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玛丽·阔思亚洲首场美术馆个展开幕,艺术家以光作画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739/w1080h459/20210706/8441-ksmehzs7291371.jpg)
1945年出生于美国加州伯克利的艺术家玛丽·阔思做到了,其艺术实践与“南加州光与空间运动”并驾齐驱,半个多世纪来,她将层叠的玻璃微粒融于丙烯颜料,散布在绘画表面,形成纤薄的层次,发展出一种擅用光线折射曲率的美学形式。
走进作品,变幻观看位置,仿佛看到它们在莹莹闪光,熠熠生辉。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168/w1080h688/20210706/3241-ksmehzs7291370.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527/w1080h1047/20210706/8a0d-ksmehzs7291443.jpg)
走动的观众、自然光线、阔思的作品,三者相互关联,形成互动。
更巧妙的是,本次展出的八件“白色内光带”系列作品,当我们在某一个角度观看作品时,它是显而易见的,而当我们走到另一个角度观看,它仿佛又部分的消失,变成完全不同的作品。![](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120/w1080h1440/20210706/1a81-ksmehzs7291448.jpg)
接下来,就让龙小编盘点盘点本次展览的部分作品,更丰富的观展体验,还需要大家前往展厅,亲身感受。毕竟龙小编的文字是如此匮乏……
如果担心自己看不懂,没关系,每个系列的作品都有语音导览介绍,扫描展签上的小程序码即可收听。
展览以两件十米长的作品为开端,分别是《无题(白光系列)》和《无题(黑边黑色多光带)》。大家细心观察墙面上的展签会发现,本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均以“无题”命名,区别作品的不同在于括弧中的色彩、形态或材质等描述。
《无题(白光系列)》是玛丽·阔思最广为人知的“白光”系列中极具突破意义的一例。这些开阔、轻盈、白色的单色画,标志着艺术家将玻璃微粒融入作品的经典发明。该系列始于1968年,以占据着艺术家创作核心的形式、观念和材料特性的相关思考为基础。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88/w1080h608/20210706/b925-ksmehzs7291513.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290/w1080h810/20210706/e39e-ksmehzs7291512.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120/w1080h1440/20210706/e2e8-ksmehzs7291574.jpg)
接下来,观众将看到两件《无题(电光)》作品,作品是灯箱形式,闪烁着亮光,玛丽·阔思称其为“光的绘画”。但观众找不到电源,也看不到接电线,作品是怎么“发光”的呢?
原来,这些灯箱内部有惰性气体氩气,作品后面、一墙之隔隐藏了特斯拉线圈和高频发电机,穿透墙壁传输着电磁场,让作品发光。1960年代阔思开始思考这种创作方式,为了获得极其专业的工业材料,阔思专门注册了南加州大学的物理课程,接受高阶的培训并且开始量子物理的学习。她将这些想法与自己的艺术思考相联系,追寻一种绘画与光相互杂糅的创作方式。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200/w1080h720/20210706/bdcf-ksmehzs7291573.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78/w1080h1398/20210706/f842-ksmehzs7291619.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216/w1022h1594/20210706/66b1-ksmehzs7291620.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290/w1080h810/20210706/4ad4-ksmehzs7291669.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290/w1080h810/20210706/1df5-ksmehzs7291668.jpg)
阔思的“拱门”系列开始于1989年,采用了一种结构性的建筑形式,它与人的尺度比例相结合。这些绘画让人联想到门或入口,与观看者的身体及其栖居的空间有着切身的关联。作品《无题(红色双拱)》引入了彩色,这是阔思在1990年代开始的创作探索。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291/w1080h811/20210706/3fb5-ksmehzs7291730.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120/w1080h1440/20210706/a114-ksmehzs7291710.jpg)
展览中还有三件大尺幅的“带状”绘画,它们表明艺术家对三原色的深入探究。她将玻璃微粒层叠地铺展于红、黄、蓝的色块之上,并将它们隔离于厚重、垂直的黑白带状之间。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120/w1080h1440/20210706/4780-ksmehzs7291773.jpg)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176s/290/w1080h810/20210706/e03c-ksmehzs7291767.jpg)
通过本次展览,我们会发现阔思的作品充满了各种常被认为难以调和的元素:动势的笔触,精准的几何构图,以及严苛的精简到白、黑和三原色的色彩运用。
然而,这些特征在阔思对材料的创新处理之下,对光线进行着捕捉与折射,从而具有了特别的质感,同时确保我们对其画作的理解能够随着光线的变化或是我们自身位置的移动而产生相应的改变。
原标题:《LONG重磅 | 玛丽·阔思亚洲首场美术馆个展开幕,艺术家以光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