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作弊与反作弊手段对抗大盘点 来源:三言财经
6月7日,高考首日,有网友爆料称,一考生在数学考试中将试题拍照上传到小猿搜题APP上,被小猿搜题APP工作人员发现后举报。该名考生甚至将自己的姓名也拍上了,上传时间为6月7日15时46分,也就是数学这门课开考才过去46分钟,还有一个多小时考试才结束。

很快消息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广泛关注。
2021年高考舞弊第一案,就这样戏剧性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涉事考生被取消考试资格
或利用5G屏蔽漏洞作弊
今日,湖北考试院方面回应称,确定有考生拍照上传高考数学题,该学生已经承认了自己的作弊行为。据了解,该生系武汉市黄陂区某中学学生。
随后,小猿搜题官方回应称,当日检测到疑似高考真题时,APP未提供任何搜索结果,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举报。该试题从未在前端显示,未以任何形式泄露。

紧接着,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考生吴某某舞弊处理意见的通报。对相关监考人员作出处理,涉事考生吴某某被取消考试资格,所有考试成绩无效,并根据后续调查结果作出进一步处理。

事件的处理结果虽然已经有了,但是还让人好奇,配备干扰仪的考场为何手机能发送信息?
对于上述质疑,黄陂区招考办回应称,或因5G信号屏蔽出现漏洞,导致该考生能用手机上传考题。
手机信号干扰仪卖家向三言财经表示,目前5G信号手机已经很普及,有些干扰仪只能屏蔽2、3、4G信号的设备,并不能屏蔽5G信号,因为信号的波段都不相同。
该卖家认为当时考场可能就是使用了不支持屏蔽5G信号的干扰设备。
那么,除了上述作弊手法,近几年还有哪些作弊方法被揭露,目前的反作弊手段又如何对抗作弊的?
花样百出的作弊“神器”
考试作弊并不是新鲜的事,可以说有考试就有作弊,古代的科举考试同样也是如此。
当时考生作弊最常见的作弊方式主要有:贿赂主考官;夹带小抄;找人代考。


而现代社会,作弊手段从夹带小抄、找枪手替考慢慢地“科技化”,作弊手段更加隐蔽。


高科技作弊的实质就是把信息化设备夹带进考场,形式多种多样。
最开始的高科技作弊也略微粗糙,比如用鞋和钱包作弊的,把电路板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


这种很容易被发现,但作弊手段也在不断“进化”。
文具因为不起眼,成为作弊的重要突破口。
比如带显示屏的橡皮,外包装和普通橡皮无异,但却能完成开机、翻页、接收场外答案等操作。

同样的套路,还被用在尺子、钢笔、电子表上。



另一个常用作弊工具是耳机。耳机的优势是其隐蔽性,作弊团伙将答案用手机、对讲机或车载无线电台发送给带有隐形耳机的作弊考生。

据说因为米粒耳机太小,导致考试结束后有不少人不得不去医院取出来。
不同于“米粒”耳机,口含式耳机可藏在后牙床上,通过咽鼓管传送声音。

不过耳机作弊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不像显示屏作弊可以反复查看。
还有一种作弊工具是眼镜,安装在眼镜中的摄像头向考场外传输考试内容,而放置于耳道里的微型耳机负责接收答案。
2013年11月22日,辽宁沈阳东陵分局警方展示了查获的考试作弊器械,是一副伪装成眼镜的作弊器械。

其实无论作弊手段多么花样百出,但一般就是两类“声音传导”和“文字传导”两类。
当然像仝卓那样,将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的行为也是高考作弊,甚至比上述的作弊手法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大。
但与此同时,反作弊手段也在不断升级,总体上作弊的事件已经大幅下降。
但是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也给反作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这些年反作弊手段是如何进化的?
精准打击的反作弊手段
首先,对于考生的身份有了更多的验证工具。
通过指纹识别等方式,很难再出现替考的情况。而且静脉识别、虹膜识别等认证技术如果大范围的应用在高考中,作弊概率会更低。

其次,现在高考安检设备会有金属探测仪,携带金属几乎都会被检测到。
6月7日,河北沧州一名带牙套的女考生过安检时被检测到携带金属,后来在开具了医院证明后才进入考场。

据了解,多地高考实行"无声入场",是指考生须接受金属探测器检查,无报警声响方可进入考场。
另外,为了防止作弊,很多地方的考场已经不让携带橡皮、手表等文具或工具入场。

而进入考场,还有更多的反作弊工具在发挥作用。
比如,现在考场基本都装上了电子摄像头,有人专门负责监视。

为了阻断各种无线设备,考场很早就配备了信号屏蔽设备,而且屏蔽设备也在不断升级。

市场上已经有屏蔽5G信号的设备,能够屏蔽5G手机等电子设备。
还有考点通过无线电监测无人机对考场周围无线电电磁环境进行监控。

另外,还有无线监听探测仪,专门打击隐形耳机等无线信号收发器。

此设备可以探测到考场内使用无线隐形耳机等语音类作弊工具的作弊者,并确定其佩戴的位置,甚至还可以录音作为作弊证据。
相信在未来,更多先进的反作弊技术还将应用在考场中。
我国的高考,无论考试人数,还是涉及范围广度,都称得上天下第一考,自恢复高考以来,一直是我国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
对每个学子来说,凭借自身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学是寒窗苦读的最好回报。
而作弊却让部分人无视公平,是对其他考生的践踏和不尊重。
即使是反作弊手段如此先进的今天,仍然有人差点作弊成功,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反作弊技术手段必不可少,监考人员也要时刻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