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2021亿欧EuqalOcean年中分析师发布会——李伟:集采下创新是企业唯一的选择

时间:2021-07-27 15:50:22 | 来源:亿欧网

原标题:2021亿欧EuqalOcean年中分析师发布会——李伟:集采下创新是企业唯一的选择

大健康

作者:亿欧

8 分钟前 题图来自“原创图片”题图来自“原创图片”

7月22日下午,2021亿欧EqualOcean年中分析师发布会暨品牌升级战略会于北京后山艺术空间顺利举行。此次发布会以“数·智进化论:从科技驱动到赋能商业价值”为主题,分享了亿欧智库2021年上半年的研究成果。会上,来自亿欧智库的分析师就各自研究领域的行业现状与数字化进程进行了复盘梳理和趋势研读。

为了解读集采对医疗行业的影响,亿欧智库分析师李伟以《集采背景下的医疗行业发展》为题进行了分享。

文章核心:

1.集采是由医保发起的供给侧改革

2.集采众生相——集采中选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3.集采下创新是企业唯一的选择

以下是演讲正文:

大家下午好,我是亿欧智库分析师李伟,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集采背景下的医疗行业发展。

我们认为一部好的电影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引人反思的,2021年还没有过去,但今年的年度电影应该属于《中国医生》,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中国抗疫的努力和中国医生的奉献。而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2018年,有一部电影对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那就是《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在2018年7月份上映之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把中国患者和医疗体系不堪的局面一次性展现在大众的面前。这部电影由徐峥饰演的程勇为了赚钱,做起了走私印度格列宁的活动,印度格列宁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特效药,能够让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50%提高到90%,并且能够让白血病像正常人一样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格列宁这款药在现实生活叫做格列卫,它的原研药价值两万多一盒,印度格列卫则是两百多块钱一盒。

在电影的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医保局已经把这款药纳入医保目录,患者在医保支付之后大概负担也就是六千左右。但电影揭示的现实 仍然摆在我们面前,创新药、原研药大部分都是进口药,患者的负担依然很重。我们医保局愿意把好的药品纳入医保,能够让患者负担的起,但医保还有钱么?

我们可以看到,从2010年至2019年,医保结余率从最高30%一路下滑,到2019年大概只有4%的医保结余率,这是全国平均情况,有一些地方医保资金已经亏空了。一边是看病难、看病贵。一边是医保资金接近亏空,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呢?中国是非常智慧的,穷则思变,有一个地方做了一个医改的尝试为全国医改树立了很好的典范,这就是三明医改。2011年,三明市医保资金亏空两个亿,经过医改之后,2012年结余一千多万,三明医改到底改了什么?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成立了医保领导小组,来统筹医保改革的规划,扫清医改障碍。

第二步,削减过多无效的流通环节,这也直接推动了后来的两票制。

第三步,集采,联合珠海、宁波等周边城市进行药品、耗材限价采购,这也直接推动了后来的全国集采。

我们具体看一下集采的过程和影响。

首先是药品集采,2018年5月底,国家医保局成立以后开始筹划集采,目前为止已经组织了五批集采,从第一批“4+7”试点到目前第五批集采落地,每一次平均降价都是超过50%,最高降价幅度达到98%,降价幅度还是非常显著的。从入选品种看也从最开始25个品种扩大到现在61个品种,随着医保集采的常态化以及医保局统筹能力的提升,在未来这个批量还是会不断的扩容。

我们看一下外企的态度,最开始参与试点只有两家外企,很多外企面对集采都是采用放弃或者是抵抗的态度,第五批集采的时候,已经有11家外企积极参与面对集采,这也说明集采开始真实触动了他们的利润区。

从集采节约医保资金情况来看,每次集采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医保节约额度。根据医保局的统计,截止到2020年,前三批药品集采实际医保节约资金超过一千多亿。

在这样的情况下,医药企业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认为有三个:

第一个,集采挤压了行业灰色空间,帮助行业发现真实价格,推动行业长足发展。最直观的就是老百姓拿药的价格更低了,药企开始加大研发费用和研发力度了。

第二个,创新药会在泡沫中绽放光彩,仿制药没有未来。这个观点从临床价值的角度来看并不是那么严谨,站在产业的视角来看,我们认为一个产业的创新和爆发一定是在泡沫中产生的,泡沫一定程度上是创新的乐土。

我们大部分人看创新药直观感觉就是很贵,很多没有赚钱的创新药企业上市以后估值非常高。现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几年前很多创新药企业跑着去给投资机构解释他们的价值在哪里,现在是投资机构跑着问创新药企业你们还缺钱吗。在这样的情况下,仿制药会是未来无人问津的情况。

