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成交重返万亿说起 来源:证券时报网
对于大盘来说,只要成交活跃,那么即便指数没有什么上涨,但通常也不会有持续的大幅度下跌。
今年三季度,A股市场出现了连续49个交易日成交金额超万亿元的记录。到了10月份,当成交金额回落到万亿元以下后,人们普遍预期市场正在告别极度活跃状态,特别是当时还有对冲基金规模受限的传闻出现,因此在不少人看来,日后两市合计单日成交金额低于万亿元,将是一种常态。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超过万亿的盛况,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再现。
不过,到了10月下旬,A股市场就再度出现单日成交金额超过万亿元的局面,并且已经延续了数日。虽然期间的最高值也就在1.2万亿元左右,和以前相比不算特别大,但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成交金额又能重返万亿元水平,并且还不只是昙花一现,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如果再考虑到这阶段股市走势相对疲弱,三大指数基本都是在震荡调整。如此背景下成交金额再次放大,应该说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原因。
我们一直说,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A股市场换手率是偏高的。过去市场规模小,且绝大多数股票因为限售股不能流通,因此尽管换手率高,但成交金额还不算特别大。而现在的状况是,一方面股票市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了,另一方面限售股的比例已经低于30%。在这种情况下,高换手率必然带来巨量成交。现实情况是,由于新股的大量发行,市场每年都会有很多增量股票出现,而通常这些新上市股票的换手率会明显高于已经上市一段时间的存量股票,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高换手率的延续。这里最简单的案例就是科创板虽然体量还不是很大,但换手率要高于市场平均水平2倍左右,因此其每天的成交金额就显得很大。
换个角度来看,就估值而言,今年前10个月,无论是上证综指还是深证成指,基本上都只有小幅上涨,而且指数的波动也不算太大。但是,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很明显,这突出表现在几轮市场热点的转换中,这种转换带来了不同板块股价的大幅度调整,以至一些基金经理不惜冒着“风格漂移”的风险而强行换仓,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到了10月份,新能源与元宇宙似乎成了市场上最受人关注的热点,而其他板块似乎也不甘寂寞,只是其行情更多带有一日游的特征。于是,一方面有两个相对确定的主题吸引资金介入,另一方面不同热点的快速转换,驱使资金频繁进出,引发股市高频换手。
看来,在今年9月底时,市场是暂时歇了口气,毕竟后面有一个长假,因此不少人降低了操作强度。而长假过后,原有的市场格局依然,而且大环境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于是一切还是按照原来的操作逻辑来,刚结束不久的万亿成交,就这样又再度出现了。
而这些给人们什么启示呢?通俗地说,就是尽管大盘走势一般,甚至在一些偶发因素影响下还可能向下回落比较多,但因为个股行情不小,所以还是有很多投资者在市场中找寻到了操作机会,而市场本身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财富效应。所以,简单地说,在A股市场上难以赚钱,并不符合事实。再进一步说,也因为有这样大的成交量在,A股市场是不寂寞的,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只是有的投资机会比较靠谱,有的短线色彩更重一些。但不管怎么说,如果能够抓住阶段性的行情主线,哪怕大盘波澜不兴,就还是存在相应的盈利可能,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一般情况下,股市涨跌与成交量关系密切,量价关系也就成为人们判读股市走势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只是在如今,这种量价关系,更多是体现在个股与板块上。当然,对于大盘来说,只要成交活跃,那么即便指数没有什么上涨,但通常也不会有持续的大幅度下跌。面对现在出现的万亿成交金额,人们有必要从这个角度来观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