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参考消息90年史话⑫|煤油灯下译“天书”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8月20日报道 战争年代,参考消息的国际新闻来源主要依靠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然后由翻译人员译成中文。
由于抄收外文电讯的报务员大多没有学过外语,全凭自己的耳朵接收电报讯号。起初外国通讯社发报用手按键盘,一分钟约发八十个字母,这靠耳朵和手记录已经够困难了。后来,外国通讯社改用机器发报,一分钟发一百七八十个字母,而报务员仍靠耳朵和手,就更加困难。再加上当时的收报设备很落后,如果遇到天气干扰,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这些抄收下来的外文电讯稿,往往用铅笔写在土纸上,模糊凌乱、歪歪扭扭,像难以辨认的“天书”。
为了破译“天书”,当时新华社的工作人员一方面着手提高报务员的抄报质量,一方面探索出现“天书”的原因和规律。他们从译电中积累事例,不断掌握外文电码讯号容易发生混淆的规律,以及每个报务员抄报出错的特点,再结合上下文意,对“天书”加以破译。
曾任新华社副社长的吴文焘在《清凉山怀旧》一文中写道:“《水浒传》里有一个宋江等人在忠义堂设坛祭天,从天上掉下一块石碣上载有蝌蚪文字的天书,人皆不识的故事。……对于《水浒传》里讲的天书,说是有一位姓何的道士出来翻译,揭示了石碣之谜。当时,新华社翻译科英、日文和明码三个组,有二十几位‘何道士’。他们分上半夜和下半夜两班,在一孔大窑洞里围着几张方桌中央的煤油灯工作,每夜处理六至八万字‘天书’,十分辛苦。”
由于战争时期人员变动频繁,这些翻译人员的姓名大多未能在史料中留下,他们是参考消息的幕后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