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负 束
编辑 | 珏 珏
十几年前,诺基亚N95尽管卖到了5000元价位,索尼爱立信则把cybershot做到了机友皆知,它们都不愁销量。
同时期的国产手机,大多还停留在山寨时代,影像能力既没有“江湖名号”,更没有拿上台面的硬核实力,名副其实的扫码工具,还无码可扫。
但国产手机厂商看到了影像实力与高端机型的必然联系,后来在各家发布会上,影像都会单独拎出来细细科普,足见其重要程度。
不幸的是,厂商们卖力吆喝,而用户比较懵圈。
看着手里的机型虽然像素秒杀同行,但成像效果却有所不及,当时明白深层原因的只是极少数,行业风向也只是做粗暴的加法。
一场手机影像的革新势在必行。
等着风来,不如迎着风去
距离发布第一款X系列发布不到三年的时间,vivo推出了Xshot,业内首款搭载前置闪光灯主打拍照的手机。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其具有F1.8的大光圈,就算放在现在也不算过时,并且兼具OIS光学防抖。
这次科普,不玩单反的人明白了光圈与进光量的基本逻辑,只用手机摄像的人也明白了画面稳定的重要性。如今vivo X80系列身上的十八般武艺,那时就已经有了雏形。
当时的口号为“非凡摄影,追光启程”,Xshot面世,vivo不仅跳出了业内热衷的“像素竞赛”,更以硬核的姿态,开始了手机影像探索的马拉松。
如今大名鼎鼎的vivo V1+独立芯片,也并非灵光乍现,早在X20身上,vivo就定制了一颗独立DSP芯片,开启了自研算法与人无我有的硬件相融的影像思路。
逆光拍摄是X20系列的关键词,为之后X系列被称为暗夜精灵埋下了伏笔。
不做停留,接下来的X23把广角玩出了新广度,不仅做到了125度的业内顶尖,更是通过算法压制了边缘畸变,这种又堆硬件又雕琢软件的做法,当时业内罕见。
用户经历了几代产品后,需求开始趋于多元化,iPhone影像优秀的高宽容度、高动态范围已经辉煌了七八年,无奈“单”打独斗,无法适应已经加速发展的影像赛道。
捕捉到玩法即将改变的国产厂商,开始了全副武装。主流的几个品牌,多焦段,多种类摄像头齐齐上阵,vivo选择在X30上搭载全焦段加潜望式镜头,并且加入了50mm人像镜头,全面加强了影像能力。
X系列影像王者的形象,正是从X30开始展露。而随后出现的X50,则是完全确立了vivo影像先驱的行业地位:业内首发且独有的微云台开始成为X系列的标配。
相对于OIS光学防抖,微云台意味着再增添一套物理辅助,在画面稳定性上毫无争议地做到了业内第一。
“vivo拍照给力”成为用户共鸣,操作便捷性和成像效果跳过冰冷的参数,成为了直观体验。经历多次迭代,vivo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的创新,不仅极为接地气,还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影像风格,影像痴迷者的人设立体而充实。
苛求极致的vivo与光学巨擘牵手。
无独有偶,成立于1846年的卡尔蔡司,可谓光学先驱,其镜片受到过爱因斯坦的称赞,也随阿波罗11号上过月球,业内大奖更是拿到手软。
进入21世纪,卡尔蔡司在消费领域试水,搭载了蔡司镜头的SONY卡片机、DV、专业摄影机席卷市场,只是采用了蔡司认证镜头的NOKIA手机,也是大放异彩。
蓝色的标识加上T*镀膜,足以说明一台设备的影像水准。
但随着诺基亚淡出舞台,蔡司在手机领域进入了空档期,此时的蔡司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认证”合作方式,对影像苛求并有所建树的合作伙伴市场上罕有,更谈不上深度合作。
