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江南文化讲堂:从大运河中探寻江南文化基因

时间:2021-07-25 14:46:54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江南文化讲堂:从大运河中探寻江南文化基因

“江南运河贯千里,清波一脉通古今。”大运河绵延千里,从北京一直到杭州,不断地被更新和改造,我们总是在古人优美的诗句中感受到大运河带来的繁荣富庶,开凿于先秦的江南运河成就了江南千年繁盛。要了解江南,大运河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大运河对推动江南经济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又是如何孕育了丰厚灿烂的江南文化基因?

7月23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江南文化讲堂”第二季第二讲开讲,本次江南文化讲堂的主题围绕“大运河与江南文化”展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做客讲堂,为观众解读大运河。

王战讲述江南文化何以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三个高地”王战讲述江南文化何以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三个高地”

王战首先点明,从历史上来看中国曾经出现过三个文化高地:先秦文化是“第一个高地”,汉唐的中原文化是“第二个高地”,宋代以后的江南文化是“第三个高地”。千年江南经济成就了江南文化,而江南经济的繁荣就源于“四水”航运,即大运河、长江、江南水网和海运。

“从经济学角度讲,所有运输当中,水运是最便捷且便宜的。“四水”经济中,大运河对推动江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大运河与政治也有着紧密关系。从前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的关中地区,从西安到郑州开封,其实是靠近隋唐大运河,所以到了开封、东都。大运河是沟通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所以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到了京杭大运河以后,漕运就是盐、粮食等很多物资都是从南方往北方运。靖康之变后,南宋建立,之后迁都临安,政治中心转往南方。在此以前,随着隋唐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南北,经济中心其实已经往南转移了,文化中心也逐渐南迁。”

京杭大运河线路京杭大运河线路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从杭州到北京,船运最快都要跑两个星期,也就构成了慢文化。王战将这样一种慢文化界定为中国的一次文艺复兴:“它带来的文化,甚至促成了文言文转向白话文。因为一路上你得聊天,聊天的时候不能‘之乎者也’这样文绉绉的,而必须侃故事,四大名著就是老百姓这样侃出来的。这都是在运河当中,喝了点小酒,在一起侃,侃了之后,有心人编成章回小说,文言文也就慢慢变成了白话文。此外,还造就了中国的餐饮文化的‘四大名菜’与‘八大菜系’。”

王战认为,运河的发展使得江南经济变成了一种移民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前提就是“移”。“从唐到宋,200年两次大移动,主要落脚点就在江南。太湖边上很少是自然河流,几乎都是人工挖掘的河渠,形成了一个江南的运河水网。大运河因为南到北运的物流成本较低,出了京商和徽商。但是在整个江南,四通八达,一般两条运河交汇的地方就是一个江南水乡古镇。所以这个水网给江南整个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物流成本带来了商业的发达。同时,随着江南农耕经济发展,‘四水’带来了水稻文明。水稻种植的精细化和土地资源的缺乏创造了更多的农闲时间,因此人们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手工业中。江南手工艺品的代表如丝、茶、瓷等便承载着江南文化走上丝绸之路。江南发达的手工业既为江南文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又不断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容。手工通过大运河往北京去的贡品,过程中蕴育了大宗商品,这是非常伟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江南手工业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创意产业。”

王战还指出,一个社会经济的进步有两种形式。“一个是科创,一个是文创,两者不能偏废。要实现自主创新,既包括科技的创新,也有文化创新。这两者构成上海发展中的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科创将更加推动上海的城市硬实力,而文创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发展。从江南经济的角度解读了江南地区可以在一千多年的时间产生这么精美的文化创意产品、产生丰富斑斓的文化的原因。与此同时,运河两岸,古往今来,有无数诗词、文学、戏剧,还有形形色色文化的形式在这两岸诞生。”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则通过网络视频连线,为观众赏析江南文化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则通过网络视频连线,为观众赏析江南文化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则通过网络视频连线,为观众赏析江南文化。她表示,江南是一个依水而生也是依水而兴的地方,而江南文化的形成必然离不开大运河的滋养。“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今天的江南。在远古,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就具有防洪蓄水、灌溉农田、进行运输等的综合功能。良渚古城的水系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也是最大的一个拦水坝系统。整个大运河流经华北平原、山东半岛、江淮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尤其是江南地区,可以说它有‘水乡泽国’之称。 两千多年前,大运河以其沟通南北漕运货运强大的公用,蕴育了沿岸各个城市的文化。对于终点来说,对于北京、对于紫禁城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紫禁城中有很多大运河的符号。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也有一个基本陈列,叫做‘紫禁城与大运河’。”

郑晶认为,运河带来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交融。“通过运河,我们会发现特别是在江苏地区,非常重要的一些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也包括名镇、名城、古村落基本上都是在长江和运河沿岸。运河在江南这个地方其实带给我们非常重要的就是美好生活的状态。在这样的城市面貌中也带给江南很多美好的生活,出现了一大批的水乡古镇。江南文化带给我们的交融,这样一个风调雨顺、又优美的环境,经济发达了,文人又有所创作。江南地区的生活是非常繁盛的状态,所以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又有一个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它所体现的是大运河不仅是连接南北水陆的大命脉,还是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

郑晶还向观众介绍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总面积约7.9万平方米,包括展馆、大运塔和今月桥3部分,登塔可以俯瞰“三湾抵一坝”的历史景观。

目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共有14个各具特色的展示空间,观众在馆内可以了解大运河的变迁及其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意义,体会中国古代水工的聪明才智和大运河带来的美好生活,获得关于造船技术、风土人情以及沿线的自然生态的知识,领略东方文明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江南文化讲堂”是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和支持下,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化品牌项目。讲堂聚焦江南文化主题,聚合海内外特别是长三角区域江南文化研究力量和知名社科、文博专家学者,以“史”为脉,讲授江南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内容,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积极传播江南文化创新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江南文化的浓厚氛围,努力服务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同时,让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江南文化,走进江南文化,弘扬江南文化,共同参与“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