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唯一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2021年迎来在华成立十周年。
庆祝HIST十岁“生日”学术研讨会9月8日在北京举行,线上线下参会的中外专家学者表示,经过十年发展,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建设的HIST,已成为中国参与世界遗产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未来还将继续发挥空间技术的独特作用,引领世界遗产治理体系的全球发展。
初步形成全链条名录遗产治理体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HIST主任郭华东介绍说,十年来,HIST与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希腊、所罗门群岛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分别开展吴哥环境遥感监测、蒲甘文化遗产分布和保护状况研究、斯里兰卡大象栖息地生境变化研究等70余个项目,填补了利用空间技术保护名录遗产的多项空白,初步形成“识别、申报、监测、保护、评估、管理、规划、存档、推广”全链条名录遗产治理体系。
十年来,HIST践行《世界遗产公约》精神,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能力建设,已培训200余名发展中国家的遗产地管理、技术和研究人员,培养数十名研究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中国空间信息技术,成果已惠及20余个国家。
十年来,HIST构建“小中心、大网络”,整合中国国内优势资源,先后成立HIST郑州、哈尔滨、衡阳和南昌等分中心和九寨沟工作站,并正在筹建长沙和腾冲工作站,进一步优化协同研究布局。
同时,HIST加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地球观测组织发起的应对气候变化对城市遗产影响的观测台等全球网络,还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地球观测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意大利、希腊等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并加强交流合作。
郭华东指出,十年来,HIST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监测和保护名录遗产,其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获得较大提升,也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相关成员国的广泛认可。
十年创造十大代表性成果
这十年来,HIST促进空间考古领域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在理论研究、联合考古、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有力推动空间考古学科体系构建,并增强空间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
当天学术研讨会上,HIST颁发合作奖、贡献奖和青年奖,并正式发布十年来创造的十大代表性成果。
一是出版《空间考古学导论》,这是中外首部关于空间考古理论、技术、应用和学科发展的专著。
二是研制自然-文化遗产监测与评估信息服务系统原型,是全球首个自然-文化遗产监测与评估信息服务系统原型,实现世界遗产大数据的综合集成与空间技术的典型应用。
三是吴哥环境遥感项目,其遥感监测评估为吴哥世界遗产地可持续保护与发展提供第一手科学数据。
四是百年遥感考古世纪评论,首次系统回顾全球遥感考古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提出人工智能(AI)遥感考古等前沿方向。
五是突尼斯空间考古新发现,这是中国科学家利用空间考古技术首次在境外发现丝路考古遗址。
六是编制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赋存环境图,实现文化遗产本体与赋存环境、丝绸之路及其沿线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以及原真性与完整性的共同呈现。
七是研发出点云魔方软件,这是中国首套可免费使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雷达遥感软件,已在文保、测绘、林业、电力等领域推广使用。
八是出版《世界遗产遥感图集·中国篇》,这是第一本应用空间技术生动展示世界遗产地的专业图集,为世界遗产研究、保护与发展提供遥感视野。
九是小兴安岭东北虎栖息地质量与分布项目,查明小兴安岭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栖息地的质量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恢复和生态廊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十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传承与保护项目,提出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理论与方法,建立传统村落遗产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传统村落遗产数字化技术体系,引领中国古村古镇数字化传承与保护方向。
CBAS成立为HIST发展带来新机遇
前不久在福建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决议,要求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咨询机构和二类中心以及相关机构继续探讨合作,推动遥感技术的应用,加强世界遗产地的监测和保护。这意味着,全球未来将更加重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保护名录遗产。
9月6日,全球首个以大数据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国际科研机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CBAS)在北京揭牌成立,郭华东院士同时担任CBAS主任。他认为,CBAS成立将为HIST提供人才、数据等资源,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HIST将利用充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围绕世界遗产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相关成员国特别是非洲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合作,为世界遗产保护事业提供科技支撑。
郭华东表示,展望未来,HIST将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为世界遗产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发挥空间技术应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此外,依托中科院空天院的全链条空天信息创新体系和中国唯一陆地卫星数据接收最全的地面接收站网,以及CBAS的遗产有关大数据和科技人才等资源,HIST将持续推动空间考古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名录遗产的系统研究,提升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遗产监测与保护能力,助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看来,HIST过去十年为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都做出重要贡献,他希望在此基础上,HIST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专业机构、各缔约国、世界遗产地的交流合作,为全球世界遗产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揭秘HIST在华成立背后故事
作为全球唯一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机构,HIST十年前如何与中国结缘也颇受关注。HIST副主任、中科院空天院研究员王心源在研讨会上作HIST十年发展报告对此一一揭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发起“利用空间信息技术监测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开放计划”,中科院2005年加入该计划。经过几年富有成效的合作,双方同意建立一个用于遗产地监测与保护的空间技术研究中心。
在多年工作基础上,中科院于2007年5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北京建立“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建议,获得积极支持。
2008年4月,建立HIST提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9届执委会审议通过;2009年11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届大会批准;2011年4月,获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随后,时任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代表中国政府与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I. Bokova)分别在北京和巴黎签署共建HIST的协议。
2011年7月24日,HIST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HIST正式成立。其旨在利用空间技术,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方面提供空间技术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王心源说,2017年,HIST已完成第一期六年的运行,在机制体制、团队建设、科研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成绩显著,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并获“取得杰出成就”评价。在第一期成果基础上,HIST现已开启第二期六年(2018-2023年)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