大多手机厂商往往自身影像实力不尽人意,在多年的发展中倾向于用最新的第三方硬件堆砌参数,而对算法的雕琢和自研硬件以形成品牌差异化方面,上心的少,专业能力更是有限。
诺基亚与蔡司的合作,很快让国内厂商意识到联名带来的连锁效应,网络数字化时代借助传统光学底蕴,可能是影像高端化的一条捷径,徕卡、哈苏被找上门,蔡司却来找vivo。
常见的手机厂商与传统光学厂商的合作,就像一名偏科的学生请来了一位名师,可以借助名师效应贴牌合作,也可以借助名师辅助恶补短板,但少有对等的姿态谈笑风生。
联名可浅,合作可浅可深。
vivo与蔡司,是瘸腿奔跑,还是两强联手?答案不言自明,能碰撞出什么火花,才是用户最关心的。
X80:认真你就赢了
卡尔蔡司并不只是“拍摄专家”,其在成立之初就开始研制显微镜镜片,在医学器材、光学眼镜、光电子设备、半导体以及工业测量仪器等方面,做到了全球领先。
所有的行业翘楚,都源自苛求。比如眼镜镜片,大众认知无非是远近度、散光度等常规参数,而蔡司的高端眼镜镜片,可采用超过4万个设计坐标点,从20个个性化参数微调,为用户做到独一无二的精细定制。
苛求程度可见一斑。正是在各领域保持相同的极致追求,卡尔蔡司的蓝色标识,被视作技术和质量的保障。
vivo与蔡司,在“专业爱好”上品味相投,极致苛求的品牌基因成就“跨界交友”。只有相互深层次认可,才有深度合作。
与“这个手机品牌又把拍照外包了”的语境截然不同,vivo与蔡司直接成立了联合研究室。齐聚两方的技术专家,两方的思维与经验在此碰撞融合。
已经是手机影像领域行业标杆的vivo X系列迎来了X60,这是vivo与蔡司双向奔赴后的首款机型,一经推出,影像实力受到了国际认可,当年全球多项榜单上少不了X60系列的名字。
搭载了vivo第二代微云台,以及与蔡司联合研发的镜头模组,手机影像领域积攒多年的vivo迎来了大爆发,而在消费领域试探多年的蔡司,也开始站稳新阵地。
把X60 Pro+放到2022年,也能处于一流手机影像之一,之所以不再“拔尖”,在于两年时间,vivo与蔡司已经把手机影像玩到了新高度——X80系列。
对vivo和蔡司两强合作来说,仅仅只是强并不足够,潜望镜头、超大底主摄只是常规操作,能够做到都搭载OIS光学防抖,甚至人像镜头搭载新一代微云台,也不足以让老粉惊奇。
全新的自研芯片V1+以及蔡司影像的加持乃至全新的算法优化等,单独拎出来也容易审美疲劳,真正的看点在于,vivo与蔡司优势融合,能带来什么行业突破。
比如色准,在滤镜美化时代下,讨喜还是追求还原一直有争论,但还原度与专业性直接挂钩被普遍认同。
道理也很简单,还原画面真实度有利于写实主义的记录,同时更有利于二次创作,但要做到这一点,比添加几个滤镜效果显然难太多。
这牵涉到整套影像软硬件深度协同,与vivo联合研发的蔡司自然色2.0早有准备,同AI感知引擎与自研深度算法一起负责为X80“坐镇后场”;
而联合研发的光学镜头,以及蔡司独有的T*镀膜,则像是“司职锋线”,瞄准了光线捕捉能力、解析力、色散等行业通病。X80 Pro主摄搭载的超低色散高透玻璃镜片,阿贝数达到了81.6,可以说是目前手机镜头规格的天花板。
“前期和后期”,vivo X80的影像实力有精细完善的专业兜底,色准顺理成章获得显著提升。
作为X系列的“老员工”——专业人像镜头再获新技能,蔡司镜头包新增Cinematic风格虚化,极为贴切地选择了占据主流的影片宽高比2.39:1;
回头再看,vivo新一代的微云台“光纤入户”般接入人像镜头,持续多年有口皆碑的人像算法打磨,X80系列可能不只是常规意义上的爱好者利器,更是专业的生产工具。
既然走专业道路,弱光拍摄是必考科目。
