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产业园区规划中如何构建立体化的园区空间

时间:2021-06-03 15:48:17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产业园区规划中如何构建立体化的园区空间

产业园区的空间体系可以解构为三个层次,即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文化空间。其中,物理空间是园区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在物理空间之上融合虚拟空间和文化空间,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空间载体,构建立体化的空间体系和有活力的空间环境,可以提升园区对产业资源的吸附能力。

(选填)图园区的空间模型示意图片描述(选填)图园区的空间模型示意图片描述

在一个产业园区中,物理空间表现为园区生产、生活的硬件空间载体,如厂房、实验室、住宅、酒店等,打造全方位的物理空间(包括产业、生活配套、商业配套、公共设施等),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虚拟空间依托互联网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实现园区对内对外沟通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可以实现对物理空间的无限延伸。文化空间承载着园区的精神理念,通过相应的空间表现形式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可以提升园区产业的凝聚力。

一、园区物理空间

园区物理空间的规划需要结合不同的产业需求、产业人群的层次特点。一般来说,园区物理空间的规划至少要考虑园区发展所需各种功能的整合、产业链发展需求以及专业的产业载体需求。

1、复合型空间

近年来,产城融合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自然也引发了对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进一步思考。遵循产城人互动的规划理念,产业园区要与周边区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三生平衡发展,而在产业发展上追求科研、生产、商务、服务功能的有机组合。

对于具体园区来说,设置何种功能区以及各功能区如何配比,需要根据产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创新规划,这里有三个方面值得考虑:一是产业园区类型,是生产基地型还是科技研发型,是创新创业型还是流通贸易型等;二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大型装备制造业与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在厂房需求、物流需要、员工人数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将直接影响到生产用地、居住用地的配比比例;三是地理区位的影响,城市中心、外层城区、抑或是城市外围,不同的区域位置对园区的功能能级、建筑形态、生态环境的要求都会不同。

2、全链条空间

结合园区产业链定位及其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研发办公、创业孵化、研发生产、技术服务等用地,如设置不同规格单元组合的产业化载体。对于科技园区来说,围绕从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总部经济的完整产业链条,可以规划建设研发社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和总部基地五类“园中园”,能够满足一个企业从小到大发展变化的空间需求。

园区的全链条空间示意图园区的全链条空间示意图

3、专业化空间

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密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不同的产业对用地大小、物业空间需求差别很大,即使是工艺技术相似的电子信息产业内部,因为不同细分产业的大中小企业比例不同,对厂房单元尺度、地面承重、建筑层高、空气流通、废弃物处理、单元布局等要求都不一样。因此,在园区物理空间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特定产业领域的企业对发展空间的专业化需求,对产业发展空间进行深入的规划研究。

二、园区虚拟空间

通过园区虚拟化和虚拟园区,可以在实体的园区之上再造一个园区,一个没有边界的园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高效的运营管理平台、产业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大数据平台,营造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虚拟空间,可以极大提升园区的要素资源整合能力、产业链开放合作能力、产业招商运营服务能力。

1、运营管理平台

智慧园区成为现代化园区的重要标签,借助互联网、数据网、5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园区对企业的管理服务效率。在园区物业管理、交通、安防、能源等领域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园区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运营管理的高效运行。可以引入公共的多功能视频会议系统,为企业提供视频商务沟通、视频会议、公共演讲、会议/培训的网上直播等业务。

2、产业服务平台

产业服务平台是提升园区行政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建立方便快捷的电子政务系统,包括咨询服务系统、网上审批系统、调研分析系统等,可以极大拉近园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根据企业的共性需求,整合产业服务资源,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如集合采购、集合营销、人才招聘、共享制造等增值服务。建设园区、企业、服务机构间的沟通互动渠道,形成园区的产业服务生态圈。

3、工业互联网平台

通过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园区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一批基础共性、行业通用、企业专用的工业APP,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上云服务,促进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接入行业的上下游合作企业、各类生产设备,可以打造可视化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企业在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围绕用户、产品和供应链实现更紧密更高效的网络化协同,打造数据驱动的生态运营能力。

4、产业大数据平台

构建园区产业大数据平台,以产业链分析和数据化管理作为入口,搭建产业链库、招商企业库、资讯库、投融库、智库等,通过数据清洗精准企业数据,可以形成园区的产业链现状地图、产业链招商地图、产业创新资源分布地图等,加上人工智能分析可以形成园区智慧管理驾驶舱。比如借助产业链招商地图,使用大数据智能算法动态评估企业,快速锁定目标客商,为产业园区提供精准招商信息及项目动态管理系统。

三、园区文化空间

随着人才成为更核心的产业资源,产业园区逐步向科技社区、创业社区转型,这种社区式园区除了提供办公空间、企业所需的政策环境和商务环境外,更多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科技人群工作、休闲、生活的成长环境,创造适合科技人群在一起交际、交流、交往的“场”。

有文化的园区才是一个有灵魂的园区,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包容、凝聚、激励、合作、辐射等方面。有效的园区文化培育,将极大提升园区对产业项目、人才资源的吸引力,促进企业之间的开放合作。园区文化空间的营造,主要从文化环境、文化载体、文化活动等方面着手。

1、文化环境

在园区文化环境营造上,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如创造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空间、富于人性的活动路径和适于人们驻留的情感空间,营造一种社区感;如利用统一的规划和建筑风格、围合式的建筑布局,创造一种区域感;如规划布置雕塑、旗帜阵、石刻、立体花坛等艺术小品,这些都有助于园区文化环境的营造。

2、文化载体

相对文化环境营造,文化载体是更为具体的文化承载空间。结合承载的文化活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文化载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园区规划馆、企业展示中心等,记载园区成长发展历程,展现园区取得的成就;一种是图书馆、论坛会馆、创业俱乐部等,可以提供主题讲座、专业论坛、行业研讨会、企业家沙龙以及各种非正式交流的活动空间,展现园区创新创业的活力;一种是演艺中心、艺术中心、博物馆、体育休闲公园等文化设施,用于丰富园区的社区文化,丰富社区的文化活动。

3、文化活动

随着产城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成功园区所孕育的包容、创新、活力文化,不仅提升了其自身的产业吸引力,也成为所在城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比如在张江科学城,大大小小的专业论坛、联谊会,“相约张江”科技文化节、文化张江演出季、“张江杯”龙舟赛、张江动漫节、张江国际啤酒节等一系列功能设施和活动,极大丰富了张江地区的社区活力。同样,中关村科技园、苏州工业园等国内一流的园区,在文化环境和文化载体打造上都是可圈可点,那里不仅成为知识精英们放飞梦想的地方,也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甚至是网红打卡之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