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经济日报整版聚焦:如何确保纳税人感受到减税降费“温度”

时间:2021-06-06 08:45:55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经济日报整版聚焦:如何确保纳税人感受到减税降费“温度”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马珺:优化结构性减税政策

本报记者 曾金华

6月2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继续围绕市场主体关切,有效实施财政、金融、就业等宏观政策,助力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在一系列宏观政策中,减税降费备受关注。今年有关部门出台了新的减税举措,预计全年新增减税超过5500亿元。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详细解读如何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好减税降费。

今年乃至“十四五”期间减税降费如何优化,关系到市场主体切身利益,受到高度关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仍是我国宏观政策重心所在。因此,减税降费仍将持续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马珺说。

实施减税降费的重要作用还在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国应谋求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全球价值链高端占据有利地位。减税降费政策应顺应形势、精准施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马珺说。

面对疫情冲击,助企纾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留得青山”,后疫情时代则要使“青山常在”并“生机盎然”。“因此,要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马珺说。

一方面部分在疫情期间紧急出台的纾困政策将在到期后陆续退出,另一方面为使市场主体走稳走好,对面临困难的小微企业还要“再帮一把”。

马珺认为,中国经济只有依靠创新,才能实现稳定复苏和长远发展。今年减税降费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将为制造业企业带来巨大节税效应,鼓励其加大科技投入。

为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达到预期效果,“税费同治”仍是当前政策重点,特别是要严厉整治各种名目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轻装前行。“由于减税政策会产生短期减收效应,容易引起一些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变相违规收费,今年将继续清理规范收费基金,避免因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而削弱减税降费政策的实际效果。”马珺表示,要实现征管操作办法与税费优惠政策同步发布、同步解读,增强政策落实的及时性、确定性、一致性,加快实现运用大数据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进一步精简优惠政策办理流程和手续。

“下一步,要密切跟踪、及时评估减税降费政策成效,不断进行总结,对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寻求制度性转化,增强税费法律法规的确定性,稳定市场主体预期。”马珺说。

(原题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马珺:优化结构性减税政策》)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白彦锋:推动政策直达快享

本报记者 武亚东

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2020年先后发布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2021年,又进一步优化完善了一系列政策。在实施减税降费中,涉及税费多、优惠力度大、受益主体广、落实时间紧等方面,如何充分发挥政策红利,把各项政策落实落细、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受到广泛关注。

“减税降费的政策专业性比较强,具体政策措施比较复杂,这就要求不断优化工作方式,多渠道、广覆盖开展税费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将党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准确传达给纳税人和缴费人,确保他们依法依规享受到政策优惠。”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白彦锋说。

为确保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精准直达市场主体、直接惠企利民,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在2020年先后分3批出台54项便利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具体措施。今年税务部门连续第8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十大类30项100条具体措施,从纳税人和缴费人最关注的优惠政策出发,出台优方式、抓落地、强分析等一系列具体举措,如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资料备案改备查范围等。

白彦锋认为,税收大数据在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中作用突出。比如,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和缴费人,主动宣传辅导,实时跟踪监测,确保政策红利以最快速度、最准精度直达市场主体。

“要通过健全需求收集、分析、响应、反馈机制,切实满足纳税人和缴费人税费服务诉求,同时推动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当然,在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服务方式的同时,也要持续优化人工服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白彦锋说。

日前,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其中特别强调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推进精细服务。“要持续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政策落实的薄弱环节和堵点难点,特别是降低纳税人和缴费人的遵从成本、推动纳税缴费信息与融资贷款等环节之间的良性互动,使纳税人和缴费人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白彦锋建议。

(原题为《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院长白彦锋:推动政策直达快享》)

中国财科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季: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本报记者 李华林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为企业纾困解难的税费优惠政策,对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促进经济恢复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小微市场主体,去年减税降费的重点是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减免增值税,确保小微市场主体‘活’下来。”中国财科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季表示,今年减税政策重在帮助小微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且政策重点向微型企业倾斜,体现了政策的“精准”和“滴灌”特点。

例如,继续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的政策执行期限,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并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仅为2.5%,这切实减轻了企业现金流压力,能够有效为企业纾困解难。”梁季说,“今年还首次将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减半征收,减税政策覆盖面变得更广,确保了微型市场主体间税负公平。”

减税降费、“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为279.2万户,同比增长86%,比2019年同期增长34.9%,两年平均增长16.1%。其中,2021年一季度新增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01%,比2019年同期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16.6%。

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受疫情冲击最直接,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处于恢复经营的周期之中,亟需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帮扶。下一步,把减税降费政策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市场主体应享尽享、提升企业获得感至关重要。

“小微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居民就业的‘蓄水池’,稳住了小微市场主体就稳住了就业,进而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是稳就业的‘压舱石’之策。政策的关键在于落实,小微企业财会力量较为薄弱,需要加强政策宣传辅导,优化政策享受程序、精简审核流程,确保小微企业便捷、充分地享受到政策红利。”梁季说。

(原题为《中国财科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季: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曾金华

统计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减税累计超过2.5万亿元。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加大了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通过一系列举措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认为,今年多项有关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对企业创新投入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

首先,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制造业是经济的核心基础,要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关键是要促进其转型升级。”李旭红说。今年,我国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这是对先前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能有效减少对企业资金的占用,助推我国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同时,今年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先前的75%提高至100%。对此,李旭红表示,研发费用扣除比例升高意味着企业税前可扣除的成本加大,从而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进而进一步减少企业税收负担。这一政策将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助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其次,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再延续。今年,对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机构、学校等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图书、资料等,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这一政策是对之前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延续和完善。李旭红认为,该政策将有效降低以上科研教学相关用品的进口税收成本,减轻相关机构税负,从而助力其开展科研教学,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提供重要支撑。

再次,先进产业进口税收政策再优惠。例如,对于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财税部门日前明确其相关进口税收支持政策。“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已经覆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口关税等,该政策在原有的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免征进口关税的情形,有利于形成税收政策的协同效应,促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李旭红说。

(原题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