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方科技与大陆集团联姻背后:自动驾驶加速进入车路协同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陶力 综合报道
近日,A股智慧交通企业龙头千方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向联陆智能交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陆智能交通”)增资,获得其38.65%的股权。此次增资后,千方科技和大陆集团一起成为联陆智能交通的前两大股东,后者为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巨头。
这一投资事件,无疑是2021年自动驾驶和车联网领域联手的一件大事。公开资料显示,千方科技是国内最早开始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的企业之一,大陆集团在自动驾驶车联网方面的技术深耕,也站在全球行业前沿。
业内人士指出,在车路协同越来越成为自动驾驶主流技术路线之一,加上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由于车端智能偏于激进,缺乏路段智能及网联化的配合,而导致自动驾驶安全问题突出的当下,国内自动驾驶有望加速进入车路协同时代。
单车智能化遇瓶颈
一直以来,国内外自动驾驶领域更多在都围绕“如何让车更智能“的行业命题上,并开展技术和商业化攻关,无论前装还是后装,硬件还是软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单车智能化”这一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在行业实践上的深入落地。
但是,越来越多的行业共识认为,仅凭单车智能在短期内,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德勤中国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单车的智能化仍存在遮挡物和感知盲区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且对车载传感器和计算平台要求高,成本高企。
更为重要的是,据美国兰德智库估算,一套自动驾驶系统量产需要积累170亿公里以上(105亿英里以上)的数据来优化其自动驾驶系统,才能真正进入规模商业化阶段。目前自动驾驶单车智能技术相对领先的谷歌旗下Waymo公司,目前已经耗时10年进行测试,也只累计了2000万英里的行驶里程。
正是由于单车智能的诸多弊端,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政策制定方到行业参与方,都开始重视“车路协同”对于加速自动驾驶应用发展的意义,其优势在于安全性更高,经济性更强,更适合中国道路交通情况,5G技术应用领先等。
因此车路协同,网联化成为实现更高级别自动驾驶,以及大规模商业化的必经之路。
尽管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时代大幕正在渐次拉开,但理想的图景是“车-路-云-网-图”之间,从技术到产品、再到应用场景之间的深入融合和相互赋能。其中,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应用场景从封闭走向开放,以及车端和路端两条本来平行赛道之间的产业协同。
不久前,北京开放京台高速北京路段10公里自动驾驶测试的消息引起行业普遍关注,这对自动驾驶行业来说,意味着实现了从封闭走向开放场景的一大突破。
平行赛道加速融合
车端和路侧之间的产业协同该如何开启?
业内分析指出,此次千方科技投资联陆智能交通,联合大陆集团深耕车路协同的战略举措,可以称作是这种产业协同的一次典型示范。
千方科技在公告中指出,千方科技与大陆集团未来将打破车、路两条平行赛道的固有壁垒,加速推动公司从传感器到机器视觉算法,从专用设备到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从标准制定到应用落地,从“路”到“路+车”等智能网联关键领域的全面布局。
千方科技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的信息透露,未来将在技术、产品及市场等方面围绕“道路网联化”和“车端网联化“开启全新的研发布局。
那么,车路协同时代的市场想象空间又有多大呢?
有资深市场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从车联网的角度来看,到2025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市场规模。而具体到车路协同方面,车路协同的前提是道路的智能化改造和基础设施投资。
目前交通部已重点在北京、河北、广东三省进行公路的智能化改造试点,根据天风证券和中银国际证券的测算,高速公路的单公里智能化改造成本是100万左右,包含了RSU (Road Side Unit)、边缘计算、摄像头等设备,考虑到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14.96万公里,一级公路11.17万公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约为2613亿元。
此外,在车-路技术及产品融合趋势下,围绕车端和路侧的软硬件,将整合出新的产品市场。
从联陆智能交通未来产品规划上可以看出:一是与车内网络有关的车载软硬件系统;二是车外网络,和智慧交通、智慧道路相关的一部分产品线业务;三是车与路的融合,提供针对垂直行业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
前述分析人士指出,仅以车载5G/V2X OBU这一项产品来看,如果按照每年2500万新增乘用车数量,单价1200-2000元/台计算,每年潜在市场增量就有300-500亿元;再以路侧毫米波雷达为例,在不考虑每年新增里程情况下,每年高速场景、大城市道路场景和城市路口场景的市场需求就高达350亿元。
就在本周,在回复今年全国两会关于“加快自动驾驶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的政协提案时,工信部表示,将继续坚持“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发展战略,加大网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营造良好的网联化发展环境。业界普遍认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法规,将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车路协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陶力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