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媒体评论:请告诉这个城市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
我们需要庄重地念出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告诉那些痛失所爱的人们,这个城市不会遗忘。那是我们共同的失去。
他或者她,穿过城市下午的街巷踏上回家的路。他们或者她们,怀着对家人和朋友最后的依恋和托付,在这个不可遗忘的夜晚悄然坠落。
据郑州当地媒体报道,截至7月23日12时,暴雨引发的洪涝和次生灾害已导致51人遇难。其中12人是20日地铁五号线的遇难者。一场牵动全民的救援结束后,她们和他们,与亲爱和牵挂天人两隔,再也不见。那一夜大雨滂沱。有多少不眠之人怀着期望焦灼守候,只为听到手机另一端熟悉的声音。
雨还在下,城市和乡村严阵以待,救援还在继续。也许还会有新的遇难者。而当我们稍稍定下心神,不能不问,那些人姓字名谁,来自何方。就是现在,依然有人在苦苦追问失联者的消息,期待最后的奇迹。更重要的是,那些名字不该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
请告诉这个城市那些名字。每一个名字都烙印着独一无二的生命记忆,那是情感与情感的纽带,让我们想起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我们想知道,那是谁家儿女,谁家父兄。或许那就是我们对坐的同事,相伴的朋友,又或者擦肩而过,彼此并不相识。不过我们知道,那是和我们一样的一些人,为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与梦想奔波,从未放弃。我们不知道此时此刻,他们和她们的家人正背负着怎样的伤痛。当生命的指针就这样戛然而止,应该承认,我们很可能就是她和他——如果正好在那样的时刻,毫无准备地踏入那趟生死归途。
电力在重启,道路在打通,电话信号也在恢复,生活在继续。不过警报正在另外的城市和乡村响起,那些呼喊和求援的声音提醒我们还需要更快的响应。这个城市被暴雨和灾难撕开的伤口也需要一点点弥合。但是我们需要庄重地念出每一个遇难者的名字,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告诉那些痛失所爱的人们,这个城市不会遗忘。那是我们共同的失去。
那一天,那一夜,这个城市见证了所有的勇敢和善良,坚强与执着。那个从泥浆中使劲拖出一家三口的中年男子;那个在地铁五号线站台上穿起白大褂,从死神手中抢回窒息者的实习医生;那些在京广隧道口看到即将没顶的私家车中伸出的手,毫不迟疑地冲上去的汉子们;在断电的地铁车厢中,喊着“用灭火器砸窗户”的声音和奋力的击打,稀薄的空气中陌生的鼓励和依靠,消防员们用身体铸起的安全通道;一队一队向着险地逆行的子弟兵,他们是力量的象征。当然还有那些伸向激流中的手臂,在午夜时分对疲惫无助的陌生人敞开的大门。
2021年7月20日,是每一个陌生人点亮的希望之光,塑造了这个城市的底色和品格。是彼此的温暖和关爱,是那些义无反顾最大限度地捍卫了城市的尊严。当我们说“郑州挺住”的时候,正是无数这样的普通人,支撑起这座被暴雨袭击的千万人口的现代化都市。
没错,这是一场创造了极值记录的暴雨,这个城市从未经历过如此考验。不过当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这一切,我们能否毫无愧疚地说,我们充分考虑了风险,做了十二分的应对——没有人敢保证万无一失,但是我们总可以问自己,当红色预警频发,我们究竟做了哪些扎实有效的准备,是否也有忽视和遗漏;当暴雨倾泻,危险一步步逼近,我们是否原本有可能叫停那辆驶向隧洞的列车——我们是否会诚实地说,是的,我们原本可以更好地护佑这一城的人们。
是所有这些普通人充盈着城市的活力和对美好的向往,用汗水和泪水塑造着城市的模样。我们有理由问一句,如果灾难再次来袭,这个城市是否可以准备得更加充分,无论是百年一回或者千年一遇。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底气,守护来到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人?
一定要说,这并非苛责。只为我们曾经历过这样的失去。
原标题:《经观社论 | 请告诉这个城市那些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