年年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不停出现特斯拉员工找医生开病假条的情况是否属实?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多次表示上海工厂需要加班加点来满足需求,那么特斯拉工厂每天只设一顿正餐的设置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是否合理?当有工厂独生子女工人因为要照顾患癌症的父亲而申请“停薪”事假后,却被特斯拉拒绝,并在工人照顾家人期间,以旷工为由解除了劳务合同,这是否属实?工人们对此是什么态度?
2021年1月26日,特斯拉上海工厂二期工厂是否曾出现一整条负责生产Model Y的生产线,因员工不齐而被迫停工的情况?在那之后,特斯拉是否只是为那些从早上七点工作到晚上六点半的工人们额外增加了20分钟(上午和下午各休息10分钟)的休息时间?
▌7)关于中国市场的问题
特斯拉中国市场频繁降价,是否并非马斯克的指令,而是中国区的决定?
如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的文章所说,“一辆车不明原因,随时可能会在路上刹车失灵,多人多次维权却得不到合理解释,任谁都难免焦躁”,为什么特斯拉中国无法用数据来为多次事故作出合理解释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 那么特斯拉中国到今天为止,在中国的数据存储是怎样的?
4月19日,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位于上海的特斯拉中国数据中心将在二季度建成。那么,特斯拉中国的工程师是否对中国市场销售的特斯拉产品的核心软件和数据后台拥有足够权限?特斯拉宣布的数据存储在中国国内要具体如何实现?
最后,我们再次强调,上述问题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根据一些信息所产生的疑问,但由于客观情况只掌握在特斯拉手中,我们只能通过公开发问的方式希望特斯拉为我们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