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极氪+B站,吉利的背水一战
可能“舒服”哥都数不过来,吉利下面有几个汽车品牌。
今年初,又增加了一个:极氪。
极氪出来,目的有二:一,完成吉利未完成的新能源车遗愿;二,顺便完成吉利向高端跳进的目标。
经历过枫叶、几何、极星这些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滑铁卢”后,吉利对未来显然自信了许多。作为一家售价常年在5万-15万打滚的老车企,极氪的最高价已经走到了34万。
不过最近,最让人迷糊的就是,极氪从吉利分拆后,B站进来的这笔融资,这该何解?极氪又在做哪些改变?
01 新能源的三次碰壁
这一切,先从一个中国商人讲起。
2008年,一个商人走进福特在底特律的总部,他此行的目的是收购福特下面的沃尔沃。
那年爆发金融危机,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惨不忍睹。国产S40销量只有5666辆,同比下降1134%。福特只能选择把陷入巨额亏损的沃尔沃卖掉。
“你知道沃尔沃有多大吗?”面对这个商人的并购要约,福特的财务总监问这个商人。彼时,沃尔沃陷入困境,但它的销售额仍然是这个商人旗下公司的两倍多。
不过这个商人的殷勤,还是打动了福特。2010年,在国家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福特汽车董事长和瑞典副总理的见证下,这个商人以18亿美元拿下沃尔沃。
这个人就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外号“舒服”哥。收购沃尔沃的第三年,李书福完成了他的承诺,沃尔沃扭亏为盈。
之后,沃尔沃的销量节节攀升,在华销量从2013年的6万增至2019年的15万辆。
也就是在2013这关键的一年,沃尔沃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推出高能效低排放发动机、普及混合动力以及全面推广纯电动汽车。
为了进攻新能源车市场,4年后,沃尔沃宣布独立出来极星汽车品牌,与吉利共同拥有。
但是极星的定位相当不明确,首款车型极星1售价145万;到了极星2又开始对标特斯拉的model 3。不过,40多万的售价,和model 3相比毫无性价比可言。而且,因为软件缺陷的问题,2020年,极星2面临大面积召回。
(极星2召回公告)
吉利通过极星转型新能源车的计划没有起色。
相比沃尔沃下面的极星,吉利汽车旗下的几何汽车,血统更加纯正。
这个诞生于2019年的品牌,定位高性能纯电动车型,目前已经出来了几何A,几何C,以及几何A Pro,价格区间在10万-20万。
当初为了给几何A镀金,吉利带着这些车型参赛,拿下许多设计大奖。
但与舞台上的光鲜形象形成对比的是,几何品牌的销量惨淡。过去的2020年,几何品牌仅销售了1.03万辆,在集团的销量比重不足1%。
不过,此时吉利多品牌的优势凸显出来。吉利科技,又掏出了打性价比的枫叶汽车,开始做B端出行市场。不过,没能走出吉利新能源车的怪圈。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20年全年销量只有2620辆。
短短几年,吉利的几款新能源车型,基本已经宣告无解。于是就有了千呼万唤的极氪,一个集集团所有想象的高端电动车品牌。
02 避坑之路
曾有一些汽车媒体人事后分析当初三个品牌失利电动市场的原因,大概是这样的:
极星汽车,定位不明确,性价比不高,而且受制于沃尔沃的规划,还没有纯正向的电动车型平台;
几何汽车,寄宿在吉利汽车下,车身构造和销售模式无法摆脱吉利的影响;
枫叶汽车,主打性价比,目标是B端出行。
于是,极氪的新能源车之路,变成了一个避坑之路。
(吉利旗下的汽车品牌 图源:吉利集团官网)首先就是独立,避几何汽车的坑。
6月25日晚间,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决定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市场猜测,这次回撤,更多原因是因为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
媒体的分析也有依据。吉利是在去年6月提出上市计划,9月正式申请科创板上市。但在今年3月传出了上市遇阻的消息,正值极氪宣布成立。
在吉利汽车选择终止上市后,极氪分拆出去,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机会。
