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黑马”合肥仍需努力:科研转化亟需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

时间:2021-10-20 20:47:33 |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黑马”合肥仍需努力:科研转化亟需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以近四十年为尺度,中国城市的发展从来不缺大开大合的逆袭故事,但勉强称得上白手起家的却不多,而白手起家之后成为长期“白马股”的更是少见。深圳无愧当得头羊,而最近十几年,合肥堪得一席。

有心者或许还记得,几年前说起合肥,当地人关注的重点还多是应该不应该将它改回古地名“庐州”。原因很简单,因为“合肥”太土——而“土”的本质往往是穷。合肥曾长期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县城,而再往前倒个十几年,质疑它能否当得起安徽省会的大有人在。

如今这样的声音早已不见踪影。

从一个中部弱省会成长为万亿GDP俱乐部成员,合肥的扬眉吐气并未昙花一现。如今谈起合肥,似乎人人都能对它的“豪赌”故事说出个一二三来。国内一些城市甚至将其作为研究和对标的对象。

的确,合肥正在收获着当年超越时代的远见和魄力带来的红利,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在积累财富之后畏首畏尾,“风投”反而成为了城市基因。当下的合肥无疑很优秀,但客观来讲,离“封神”还有很远。

合肥“豪赌”回报超值

昨天,苹果公司秋季的第二场发布会再次“炸场”。而在不久之前,苹果新手机刚刚发布,中国市场传出消息:京东方将向苹果高端手机供应屏幕。如果传言成真,那意味着京东方将成功从三星市场份额中“虎口夺食”。消费电子领域的人都知道,这对京东方高端屏幕的品质和产能是多么大的认可。

很难想象如今冲击世界顶级的京东方当年几乎濒临破产,而让他起死回生的关键就是合肥——而这可能是合肥最为人称道的一次“豪赌”。

媒体在复盘时,基本都会提到一个细节,就是2007年左右,财政收入仅2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约169亿元的合肥为了引进京东方,不惜停掉了地铁项目。但如此大胆且容易“招黑”的举动并非只靠一腔孤勇,这一行为背后有其自洽的逻辑。

时间再往前推到2000年左右,当年的合肥决定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家电产业。不久之后,合肥逐渐成为中部一极。但在此过程中,合肥的彩电业一直起色不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屏”。

巧合的是,2007年,安徽省政府在钓鱼台国宾馆高调宣称,要把合肥市打造成与广东顺德、山东青岛并肩而立的家电制造基地。也就是在这一年,合肥做出了暂停地铁项目引进京东方的决定。

合肥的产业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并非基因突变。但决定占领上游产业链,提高本地配套率,到引进京东方的确需要很大的魄力和精准的眼光。

当然,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网传的“投资京东方及配套企业,收益及浮盈近千亿元”只能算是合肥收获的最表面和浅薄的好处了。

京东方落地合肥之后相继上马8.5代线、10.5代线,合肥亦成为京东方在全球最大的生产、研发基地。一般半导体工业可以带来10倍乃至100倍的乘数效应,基于此,京东方对合肥GDP的拉动成效可想而知。

“以点带线”的模式成为曾经小体量的合肥崛起的奇招,而合肥一次又一次成功复制了京东方的经验。

比如引进蔚来被当作合肥市政府颇具“风投”眼光的最新佐证,但其实蔚来汽车同样并非孤例。如今合肥已经培育和引进了蔚来、大众、国轩高科、国风塑业、科大讯飞、杰发科技等新能源企业,打造了一条涵盖电池、薄膜、整车制造、汽车AI智能、车载芯片等千亿产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合肥的多次成功反映到宏观经济数据就是从2005年的GDP总量590亿元飙升到2020年GDP破万亿——这一增长远超中部其它所有省会。

盘子大了,底气也足了。最近,甚至有不少论调支持合肥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并积极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但明眼人都知道,在已有郑州、武汉两大“国中”在侧的情况下,合肥入围几无可能。对于合肥来说,更加务实的做法是如何在自己努力进入的长三角俱乐部中找准位置提升自我——因为即使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合肥在长三角也并没有明显优势。

