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茹阳阳 吴可仲 北京报道
2021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快速增长,同时上演了磷酸铁锂对三元材料的反超。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09.4万吨,同比大幅增长98.5%。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45.5万吨,在连续5年落后三元材料的情况下实现反超,成为正极材料细分领域出货量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子行业。
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磷酸铁锂反超三元材料,一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开启市场化新阶段,磷酸铁锂成本与安全优势相对明显;二是储能等增量市场的发力,去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与动力电池增速差不多,增幅都在130%左右,未来还将持续放量,提振磷酸铁锂需求;三是三元材料的上游原材料钴、镍供应与价格波动明显,磷酸铁锂的供应链更为稳定。”
产值翻倍
“2021年,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磷酸铁锂、中低镍三元材料价格涨幅超过了1倍,高镍三元材料价格也出现大幅上升,行业景气度整体向上。同时,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容,也给二线品牌企业成长提供了机会。”于清教向记者讲道。
白皮书内容显示,从产值来看,由于上游锂、钴、镍等金属价格上涨,正极材料的价格也随之走高,在2021年呈现“价量齐升”的繁荣景象并一直延续至今。2021年,中国正极材料的产值达到1419.1亿元,同比增长123.1%,超过2017年产值的增幅。
公开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芯主要可拆分为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4个部分。其中,正极材料成本占比最高,可达电池电芯总成本的4成左右。
多份行业研报显示,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可直接对动力电池电芯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产生显著影响。现阶段动力电池可使用的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三元锂、钴酸锂和锰酸锂。而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为市场主流,占动力电池出货量的9成以上。
“三元锂、磷酸铁锂、钴酸锂和锰酸锂等几条技术路线的分歧很大,有观点认为是非此即彼,不过我们认为各有优缺点,更可能会是并行发展。如目前几乎占据了动力锂电池全部市场份额的三元锂和磷酸铁锂就各有优劣。三元锂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低温衰减少,缺点是安全性一般、寿命一般;磷酸铁锂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较好、寿命长,缺点是能量密度低,且对低温的适应远不如三元锂。”一位专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资本市场人士近期表示。
该人士分析称,2021年,磷酸铁锂的市场份额确实提升得很快,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表现也很好。中等价格的A级车,中镍三元是标配;价格较高的B级和C级车,使用高镍三元;价格较低的A00级微型车,主要使用的是磷酸铁锂。所以,2021年低价车型的热销,也是带动磷酸铁锂走高的一个原因。
错位竞争
“正极材料和动力电池及下游汽车的销量高度相关,如三元材料和C级车、磷酸铁锂和A00级车的密切联系。磷酸铁锂受益于微型车整体景气度的提高,表现抢眼。”该资本市场人士讲道。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向记者表示,三元主要用于中高端车型,铁锂主要用于中低端车型。而目前电车市场并没有成熟起来,仍以中低端车型为主,销量较大的车型价格主要集中在20万元左右,突破30万元的车型销量占比极少。所以,这个市场构成就决定了铁锂份额会高于三元。
上述资本市场人士表示,2021年,在锂电池领域的技术路线上,磷酸铁锂反而反超了三元锂。磷酸铁锂的特点是“低成本+低性能”,较三元锂性价比更高。因为磷酸铁锂的特点,所以其多应用于中低端、主打性价比的车型。该人士认为,综合性能最优化是三元锂的重点发展方向。三元锂中镍、钴、锰三种元素的含量对正极性能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电池生产企业主要是根据技术和成本去找到三种材料的最优比例。如镍对电池的正面作用是增加材料的容量,负面作用是削弱循环性能;钴会提高安全性,但成本增加、容量减少;锰会改善安全性能,但会破坏材料的层状结构。
“高镍化可能会是未来的趋势。”该人士表示,常见的三元正极材料大概可以划分为NCM523、NCM622和NCM811,后面的数字指镍钴锰三种元素的比例。如NCM523就是指镍5钴3锰2,其中镍的比例是30.8%,所以称为“中镍三元”。同理NCM622、NCM811的镍含量占比分别是37.3%、50.7%,因此被称为“中高镍三元”和“高镍三元”。
该人士进一步讲道,镍、钴、锰三种元素的比例各不相同,未来正极材料呈现出的性能自然也各有优劣。如NCM523,虽然能量密度比较低,但整体性能比较好;NCM811,能量密度有明显优势,但工艺门槛更高、制造难度更大。据一些机构的数据,2020年,NCM523、NCM622和NCM811对应的三元锂正极材料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3%、20%和22%。所以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综合性价比更好的NCM523更大,占据了三元“半壁江山”。
该人士认为,目前的情况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正在进行差异化竞争、错位发展,并非非此即彼。磷酸铁锂的破局主要还是在技术革新上,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无模组的集成方式,实现相对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相对中等的制造成本,同时兼顾散热和其他性能。
“三元仍然是未来主方向,电车市场也会逐步成熟,中高端市场也会逐步打开,所以铁锂领先的局面可能是暂时的,至少这个差距会随着电车市场的成熟及电车的普及而降低。”况玉清表示。
格局不稳
其实自2021年以来,锂电池产业链一片繁荣,正极材料企业也在纷纷募资扩张。
2021年11月,中伟股份(300919.SZ)定增募资50亿元用于旗下位于北部湾产业基地的三元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11月,当升科技(300073.SZ)定增募资46.45亿元用于旗下5万吨/年高镍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12月,杉杉股份(600884.SH)定增募资30.53亿元用于相关资产收购;正极材料企业湖南裕能和湖北万润,分别于2021年9月和2022年1月向创业板和科创板发起冲击,拟分别募资18亿元和12.62亿元用于各自旗下的正极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从国内来看,磷酸铁锂投资热度较高,但从国际市场来看,三元锂电池的扩产是主流。”于清教向记者表示。
“正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低,头部几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差距不是很明显,未来竞争格局存在很大变数。由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吸引了很多上下游企业跨界投资正极材料领域,也将加剧整个行业的竞争。”于清教讲道。
于清教表示,国内市场铁锂装机量今年预计仍将领先于三元,而三元高镍化趋势也将进一步凸显。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正极材料价格有明显上涨,原材料涨价部分压力已向下游电池领域传导。但长期以来,“家里没矿”的正极材料及前驱体企业话语权普遍不高,利润空间自然受到一定的压缩。行业企业要提升利润,需向上延伸,提升原材料自给率很关键。头部企业产业一体化能力将增强。
上述白皮书表示,从竞争格局来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使得湖南裕能和德方纳米(300769.SZ)在2021年分别位列正极材料行业的第一和第二。不过正极材料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较低,前十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低于50%。未来随着电池企业、大化工企业、上游矿产企业跨界进入到正极材料领域,整个行业的竞争或将更加激烈,总体行业格局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改变。
“从竞争格局上讲,无论是三元或磷酸铁锂,市场份额都在向龙头企业集中。”上述资本市场人士表示,而从投资的角度看,正极材料行业应该关注两条线索,一是三元材料的高镍化趋势,二是宁德时代的供应商。
该人士解释道,在锂电产业链上的一线龙头被过度关注和热炒后,反倒是其供应商更值得关注。比如宁德时代,其三元材料来自容百科技(688005.SH)、长远锂科(688779.SH)、厦门钨业(600549.SH)和振华新材(688707.SH);其磷酸铁锂材料来自德方纳米和贝特瑞(835185.BJ)。
上一页12下一页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