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对话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杨 北京报道
在Gartner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腾讯云不仅再次入选魔力象限代表企业,同时在执行维度上,腾讯的全球排名也相对去年提升一位,跻身至全球前六。
Gartner的报告指出,凭借在社交网络、数字营销和游戏领域的优势,腾讯云已经能够为国内外众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尤其通过服务中国顶级金融客户,建立了极具影响力的混合云部署能力。
对于任何一家做企业服务的公司来说,金融行业客户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这不仅是因为金融行业客户的高净值,还因为金融行业的行业属性,使其对安全、服务等方面的要求更高,所以能否拿下金融行业客户,也成为衡量To B公司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腾讯云,从2014年临时组建团队帮助微众银行打造去IOE的IT架构,到2015年初正式成立金融云团队,再到今天服务数百家金融机构。过去六年,腾讯云见证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同时,在拓展金融客户的过程中,腾讯云走过一些弯路,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沉淀出一些思考。
近日,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坦言,现在整个金融行业的数字化正逐渐向深水区发展。
作为腾讯金融云产品和解决方案团队的负责人,胡利明曾主导过微众银行云化等重大金融云项目的方案规划及实施。在他看来,2015年前后,金融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关注还很少,在2017年-2019年,开始有一些金融机构开始进行尝试,但也都是以单点合作为主,目的性不强,申请的预算也没那么大。
“但是从202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做数字化转型,都不再仅仅是为了做一个大的战略,而是有了更强的目的性,包括对于最终项目能带来怎样的价值,也有了更具体的要求。”胡利明说,从过去的尝试,到现在对数字化有更明确的需求,这便是所谓的深水区。
从新基建、新连接到新服务
去年,腾讯金融云将其数字化转型方案进行了升级,发布了未来金融1.0版本,主要包括“新基建”和“新连接”两部分。而今年,腾讯金融云又发布了未来金融2.0,这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新服务”。
“新基建”,代表着金融行业的云基础设施,如专有云、数据库等。腾讯云7年前做的第一个金融项目,就是帮助微众银行将云计算技术体系引入到IT架构中,以此获得云计算的弹性扩展、低成本以及海量数据处理能力。
过去几年,“新基建”也成为腾讯云面向金融行业的桥头堡,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项目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腾讯金融云的业务范畴也开始延展。
胡利明表示,“在业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仅是底层技术的输出,对于客户的业务增值作用没有那么直接”。因此,以数字化营销能力输出为核心的“新连接”,也成为腾讯金融云近两年的一项核心服务。
其实从整个腾讯的角度,目前也将C2B作为深耕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战略,因为在C端触达能力上,腾讯的优势业内基本无出其右,而这,也是企业客户当下最急缺的能力。
目前,腾讯金融云在“新连接”方面的能力包括数字化客户、数字化触达、数字化运营以及用户体验创新等。胡利明称,通过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金融机构可以将线下客户建立线上的连接,相当于搭建了一座私域流量的桥。
“有了桥之后,金融机构在用户触达、数据沉淀及智能分析方面,都变得更加敏捷”,胡利明说。当然最关键的是,金融机构的用户对这些数字化举措也十分认可,数据显示,腾讯云服务的某银行,在微信侧触达的点击率已经达到其App的12倍。
再比如腾讯云给浙江的某城商行做的虚拟营业厅产品,它通过视频的方式帮助用户办理业务,相比传统柜面业务33元的单笔交易成本,这种方式的单笔交易成本仅5元,目前虚拟营业厅已帮助该银行节省成本超5400万元。
这些实打实的成绩,让腾讯金融云的“新连接”也受到业内追捧。胡利明告诉记者,去年,腾讯云营销能力在金融行业的输出,呈现出井喷的状态,有数十家客户已经达成合作。
至于“新服务”,其实也是腾讯云面向金融行业的又一次能力进阶,它包括开放⾦融、产业⾦融、智能⾦融以及微服务和低代码带来的业务创新等能力。
比如开放金融,它能帮助金融机构自建生态,并将自身金融能力嵌入到各种场景;而产业金融方面,据介绍,腾讯云今年的重点是做中小企业融资和供应链金融。
以8月份刚刚和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的深圳担保集团为例,该合作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数字技术的应⽤,更高效、准确的对当地中小企业进行企业的画像、风控的判断等,从而将更低成本的⾦融服务带给中⼩微企业。
在胡利明看来,“金融机构只有金融服务的能力及体验增强了,其产品创新和服务口碑才能上去,业务增长也才有希望”。
掘金区域市场
从新基建到新连接,再到新服务,腾讯云经过七年的摸索,已经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然而,不同的金融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以及它们的做事方式也不尽相同,腾讯云在拓展金融行业的过程中,也需要把握节奏。
胡利明告诉记者,一些头部的金融机构,他们自身的IT能力都比较强,在创新方面也很有想法,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请咨询公司做整体战略规划,然后涉及到具体业务落地的时候,会把一些拆分出来的板块交给不同的云厂商来完成。
这意味着,与头部金融机构的合作,更多是一个个独立项目的合作,比如组建一个数据库,或者搭建一个大数据平台等等。这些机构已经做好了整体的战略规划,在这些独立项目的合作中,云厂商扮演的更多是执行角色,按照要求来完成。
可即便这样,这些头部金融机构依然是云厂商的重点争夺对象,因为这些客户具有极强的行业标杆作用。比如在银行领域,如果能与六大行达成一些合作,那至少能证明自己的技术实力是能够满足金融行业需求的。
在腾讯金融云成立的前几年,树标杆成为其最重要的工作。从2017年9月与中国银行首次合作到现在,腾讯金融云的客户已经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等。
其中像建设银行,更是基于腾讯云自主研发的专有云解决方案TCE,进行了集团云的打造,这也成为了行业内大机构自建集团云的著名标杆。
“这些标杆客户的树立,让腾讯云在金融行业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不管是合作伙伴还是甲方,对我们都有了一些了解,这使得我们在拓展客户的时候也更加顺利”,胡利明说。
事实上,支撑起腾讯金融云业务规模的,并不是头部机构,而是中小机构。从市场占比来说,区域性机构的数量要更大,更何况在项目体量上,区域性机构的真实投入也并不少。
胡利明称,中小金融机构的IT团队都不大,而且他们自身的业务压力就很大,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他们更倾向于交给合作伙伴来进行整体设计和开发。
因此,腾讯云在服务区域性机构客户时,往往能拿到一些更大型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合作。比如去年12月,由腾讯云提供底层技术支持的贵州银行新一代信息系统正式投产,据悉,当时投产系统共108套,涉及核⼼信贷、中间业务、统⼀⽀付、⼤数据平台、反欺诈、统⼀监管报送等新建系统50多套。这也成为国内银行首次全量业务上云的重要实践。
胡利明表示,在与区域性银行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合作时,他们对于项目的需求更多也更细,从咨询到交付以及后期的运维,这些环节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沟通。
不过,因为沟通的更深入,在业务合作的配合上也更加默契,这些项目也更容易出效果。胡利明坦言,这类项目的投入很大,利润压力也不小,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多,一些流程规范的积累也逐渐成为一种范式,未来的效率会越来越高,成本也会越来越低,“预计一年半以内,这类项目就会变得轻车熟路”。
从树标杆到规模化拓展,腾讯金融云已经从摸索阶段进入发展阶段。胡利明告诉记者,目前来看,腾讯金融云最核心的两个优势,就是云的基础架构以及微信生态的C端能力,在帮助金融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时,腾讯金融云将重点从连接和科技两方面,不断输出自己的能力,助力金融业务增长。
(作者:白杨 编辑:李清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