合肥科研转化整体优势不明显

虽然地处中部,但与江浙接壤的安徽长久以来竭力“东进”,努力挤进长三角核心区。2014年,合肥成功“入群”,2019年,安徽省全部县市进入长三角城市群,至此,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完成。

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在长三角内部,除了上海作为绝对的核心之外,合肥被定位为和南京、杭州、苏州同样地位的“副中心城市”。但事实上,虽然合肥已经有不小的进步,但和江浙沪传统长三角核心城市仍有不小的差距。

重点城市高水平人才和数字人才的长三角地区内流入流出比

根据清华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上海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在长三角的重点城市中,合肥的高水平人才流入/流出比为0.45,数字人才的流入/流出比为0.46。这两项数据双双低于上海、杭州、宁波、金华、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高水平以及数字人才处于严重流失的状态。

高端人才为何如此“用脚投票”呢?

在总结合肥的成功经验时,人们往往是从合肥“勒紧裤腰带”留住中科大开始的。的确,中科大的落定及其之后带来的连锁效应让科教成为合肥的一张名片。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 制图:搜狐城市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 制图:搜狐城市

2019年,合肥拥有普通高校55所,在校大学生数量为68.5万人,在长三角仅次于南京,人才储备相当丰富。另外,合肥是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在建、拟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9个。这样的名头和这样的基本盘,羡煞一众经济实力更强的城市。

但是它的科技转化成果如何呢?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年鉴、媒体公开报道 制图:搜狐城市 注:其中苏州为2018年数据

以专利里面含金量更高的发明专利来讲,2020年,合肥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7818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7593件,两个维度的数据双双低于上海、杭州、南京、苏州。PCT国际专利受理为616件,为六个重点城市中最低。

长三角产业创新创新指数TOP10格局 来源:《2019长三角城市创新力排行榜》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2019长三角城市创新力排行榜》,合肥的知识创新指数(以国家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积聚度和高校科研水平来评价)在长三角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

而衡量创新的产业转化与经济带动效应的产业创新指数,合肥排名第七。低于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常州和无锡,与其知识创新指数地位并不相称。

合肥科研的纸面数据虽强,但如何让其强大的科研实力转化成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力,是合肥接下来急需解决的问题。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公报 制图:搜狐城市

另外,前文提到了合肥大力引进和创立的头部企业为合肥的电子信息产业争得一席之地,但是,整体上讲,合肥的企业实力仍亟待加强。

首先总量上来讲,2019 年,合肥实有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 100 万户,达100.21万户,在重点城市中仅高于宁波,比苏州、南京、杭州分别少 88.85万户、41.74万户和 29.57 万户。

其中规上企业有R&D活动单位数为753家,远低于上海的2349家、杭州的2075家、南京的1161家(2018年)和、苏州的5537家、宁波的3832家。

2020年,合肥的高新企业数为3328,也仅稍高于宁波,和其余重点城市有明显差距。

搜狐城市在关于南京的「城市问诊」中分析道,南京的信息软件业有“有高原,无高峰”。而合肥的情况恰恰相反,是典型的“有高峰,少高原”。

与自己相比,合肥的进步怎么夸都不为过。但是不满足于小富即安的合肥从作出加入长三角竞合的决定开始,就必须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况且无论合肥是否有意争斗,来自东部城市的竞争和虹吸都是客观存在且正在发生的。

合肥辐射带动能力亟待提高

在互联网上,“徽京”已经成为一个流传多年的地域梗。有意思的是,苏皖两省人民对此梗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且感情复杂,安徽人民则更倾向于对合肥的“怒其不争”。“怒”的不是合肥不够努力,而是眼看合肥变强后似乎和自己无太大关系,所谓“省会”,岂非徒有虚名?

