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中国·陕西丨从“孤羽7只”到“千鹮竞翔”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陕西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秦岭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说到秦岭,朱鹮是名声在外。朱鹮是一种珍稀鸟类,和大熊猫、羚牛、金丝猴并称为“秦岭四宝”。因为飞翔时翅膀下羽毛呈现橙红色而得名,民间传说,朱鹮是能带来幸福的“吉祥鸟”。
朱鹮这种鸟儿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十分挑剔,受环境影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野生朱鹮的数量急剧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曾经将朱鹮濒危等级列为极危。1981年,7只野生朱鹮在陕西洋县被发现,朱鹮种群的复壮之路也拉开了序幕。
中科院鸟类专家刘荫增:40年前,我到陕西洋县找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所以洋县我把它看成朱鹮一个方舟,我叫红鹤方舟。

1981年再重返汉中,进入到姚家沟的时候,就看到一只鸟。到头顶以后,它翅膀下面的红颜色看到了,哦,这是朱鹮,认为它是朱鹮了,当时喜出望外。
用望远镜一看,巢里边有三只幼鸟。这三只幼鸟已经很大了,一只成鸟在边上。

我们当时就成立了一个朱鹮保护小组,名字就叫秦岭一号临时保护站。就设在姚家沟。

中科院鸟类专家刘荫增:一个种群能够稳定下来,最少的数量是一万只以上。一般都在两三万只,这样种群自己有个调节作用。一个种群在低于一万只的时候还是非常脆弱的,目前我觉得还不能够乐观。
希望今后年轻的牧鹮人能继续保护好朱鹮这个珍惜的物种。

朱鹮保护站工作人员杜益国:骑摩托车好处多,大车去不了的地方咱也能走,走的路比较少,干的活多。
从1984年开始就是爬树,最多的一年爬了108颗树。一般就是抢救一下鸟,在三月份繁殖期(开始)出去找一些巢,戴环志。

在田间地头,随便都能看到朱鹮的身影。稻谷不施化肥农药,特别我们这个梨子,也成了有机黄金梨。不但价格卖得高,而且家家都致富了。(保护)朱鹮给我们带来了效益,所以我们也更喜爱朱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