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翟运开:5G SA助力实现智慧医疗规模化应用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月17-18日,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得到了众多行业专家以及ICT业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大会同期举办的“5G垂直行业应用创新会议”上,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副主任翟运开发表《5G SA固移融合智慧医疗专网构建与应用探索》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对5G专网在智慧医疗应用方面的思考。
医疗信息化建设瓶颈与挑战
翟运开坦言,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现有网络条件与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医疗业务的需求,在支撑远程医疗、医疗数据共享、医疗数据精细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瓶颈。
一是网络质量影响远程医疗效果。无线和有线的联动欠缺有效的机制,制约远程医疗的效果;医院Wi-Fi网络,网速,漫游等体验不佳,影响治疗效率。因此,医院亟需随时随地的无线网络接入,随需而动,带宽、时延等SLA有保障。
二是院内跨系统、院间信息共享难。各级医院省市县乡村等系统未打通,院间信息共享难;县乡镇网络带宽不足,难以支撑远程会诊等相关业务诉求。因此,需要一张打通省市县乡村的网络,打通数据,做到互联互通互认。
三是网络质量制约数据精细化利用。首先,医院的网络基础薄弱。网络接入类型繁杂,安全性低,性能不足,严重限制高并发的物联网、大容量的全高清影像/VR视频传输、低延时的远程手术等应用。其次,数据藩篱林立。由于各医疗机构医疗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和跨医院之间缺乏临床信息共享和交换,医院的数据整合性不高。最后,数据资产冻结。翟运开指出,可利用、可开发、有价值的数据80%左右都在医院手上,这些沉睡的数据一旦被激活,将释放亿万产值。
5G新技术为医疗行业赋能
在此背景下,5G全新网络架构和全新空口技术突破了4G网络的限制,能够为医疗行业提供热点高容量、连续广域覆盖、低功耗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保障。
同时,翟运开也指出,要根据不同医疗场景进行差异化的网络实际需求分析。在医院内,网络主要用于数据集采监测分析。需要影像/检验设备互联,以支撑医生查房、患者监护等业务,数据经医疗云共享。在此应用场景下,网络要满足数据隔离,即医疗业务与公众上网业务隔离,医疗数据不出专网;宽带时延,即实现3秒内下载一张CT或核磁图片(800MB)和音视频业务互动时延<50ms等需求。客户需求方面,郑州大学一附院日门诊量>2万人次,90%门诊需要医疗设备检查;机器人AI导医可取代人工(3~4人/三甲医院),每天7x24小时工作,用机器解放人力。
在不同医院间,需要视频辅助诊断与控制,网络要固定承载互联,以实现不同区域的医疗协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远程超声/内镜检查/视频会诊等场景下,网络需满足院间医疗业务与公网隔离,需要承载提供专用管道;音视频业务带宽约30M,时延<50ms,但远程超声等控制类业务时延<20ms。客户需求方面,郑大一附院与省内600+医疗机构有医疗业务合作(医联体),远程医疗减少专家下乡路途奔波(5次/人年),提升医疗指导效率。
在医院外的应用场景主要是AI+移动诊疗。救护车上通常会配备音视频设备、多参数监护仪和心电仪等,同时与急救中心的医院直播大屏幕连接,用于配合移动急救和危重转院。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网络需要承载为移动救护提供临时性专用管道,保障SLA;音视频+移动医疗设备数据回传带宽约50M/车,时延<50ms。客户需求方面,郑州常住人口1013万,每3万人一辆救护车,需要配备340辆;急救前置,避免延误病情,提高治疗成功率。
以上需求,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定制医疗行业专属的网络服务即可解决。根据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及特点,将单个切片的具体实施方式分为四类:QoS类切片/空口逻辑切片/E2E逻辑切片/物理切片,从多个维度满足行业客户对专属网络服务的差异化需求。“行业切片需求模板(CSMF->NSMF)与子网参数模板设计(NSMF->NSSMF),是不同切片技术落地的关键。” 翟运开如是说。
展望未来,翟运开提出“万物互联,诊疗无域”的美好愿景,并将智慧医疗总结为“五大应用、四个中心、三个平台、两朵云、一张专网”,即5个典型应用场景:远程应急救治、远程综合会诊、远程教育培训、远程专科诊断和远程移动查房;4个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精准医学中心、政策研究中心;3个平台:网络安全加固平台、网络态势感知平台、业务综合服务平台;2朵云:医疗云和边缘云;1张专网:5G SA固移融合专网。翟运开最后表示,从搭建业务来讲,希望固移融合网络互联,业务与应用云化部署,多平台综合开发,助力实现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慧医疗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