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生活中,大家的反诈意识越来越高,但也时常有群众把预警电话误认为是诈骗电话。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6月23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面向公众推出了“反诈名片”服务,帮助群众有效甄别电话来源,持续提升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预警预防能力。“反诈名片”是什么?有哪些功效?
工信部推出“反诈名片”
这个电话请别挂断
“之前看到陌生号或者手机自动识别的骚扰电话直接就挂了,但有时也会想,万一真是重要的电话用座机打的,手机识别错了导致我没接到,很耽误事。”正如济南市民田先生所说,在生活中,常常发生群众把预警电话误认为诈骗或骚扰电话而拒接的情况,影响了预警劝阻成功率。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工信部反诈中心联合国家反诈中心,组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推出了“反诈名片”,对各级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劝阻电话号码进行标记和来电提醒,帮助群众有效甄别电话来源,进一步提升预警电话的权威性和及时性。
信微报
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周晶介绍,“公安部门给了我们一个数据库,包括各地方民警的电话。现在有了‘反诈名片’,我们就会给接电话的人实时推送一个弹屏提醒,告诉用户这个电话是民警的电话,请他放心接听。”
周晶表示,目前全国民警包括座机和手机号码基本都在号码库中,并且保持随时更新。如果用户收到带有“反诈名片”标记的预警劝阻电话,可以放心接听,如有疑问,可以拨打96110进行咨询。
采访中,虽然很多市民还没有真正用上“反诈名片”的服务,但大家对这一方式普遍表示可以接受。济南市民刘女士说,虽然现在还没见到“反诈名片”,但以后见到有“反诈名片”的电话打过来,肯定就不会以为是骚扰电话或者是骗子电话拒接了;市民张萍萍认为“反诈名片”很实用,不仅是在预警方面应用,还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
电信运营商:
通过技术手段拦截或识别骚扰电话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过程一般主要包括信息窃取、脚本编造、通信联络、银行转账四个环节。犯罪分子首先通过倒卖、恶意攻击等手段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接着针对目标对象量身编造诈骗脚本,然后借助电话、短信、网络聊天等方式和目标对象取得联络,诈骗成功后通过网银转账、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快速转移用户财产。
今年3月以来,全国各地疫情频发,大量防疫通知也被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不仅阻碍了疫情防控措施的快速推进,更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工信部已经组织电信运营商在“通信联络”环节开展治理,对各类诈骗信息进行拦截封堵。
周晶介绍:“我们通过相关技术手段,从网络上把它找出来并通过技术手段自动拦截。有的人可能利用‘流氓软件’对用户进行短信轰炸,手机上会一直收到各种验证码类短信,我们也推出了相关服务,会自动拦截这些短信。”
此外,面向老年用户也有预防电信诈骗的特殊服务。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马宝军介绍:“老年用户是易受诈骗群体,我们也开通了来电提醒服务。如果这个电话属于高频骚扰电话,或是大数据库中提示的疑似诈骗电话,我们会在用户来电时给用户进行电子标签的提醒,提醒他们注意接听风险。”
中国联通还推出了“AI秘书”,马宝军表示,用户开通后,遇到陌生电话直接挂机,通过AI助理进行代接,了解来电意图,能识别超过100种来电场景,如快递、中介、房产营销、骚扰电话、疑似诈骗电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