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手机厂商影像大战,很有必要

时间:2022-05-06 08:51:50 |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

本文来自爱范儿

几天之前,StudioBinder上线了一则解析《斯巴达 300 勇士》电影里,温泉关战役的镜头变焦和剪辑手法。

这个如‘芭蕾舞般舒展而自然的镜头’,在影片中一出现就把气氛推向高潮,配合 BGM,直观的展现了斯巴达 300 勇士的战斗力。

这个长镜头有着复杂的变化,包括了多次变速和变焦。在设计这个分镜时,导演扎克·施耐德(Zack Snyder)原本打算用‘疯马’镜头来完成这个复杂的想法。

疯马镜头,源自 1996 年的《疯马》电影,它运用了分光镜分割画面,再两台摄像机一同记录,后期通过合成。

但在《斯巴达 300 勇士》这个镜头中,‘疯马’镜头会偶尔失焦,难以快速调整。

▲ 不同焦距来记录不同视角构图。 图片来自:StudioBinder▲ 不同焦距来记录不同视角构图。 图片来自:StudioBinder

根据这个启发,施耐德用上了 3 台 Arriflex 435 ES 摄像机肩并肩一同拍摄。且为了画面后期能够快速变焦和变速,这三台摄像机分别用了 21mm、50mm 和 100mm 焦距的镜头,并采用 100fps 帧率拍摄。

后期制作时,通过软件进行合成,并自由变速,变完成了那个仅十几秒却深入人心的镜头。

▲ 画面的推拉变速均来自后期。 图片来自:《斯巴达 300 勇士》▲ 画面的推拉变速均来自后期。 图片来自:《斯巴达 300 勇士》

无论是‘疯马’镜头,还是施耐德的三机同拍,几乎与现在智能手机的多摄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iPhone 11 Pro运用 FiLMiC Pro 便可实现多机位拍摄。 图片来自:Apple▲iPhone 11 Pro运用 FiLMiC Pro 便可实现多机位拍摄。 图片来自:Apple

只不过,手机上的多机联拍,不用那么麻烦,随着芯片算力的提升,多镜头拍摄也开始变得更‘傻瓜’化。

把摄像头搬上手机,到现在的计算摄影时代,也不过才过了二十年,竞争也愈发猛烈。

手机影像已开启第五波‘内卷’

第一波,像素。

‘像素’这个概念可谓是深入人心,很多人在夸赞照片好看的时候,往往都会默认说出‘像素真高’。

▲ 搭载一亿像素的小米 10 Pro。▲ 搭载一亿像素的小米 10 Pro。

无论传统的相机,还是后来的手机摄像头,堆像素一直是最先践行。从几十万像素数,几年间飙升到了亿级量级。不过,它也遵循边际效应,像素的提高,会给系统带来过大的压力,来自存储、光电转化等等。

即使在智能手机上出现的‘四拜耳(Quad Bayer)’传感器设计支持四合一像素后,智能手机目前的像素数也停留在了一亿。

第二波,摄像头数量。

多摄系统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自然就是有着更广泛的镜头变焦范围,意味着能拍到更多的场景和题材。

虽然,手机上的多摄系统中所谓的变焦,与传统镜头上的变焦有着不小的区别。但经过裁切,光学数码变焦等‘接力’后,在日常的体验上较为一致。

双摄、三摄、四摄以及现在的五摄,除了变焦外,也引入了不少的特色镜头,像是黑白、微距甚至显微镜等等,也算是加入了许许多多的趣味玩法。

只不过,现在手机影像开始朝着算法倾斜后,多摄系统也稳定地停留在三摄或者四摄,也是平衡了摄像头数量与实用性的结果。

第三波,传感器尺寸。

与像素类似,传感器尺寸也是传统相机厂商角逐实力的一大属性。

传感器尺寸越大,暗光环境下更容易获得纯净的照片,以及会有着更好的虚化效果。

▲ 索尼 RX100 黑卡 vs 小米 11 Ultra。 图片来自:dpreview▲ 索尼 RX100 黑卡 vs 小米 11 Ultra。 图片来自:dpreview

iPhone 4 的传感器尺寸约为 1/3.2 英寸,而现在智能手机的大底几乎无限接近于 1 英寸。

单从硬件上来说,现在的手机在照片纯净度和虚化上已经大幅跃进。只是,照片的纯净度和虚化这两方面,也可以通过‘算法’配合较小的传感器来完成。

强堆传感器的尺寸,已经不是主流的选择。

第四波,计算摄影。

‘计算摄影’最早应该出现在 Google 的 Pixel 手机上,彼时梦幻单摄便能够与很多多摄系统打的有去有回。

而随着智能手机们的 SoC 算力的加强,以及 AI、ISP 等模块性能的崛起,一套成熟有效的算法,很容易弥补硬件上的不足,或者配合此前的硬件,能够有着十足的进步。

▲ Pixel Night Sight 效果样张。 图片来自 Google▲ Pixel Night Sight 效果样张。 图片来自 Google

像是夜景、人像、AI 风格化等功能,便是此时智能手机们的主打特色功能。由于算法相差不大,在影像‘个性化’表达和独特功能上,智能手机们也难以摆脱‘同质化’。

第五波,定制 ISP。

为了独特性、个性化,厂商们瞄向了定制 ISP。

▲ 内置马里亚纳 X 芯片的 OPPO Find X5 Pro。▲ 内置马里亚纳 X 芯片的 OPPO Find X5 Pro。

到现在为止,拥有定制 ISP 的产品还不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成效十分明显。

无论是照片的风格化,还是独特功能(夜视),甚至是‘可见可得’都比未搭载独立 ISP 的产品有着‘一眼’的差距。

▲ 内置 vivo V1+ 自研 ISP 的 vivo X80 Pro。▲ 内置 vivo V1+ 自研 ISP 的 vivo X80 Pro。

定制 ISP 配合自己的算法,也不易被 SoC 中相同的 ISP 性能所限制,彻底打开了格局。

从硬件到算法,再到自研芯片,手机影像也从传统影像的跟随者,变成了移动影像的创造者,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卷了五波,改变了什么?