从处方量俩看,美国目前应该是10%的创新药创造了80%的销售额,在国内目前是5%的专利药,创造了60%的销售额,未来中国的创新药比例应该会不断向美国靠拢。

第三个观点,医疗体系将会发生大变革,这是一个新王当立的时代。右边这张图,A公司已经是一家成立五十多年的老企业,B公司是一家成立十年的初创企业。从市值来看,A公司受到集采影响非常大,从年初直接跌幅已经达到35%,市值也从最高6000亿跌到不足4000亿,而B公司则在几年内便成为一家利润亏损但市值2000家的公司,市场给这家公司的创新溢价很高。

说完医药我们再看一下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第一批集采选取了冠脉支架。去年11月冠脉支架集采正式开标,今年1月1日,降价的冠脉支架已经开始落地。这一次集采选取了107万集采量,占到2019年全部材质冠脉支架采购量65%,降价幅度均超过90%,国内外企业没有特别大的区别,这也说明国内企业工艺成熟度跟国外的企业没有很大区别。整体节约医保资金109亿元。

我们可以看到,冠脉支架如果没有集采的影响,能够达到两百多亿的市场规模,在集采影响之下,这个行业只剩下十几亿的规模。这次集采还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整个行业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集采之前,冠脉支架领域已经比较成熟了,国产TOP4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次冠脉支架集采时,赛诺的相关产品还没有出来,也就导致没有进入集采目录,失去了这一块市场份额,大家也可以看到赛诺医疗去年集采之后股价跌了80%。

进入这些集采的企业,像微创、乐普保住了他们的市场份额,但去年也跌了45%,我们讲创新是企业的唯一出路,微创这家公司非常有创新的魄力和前景的,他布局了非常多的子公司,今年也都开始拆分上市,这也带动了他的股价逐渐上升。

冠脉支架集采也带动了一些其他的变化,传统支架过度医疗也被遏制了,现在很多心内科、心外科医生也在推行精准医疗。医疗AI影像类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很多作用,比如推想医疗、科亚医疗等逐渐发展起来了。

集采之下,医疗器械和医药企业应该怎么做?创新是企业唯一的选择,为什么说是唯一?从短期看,药品可以通过院外销售,通过药房以及医药电商这些渠道的开拓,来获取短期战术性成功,商业销售额的回升。但从长期来看只有创新才能取得战略的成功。

大部分医疗器械的销售场景只在医院发生,这也导致了医疗耗材的集采要比药企更难一些。大部分的医疗器械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谋求出海、做大平台及开拓创新产线。大家都知道,出海前提是创新,大部分医疗器械企业面临非常多的知识产权的壁垒,知识产权的壁垒没有创新是绕不开的。

前段时间在写器械报告时选了微创介入这个方向,我们认为在国产化率还非常低的赛道们,在未来还是有非常大的国产替代,这也是在中国这样的行情下,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下对创新的另外一种阐述,这类赛道包括心律失常器械、神经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内窥镜等。介入瓣膜国产化率高的原因是市场准入机制,但市场增速仍是非常高的,而且处于行业早期,未来二尖瓣、三尖瓣也是投资的重点。

在集采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还有一个业态会出现爆发性增长——创新支付。集采之下,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崛起已经是必然的趋势,高额研发费用,基于临床价值的医保谈判,以及当前中国个人及社保为主的支付方式,决定了患者较难以低价享受到创新的药品、医疗器械,应该怎么办?创新支付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未来中国创新药医疗企业他们的产品出来想要更好的惠及大众,只有创新支付,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目前创新支付的业态包括药品资助、分期付款、疗效保险等。前段时间复星凯特的car-t疗法获批,我们发现平安医疗保险已经把这个纳入商保了,未来随着创新药、械、疗法的增多,这类创新支付方式及合作业态也会逐渐扩展。目前商保在支付占比例仅占了10%,未来我们预测到2050商保会成为最大的支付方。

今天的内容主要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亿欧EqualOcean致力于为全球企业和政府决策者提供行业研究、投资分析和创新咨询服务。掘金数智化发展趋势,是亿欧EqualOcean以及亿欧智库长期探索的方向。未来,亿欧智库分析师将继续秉持独到眼光深入各行各业进行高精专的内容输出。

如需获取本次演讲文件,或对相关领域报告有任何疑问,可入群进行交流。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亿欧。转载或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