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最具话语权公私募调仓方向揭秘!大佬们不约而同瞄准这一赛道……

时间:2021-10-17 12:46:00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最具话语权公私募调仓方向揭秘!大佬们不约而同瞄准这一赛道……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再次应验“测不准”原理。春节前机构重仓股一骑绝尘,春节长假后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导致市场急跌,二季度白酒、新能源等热门板块展开一轮强势反弹行情,三季度周期板块独领风骚。不少投资者直呼:“想要赚钱太难了!”

在此背景下,上海证券报记者邀请权益类基金规模排名前50的公募基金公司和多家百亿级私募机构参与了四季度投资展望的问卷调查,并采访了多位资深投资大咖,力图揭秘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财富密码。

震荡市大概率延续

用“宽幅震荡”可以概括2021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的走势。进入四季度,后市维持震荡行情的观点依然占据上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达87.5%的受访者认为四季度A股市场将延续震荡走势,只有12.5%的受访者认为市场存在一定的反弹空间。

具体来看,在宏观层面,多数受访者认为宏观经济将延续现有态势。另外,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掣肘,降准、降息等政策提供的流动性边际宽松力度有限,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四季度市场的风险偏好。

东方基金分析道,四季度国内经济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海外方面,以航空为代表的出行需求持续复苏,为油价上行形成了新的支撑,若冬季发生极端气候,能源价格可能进一步上行,进而推高国内相关产品价格。因此,综合来看,投资者应当对震荡行情做好准备。

新华基金也表示,近期工业品价格的快速上涨虽然为强周期板块带来了阶段性交易机会,但会进一步侵蚀中下游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此背景下,预计市场将维持弱势震荡走势。

“四季度市场整体格局将是‘盈利下行’和‘宽松上行’的组合,仍将延续震荡行情。”清和泉资本投资总监吴俊峰直言。

公私募聚焦高景气度赛道

虽然机构认为四季度市场不具备大幅反弹的动力,但多家机构依旧看好结构性机会。在问及四季度最看好的大类资产时,超八成机构选择了A股,港股以43.75%的比例位居第二。另外,超九成机构表示,将维持当前A股仓位,但会在结构上做一定的调整。从具体投资方向来看,新能源、科技等高景气赛道备受关注。

“市场不缺投资机会。”某基金经理表示,随着稳增长相关政策的发力,前期受到压制的行业基本面有望改善,市场风格将趋于均衡。在此背景下,前期拥挤在个别赛道的资金大概率会逐步分流,因此需要更加重视估值的合理性。在具体投资方向上,消费、周期、科技等领域都有值得挖掘的投资机会。比如,前期调整较多的优质消费股有望迎来重估。科技成长股整体景气度较高,但估值已反映了较多乐观预期,在资金面宽松边际弱化的背景下,景气趋势向上且估值合理的细分赛道值得关注。

聚鸣投资总经理刘晓龙也直言:“面对复杂的局面,一种应对方式是把精力集中在行业层面,同时把投资久期拉长。目前可以基本确定的是,碳中和大背景下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不可能发生变化,半导体等领域的发展前景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这些行业仍是非常确定的增量行业,值得关注。”

“茅宁”能否王者归来存分歧

今年以来,“茅族”与“宁族”之战一直是A股市场热议的话题。年初“茅指数”涨得风生水起,但在春节长假后“触礁”,市场企稳后“宁指数”接力上涨,成为二三季度反弹的核心动力。进入四季度,谁能成为市场的领头羊?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茅族”的主力食品饮料板块获得了超六成受访机构的青睐,而“宁族”的主力医药和电气设备也分别获得了50%和43.57%的支持,可见机构间的打法存在明显的不同。

星石投资认为,消费板块的调整已经过去,底部较为坚实,在通胀中枢抬升、增长逐步企稳、资金面“松油门”的宏观组合下,消费板块相对优势凸显,后续随着核心CPI逐步回升,PPI与CPI的剪刀差将逐步收敛,低估值、偏消费的后周期行业有望重估。

嘉实基金领航资产配置基金经理张静告诉记者,四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并且伴随着“双11”等购物节的来临,消费行业有望企稳回暖。而且,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已经历了半年多的调整,底部特征明显,四季度中证主要消费指数跑赢整体市场概率很大。

不过,沪上某头部私募人士直言:“消费数据尚未看到好转迹象,市场情绪也难以短期好转,因此消费板块可能继续筑底。而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在经历回调后,后续在高景气背景下大概率会有较好表现。公司目前重仓新能源,消费持仓几乎为零。”

另外,在部分机构看来,看好“茅族”与“宁族”并不矛盾。某受访者表示,四季度依旧需要关注结构性机会。首先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中游制造业,由于细分板块三季度基本处于高位震荡之中,且明年产能大幅扩张,未来可能量增价稳,存在估值切换的机会;其次是光伏板块中的逆变器,该细分行业需求持续爆发,同时部分公司盈利有望持续超预期;再次是医疗服务领域中的部分港股公司,这类企业出现了较为明确的绝对收益机会;最后是消费板块中的大市值白酒公司,可能具备阶段性防御的机会。

(编辑:叶映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