回归到产品层面,手机影像急速发展的这二十年,解决问题依然是经典的‘拍得到’和‘拍得好’。

高像素带来的‘清晰’,多摄系统解决的是‘拍得到’,大底、计算摄影以及自研 ISP 则是兼顾拍到和拍好。

从发展趋势来看,则是从不计美感的拍得到,即使所得照片有着噪点、伪色、偏色,一直到拍得到的前提下,获得更‘美’的结果。

通过计算摄影的多张合成,AI 识景进行风格化调色,来解决硬件缺陷,去拔高手机拍照的上限。

‘美感’其实更偏向主观感受,很难量化,但手机厂商们依然想要通过 AI 算法来定义好看。

联合传统有特色的影像品牌便是其中的一个通行做法,徕卡的‘德味儿’,蔡司的‘油润’,哈苏的‘色彩’统统出现在手机之上,试图让用户简单地完成照片更美的呈现。

除此之外,关于‘影调’,现在的算法也更为成熟,对于夜晚并非简单的提高亮度,对于红花绿叶也不再‘疯狂’地着色,算法的套用更有度。

定制 ISP 则是扩大了上述关于影调的微调,拉近了普通人与‘摄影’的距离。

从最开始的拍得到,到拍得好,再到现在的简单的呈现‘专业级’的影调、美感,甚至是 AI 辅助构图,均是把手机影像提升了一个层级。

当传统相机还在追求像素、大底和专业化参数时,智能手机厂商们已经开始拉低摄影门槛,向普通人‘布道’。

为什么很有必要?

有这么两个观点。传统相机厂商在像素提升的同时,传感器整体的数据吞吐量也在大幅提升。

在有着更快的连拍速度的同时,顺势也带来了规格更高的视频性能。但这并非适用于所有用户。

很多人会会认为所谓的 8K、6K 视频的性能,并非自己所需,觉得厂商们应该更关注‘静态’。

另一个则是手机摄影,认为手机影像内卷严重,但自己的需求只是扫码和拍 PPT,不想追求所谓的色彩、光影、影调,同样对于自己的需求,厂商们的做法过于‘溢出’。

但实际上,这两种想法有些片面。传统影像的视频性能的提升,实则还是传感器性能发展的必然过程。

更快的连拍速度、更高的像素以及更好的自动对焦其实是与视频性能相辅相成,均是传感器高速化带来的优势。

▲ 二维码不在框内也能完成识别(实际速度比 GIF 更快)▲ 二维码不在框内也能完成识别(实际速度比 GIF 更快)

手机影像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摄影’领域外,对于扫码、拍 PPT 也有着助力。

扫码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 AI 识别算法加持的过程,现在摄像头能够快速识别二维码,并通过‘混合变焦’锁定,再配合一定的算法进行降噪识别。

如此一套下来,让扫码的过程更快更准,同时也无需来回走动或者补光。

拍 PPT 同理,但手机厂商们在原生摄像头内也设置了‘拍摄文档’的功能,当 AI 识别出文字或者 PPT 后,会开启校正和识别,拍摄后还可以提取相应的文字成为电子版。

另外,对于影像的追求,也让用户对于科技进步有着更明显的感知,记录的性能更强。对于厂商来说,影像也是一个更易宣传的点。

▲ 小米 11 Ultra、Leitz Phone 1、iPhone 12 Pro Max。 图片来自:XDA▲ 小米 11 Ultra、Leitz Phone 1、iPhone 12 Pro Max。 图片来自:XDA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HUAWEI与徕卡的合作,提升HUAWEI产品影像性能、品味的同时,也一举奠定HUAWEI产品成为高端市场‘第一梯队’。

随之 4G、5G 时代的来临,引发了移动互联网的热潮,人们也更愿意通过静态、动态的影像去记录或者分享。

▲ 来自全球个人记录一天琐事,最终通过剪辑拼接而成的《浮生一日》。 图片来自:IMDb▲ 来自全球个人记录一天琐事,最终通过剪辑拼接而成的《浮生一日》。 图片来自:IMDb

而智能手机作为主要的互联网流量入口,更好的影像性能已然是智能手机发展上的必然需求。

只有带出去的相机才是好相机,虽然最开始是一则调侃,但目前而言,智能手机是很多人带出去的那部‘相机’。

▲ 图片来自:digital-photography▲ 图片来自:digital-photography

它原本就是人们适合的记录工具,虽然为了更好的影像性能,手机背后的影像模组越来越庞大,重量也随之提升,但这些规格和配置为日常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甚至也带来了更高层次的创作能力。

持续不断地影像大战,让手机影像的下限依然是随手记录,但上限却不断地提升,它很有必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