要知道,之前吉利汽车旗下的几何汽车,销售数据之所以难看,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于受到吉利汽车的影响,除了油箱换上电池,车型设计和销售体系并没有改变。
但是,新能源车毕竟是和燃油车不一样的逻辑。
关于独立运营这一点,长城汽车做的比较绝。不管是进攻新能源车的欧拉,还是做豪华SUV的WEY,或做高端越野的坦克,只要有一个对标的群体和市场,长城都会设立一个独立品牌。
其次,做自己的纯电平台。
沃尔沃是吉利集团下面的独立品牌(今年初宣布取消合并计划),但是独立的体系并没有让极星完成新能源车的使命。
这其中除了它不明确的定位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沃尔沃没有纯正的电动车平台。
这次,吉利SEA浩瀚平台的出现就弥补了极氪的后顾之忧。据悉,SEA平台包含了很多平台,包括大车、小车、微型车、商用车等。
基于SEA平台架构打造的首款高端电动车极氪001,根据市场反馈看,效果不错,今年的产能已经用完,在6000-8000辆。
还有定位上。极氪001的售价区间28万-36万,均价33.5万,相比几何已经算是高端,但是又不像极星那样,摇摆不定。
可以看出的是,在经历了前几次的新能源车品牌的惨淡经营后,极氪已经成为吉利目前最可能进击高端的品牌,甚至吉利汽车终止上市,也要让极氪单独发展。
准备充足的极氪,显然充满信心在做最后一搏了。但是仅仅从以上的表述中,可能还不能发现极氪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极氪何以摆脱吉利新能源车的魔咒?
03 撕标签与贴标签
吉利的新能源车之路,也是吉利的高端转型之路。摆脱新能源车的魔咒,也是摆脱低端的过程。
极氪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去吉利”化。这是极氪选择独立的关键所在。
据天眼查显示,极氪现在的股东已经由之前的吉利汽车变成了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股东。据介绍,华普国润是上海华普汽车旗下子公司(吉利控股90%)。
(极氪股权穿透图 图源:天眼查)极氪被划归到华普旗下,一方面是为了“去吉利化”;另一方面,华普相比吉利,有更多的新能源属性,这可以给极氪加分。
先前的枫叶汽车就是华普下面的;华普国润负责研发生产主要零部件,包括电池。2019年,华普国润和LG合作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
不过,“去吉利化”是一回事,建立新的标签又是一回事。
自从极氪选择与吉利汽车分手,选择独立后,极氪的想象力就来了。
上个月,极氪宣布完成一笔5亿美元的融资,换算成人民币30多亿。这笔钱,对于造车来说,不痛不痒,但是却引起了一阵热议。因为,投资人里面有B站。
对于极氪引入这个特殊味道的投资人,引发了市场不少的猜想,不少人觉得,这样极氪就可以在车内装上小电视,让用户观看B站内容;也有说B站的汽车垂直内容增长很快,现在不少的汽车品牌都入驻了B站,可以获得了不俗的粉丝和观看。
但这些并不构成极氪引入B站投资的一个理由。因为,这些动作不需要B站入资,极氪也可以去做。
对于B站而言,投资极氪的最大的意义,就是投资。
对于极氪而言,引入B站的最大意义,是为了塑造一种标签,互联网,或者其它一切可以为极氪增加溢价能力的内容,只不过以前是通过参加比赛拿奖获得,现在直接让别人来投钱就完成了。
极氪这样做也有它的合理性。根据极氪统计,全网的100万的粉丝中,在18岁到39岁的用户高达92%,呈现年轻化;众所周知的是,B站覆盖了这一年龄层的大部分。B站的这波投资,正中极氪下怀。
新能源车卖什么?蔚小理凭什么估值那么高?不就是互联网。
对于一个传统企业分割出来的汽车品牌,这样做可能会让人疑惑不解,但是仔细分析极氪这半年来的动作,轻资产运行,扁平管理模式,用户权益计划,与用户分享公司的经济利益,不难发现,极氪正在互联网化。
一个传统车企出来的品牌,走向互联网,必然面临不可预见的荆棘,而现在引入这些新力量,就是极氪走向未来的条件。这次,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极氪已经不是几何、极星,极氪是拿着吉利集团的所有希望背水一战。
参考来源:
1.汽车辣评者:沃尔沃发展简史!辉煌十年背后的故事
2.每日汽车观察:吉利汽车突然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究竟有何"隐情"?
3.大家车观察:极氪:融资不为钱,补能业务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