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里得了“国企病”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在这次事件中,阿里管理层的反应如此迟缓。
你看张勇是这么表态的,距离阿里女员工出差出事当晚,10天之后他才得知了这件事情。
他用了“震惊、气愤、羞愧”三个词,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绪,并同时表示:
请调查组一方面全力配合警方调查案件,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尽快把这件事情和处理的结果全过程调查清楚,给全体阿里同学和全社会一个交代。
事情源起在于,阿里一女员工疑似在业务出差中遭遇“性侵”等,后向上反映无果。相关领导的不作为,曾一度致使该女员工在食堂发传单以及在阿里内网曝光此事,在经历了“消息被强制撤回和本人被移出群聊”后,最终,还是上了热搜才使得此事被重视。
有业内人相信,如果张勇等阿里管理层第一时间都得知了这件事情,那么事件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走向。
可惜,没有如果。这种涉及到公司价值观以及员工个人利益保护等诸多层面的大事,竟然是以这样的“流程”才最终被管理层“看见”。
互联网一向无往不利的高效沟通机制,平等沟通、扁平化管理等公司文化,在这一事件上,却是完全失灵了。并且,还是发生在互联网领军企业标杆的阿里身上。
阿里怎么了?
虽然具体员工反映的事情目前还没有定论,但是从公司层面讲,仔细复盘这件事后,能从很多细节上得出一个结论:
阿里在体量膨胀后,也难免得了“国企病”。
人浮于事
员工诉求反馈上,阿里的沟通机制表现的很低效。
这是很可怕的。
曾经互联网开放平等的企业管理文化为人称道的一点,便是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平等与深入互动,以及信息通道的顺畅。
但在阿里女员工事件中,却出现了问题。
比较典型的是,人浮于事。
在那份长达8000字的爆料帖子中,据该女员工叙述,事发后,她曾向HR以及阿里P10反映,最终没得到什么一个满意的处理结果,只能在食堂里发传单。
具体是怎样的。
事实上,阿里内部已经在第一时间成立了调查小组。根据阿里十八名创始人之一的蒋芳所说,称该女员工在7月28日报警,8月2日向主管和HRG报告,同城零售事业群HR团队和主管第一时间成立了处理小组。
但仅“因为当事双方说法不一,认为应当等待警方结论”,就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对涉事人的停职处理。
蒋芳事后说,这是重大判断失误和同理心不够。
当然是,要知道该名女员工反映的并不是小事,而是一桩涉嫌员工利益严重受损的刑事违法案件。
处理该女员工意见反馈的调查小组,不仅没能起到应尽的调查职责,仅倾听当事双方说法,这根本不能算是调查,更是没能给出及时的处理意见或有效的沟通。
报喜不报忧
多天时间里,阿里内部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沟通成本,同时对事情的解决没有起到任何推动,甚至还可能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予以免责,存在一定的不上报到核心管理层的心理。
在流传的视频中,该女员工申诉无门,选择在公司8号楼1楼的食堂发传单求关注。在这一刻,无论阿里人的标签多么光鲜,都掩盖不了在食堂发传单的狼狈。
在这位女员工的叙述中,她说:
按照文明人的方式解决不了的,只能用这种方式解决了。
事实上,在蒋芳的内部公告中,也表示,这期间HR内部一直没有将事情升级,直到在食堂发传单,集团才得知此事。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事件没有升级”。
如此一件事关员工核心利益以及公司名誉的类似事件,阿里的核心管理层诸如张勇们,直到事件闹到舆论皆知时才知道。
你可以理解为,阿里内部多少也存在对上报喜,不报忧的现象。
提防臃肿化
在这背后,阿里越发的臃肿化。
一个事实是,根据最新财报披露数据,阿里目前的员工已经有25万人之多。
另一个侧证是,阿里内部,分管团队掌握部分权力的人员,亦在增长。
前几天,晚点团队写了一篇《繁荣的终止,阿里P9的失落》,其中提到一个词:职级通胀。
这个词用得很贴切。
其中列举了一条:
几位了解这个层级的人都推测,算上支付宝,整个集团目前 P9 的人数在 1500 人左右。
了解P9的应该知道,这不仅指的是千万资产,亦指的是一般带50到100人的团队。
显然随着阿里这个平台经济体越来越庞大,对应的员工总数以及管理人员都在持续增长,这一过程中,很多内部的管理问题难免开始凸显。
阿里女员工事件发生后,阿里合伙人、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就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一事,说:
痛心疾首是一定的,大家随意发挥。这是一个过程,过程是如此,过程是结果,中间我失职吧。就如此,阿里不是如此的。
当然,我们也希望这只是个例。
我们当然也都希望,经历过此事后,阿里能够做一些改变,不要随着体量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像得了“国企病”似的,而是成为一家依然令人尊敬的公司。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