今年二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发布,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的都市圈规划正式诞生。此复函中的南京都市圈的范围就包括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坛区和溧阳市。

南京都市圈范围

可以看到,除了南京、镇江、扬州等江苏区市,安徽的芜湖、滁州、马鞍山也属南京都市圈的规划范围,而其实三城早在2001年就决定加入南京阵营,彼时离合肥都市圈的前身“省会经济圈”的提出还有五年。

合肥都市圈范围

2006年,合肥首次提出建设“省会经济圈”,范围涵盖合肥、六安和巢湖三市。之后经历了2008年、2012年、2013年、2017年和2019年的五次扩容,合肥都市圈方形成如今涵盖合肥、淮南、桐城、六安、滁州、芜湖、马鞍山、蚌埠的格局。

在此期间,安徽省将巢湖拆分,合肥得到庐江县并代管县级巢湖市。合肥把早已加入南京都市圈的皖东三市拉入合肥都市圈,还“截胡”了蚌埠市政府同时加入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意图。

合肥“圈地”动作之大、节奏之快昭示了一个新兴城市迫切做大做强的野心。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热情并非双向奔赴。

根据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调查数据,在长三角内部,南京流动人口前两大来源地为安徽的马鞍山和亳州,占比为15.87%和10.23%。而流入合肥的第一大来源地是合肥郊县,占流入人口的74.19%,安庆、芜湖、亳州和桐城仅为7.28%、4.23%、3.64%和2.84%。

对于安徽人,特别是皖东地区的人来说,南京显然比合肥更有吸引力。原因其实也简单,无外乎合肥都市圈内各城之间,特别是中心城市到外围城市之间交通通达性低、经济互补性差、一体化程度不高。

去年的6月28日,商合杭高铁合肥至湖州段正式开通运营,至此,这条连接豫、皖、浙三省的交通通道全线贯通。可能有人会惊讶,在此之前,合肥不仅没有到杭州、宁波两市的直达高铁,甚至与省内经济第二城芜湖一直没通高铁。想去马鞍山和芜湖,更快捷的方式是取道南京。

根据长三角地区高铁简图,2020年之前,南京和皖东三市无论在地理距离还是交通便利度上都明显胜于合肥。

产业协同度方面,根据安徽省社科院宋盛楠的研究,2018-2020 年,合肥都市圈产业结构协同度均在0.96-0.97之间,产业趋同现象明显。2019、2020年合肥都市圈产业协同度出现小幅下降,各成员城市分工协作不够,多数地区在产业链中后段进行竞争,缺乏基于全产业链的细致分工和紧密协作。

另外一项基于2012-2018年合肥都市圈各城市产业数据的相关研究称,“合肥都市圈内各市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类似,而且主导产业比较传统。各市的产业协同集聚程度低,异质性产业间的联系较弱。”

最后一项和市民息息相关的发展一体化方面,本段开头提到,安徽人称南京为“徽京”,是对省会合肥对其它城市带动发展感知不明显的调侃。

根据相关研究,2019年,合肥都市圈内(不含桐城)基本公共服务最高的为六安(指数为88)和合肥(指数为82),而最低的淮南,公共服务水平仅为合肥的一半,甚至近五年呈下降态势,马鞍山的发展指数也仅为53。都市圈内部公共服务差距极为明显。

可以预见的是,在合肥都市圈的这些短板补齐之前,圈内外围城市仍不免会“三心二意”

当然,城市之间的竞争并非“你死我活”,理想状态之下,两城是可以良性竞争,愉快合作的。今年的5月份,有媒体报道称,安徽省已经开始谋划合肥都市圈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发展研究,且研究项目正在招标。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两城必会“短兵相接”。届时,合肥能否再次创造奇迹,成功突围,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各城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合肥都市圈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测度分析|孙悦

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对策研究|宋盛楠

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葛帅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评价研究|宋盛楠

合肥与长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比较与思考|杨乃平

合肥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研究|阚逸群

合肥模式是时间的玫瑰吗?|唐涯

靠着这条高铁,合肥能否“绕开”南京,夺回省会尊严?|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科研转化不强 辐射带动能力弱 “黑马”合肥仍需努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