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题:记大国重器“最强大脑”设计师陈际玮:航天科研及格线就是100分
记者 李纯
“从事控制系统研制,就好比是为大国重器设计‘最强大脑’。”描述起自己的工作,陈际玮说:“飞行器从离开地面到再次回到地面,整个过程中所有飞行轨迹、所有动作姿态都由我们来设计。”
4岁上学、15岁上大学、22岁研究生毕业,陈际玮的学生时代始终是“少年班”,身边的同学总比他大两三岁。小时候最爱看的是一本名为《兵器》的科普杂志,各式各样的装备彩图令人眼花缭乱,但最让他感兴趣“甚至是痴迷”的是航天装备板块的内容。
“深邃的宇宙蓝总是能激起我求知探索的欲望。”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也让奋进航天的种子在陈际玮心中扎了根。2012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三江17所,不到30岁就被聘为总师助理,并取得了高级工程师资格。
入行10年,陈际玮致力于提升“最强大脑”的感知与识别能力,多次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制。在他看来,控制系统研制是一项永无止境、不断攀登的漫长历程,不仅要满足用户的基本指标需求,更要实现技术储备、加快技术迭代,以应对未来10年到20年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
“航天科研工作的及格线就是100分。”陈际玮说,航天人必须始终恪守质量“零缺陷”的理念,不能存有一丝一毫的质量隐患。“缺了那一分,就是不及格。99分就有可能带来任务的失利,试验不成功,甚至关乎人的性命。”
开始试验前,设计师们会演算出预估值,开始试验后,再用试验数据与之比对。一旦出现数据不符,设计师们就要不眠不休地进行排查,找出“那一分”究竟丢在哪里。
某次半实物仿真试验,由于电脑数据处理和真实设备数据截断的精度不一致,上百次试验中的一次试验结果出现了1毫秒偏差。“这个偏差很小,并不影响最终试验结果,而且之前也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指导我们该如何处理。”陈际玮说,但是出于对任务的负责和作为航天人“严慎细实”的职业操守,他与团队在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后,还是用了3天的时间消除了数据偏差。
“航天科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次试验成功背后都凝结着无数航天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陈际玮说。
2014年,入所三年的陈际玮第一次在试验现场迎来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全场鸦雀无声的场面令他倍感煎熬。“第一个感觉是有点懵,自己付出了几个月,对信心是一种打击。”为了排查问题,科研团队在试验基地分班倒,鏖战了七天七夜。这七天对于陈际玮而言“是一种释放,是一个信心重建的过程”。
更令人震撼的是试验成功。“飞行的姿态、飞行的航迹都是我设计的,我知道它每一步的动作,跟我预想的都一样。”每一次近距离看到自己参与设计的飞行器腾空而起时,陈际玮总会觉得,航天事业给了他一种力量。“这个过程让我特别骄傲和自信。”
兴奋与喜悦过后,陈际玮与同事们又投入到新一轮的忘我研发工作中。10年间,他每年休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用他自己的话说,航天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工作”。
这10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航天防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涉及领域有所增加,更是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设计研发体系。而在航天装备控制系统方面,飞行器的精度与对抗能力也经历了量级的提升。这背后凝结着无数航天人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
这其中就有陈际玮进入17所后的师父,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石晓荣。陈际玮说,师父不仅教会了他专业技术,还教会了他如何为人处世,何为航天精神。“航天报国,青春无悔,不是用嘴说的,是要用行动来证明的。”
如今的陈际玮也像当初的石晓荣一样,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生代力量。把“航天报国,青春无悔”的精神传承给更多年轻的中国航天人,这也是陈际玮的“责任与义务”。
目前,陈际玮负责的团队平均年龄28岁,已走出多名“90后”优秀航天工作者,解决、突破了1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授权和受理专利近40项,其中不乏有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得者、集团级优秀后备人才。
对于今年获得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陈际玮说,他心中有一份骄傲、一份感恩,也有一份惭愧,因为“获得的成就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航天报国道路上,有很多无私奉献、默默建功的航天青年。这个奖项不仅是给我的,也属于千千万万在航天事业中默默奉献的那些青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