从X80系列的硬件规格上,不难看出vivo和蔡司把自己的独家秘籍都梭哈了进去,然而联合打磨的夜景算法无疑则是成像效果的开关。
无论B站媒体实测,还是酷安数码论坛的机友反馈,X80的夜景算法呈现的效果很一致:弱光拍摄稳,暗部细节保留度高,尤其是,整体弱光背景中的高光压制得当。
一句话,vivo和蔡司力求把人眼中的光线、色彩真实还原到手机屏幕上,X80系列,无疑是目前手机影像最专业的机型。
品牌效应叠加,以及双方优势互补,彼此成就。深度合作迎来产品力进阶,进而形成自有风格,在用户印象中,这是加分项。
长赛道哲学,做时间的朋友
如同蔡司成片的高级感,高端早已是它的代名词。手机品牌与T*标识绑定,并无容易,难度也是双方面的。
在手机端,成像受制于感光元件、软件算法、硬件搭配甚至机身设计众多因素,而大多数零件也是采购自第三方,一旦成片效果平庸,锅是谁的很难分清楚。
百年老店也怕砸了自己招牌,后起之秀同样怕遭遇名不副实,唯有深度合作高度自研,才能成效最大化。
在塞班系统日薄西山之时,诺基亚力推影像,继续在高端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蔡司名号在消费品领域被更多人熟知,爆款旗舰N73、N95背面,蓝色的标签格外显眼。
这场双赢的合作,高情商会说诺基亚搭载的镜头达到了蔡司标准,低情商会说,只是镀金罢了。
近年手机市场卷度空前,与相机厂商跨界合作不再稀奇,国内主流手机品牌在中低端多年摸索过后,开始朝着高端化狂奔。
如今的用户早已分得清合作的深浅,品得出产品的差异,更能辨别出高端化的口号,究竟是幌子还是真有两把刷子。
如果说与诺基亚的合作是蔡司对消费市场的一次试探,力求做到极致的蔡司一时无法施展拳脚,那么同vivo的一拍即合则是遇到了狂热同伙,放手输出成了蔡司的行事风格。
作为最早专注手机影像的国内厂商,在的基础上寻求自我突破,vivo内部早已明确了影像长赛道的战略。
可以理解为长期主义,也可称作慢工出细活,其实深入了解,不难看出vivo的产品哲学。
在国内主流厂商的折叠屏产品纷至沓来的2021年,vivo没有动作,直到今年上半年,vivo的折叠屏产品才姗姗来迟。
交给用户的是直观的折痕淡化,内外屏刷新率统一、品质观感一致的产品。以娓娓道来的语气,表达硬核的观点:与其半成品着急上市遇冷,不如发育成熟给出肉眼可见的诚意。
影像赛道同样,在用户成长过程中,像素竞赛、摄像头数量比拼、美颜滤镜争宠,过渡到趋于专业化的弱光成像、动态范围、解析力、还原度等,每一个阶段,vivo有首发也有所不发。
上亿像素、5个或者6个摄像头,或是美颜滤镜堆积了多少款,均未见vivo 赶类似早集,倒是微云台、自研独立影像芯片接踵而至。
两年三款X机型收获市场认可,蔡司与vivo的深度合作在业内却难以复刻。如果“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是早期的“蔡司加持”,那么钟子期与俞伯牙更适合形容如今的“vivo x 蔡司”。
高山流水可谱,下一首也能玩出双节棍,毕竟涓涓细流与柔中带刚,与vivo加蔡司的气质,很贴合。
结尾
用户需求在不断变化,手机行业顶着浮躁的市场氛围将“快”消品演绎到极致,最新的cmos,最高的像素,最新的处理器,迭代很快,都能买到。
能做到有独到的见解拿出成熟解决方案的,都是早有铺垫,对行业有深度认知的品牌。人有我有,也可以称为都没有,人无我有才是真有,品牌差异就是这么来的,也是品牌高端化的分水岭。
高速卷化的市场,容错率渐渐降低,同时,又将最后的蛋糕留给更专业的厂商,马太效应越发明显。
X80系列的诞生,伴随着手机行业生存环境恶化与全球市场整体销量走低的双重困境,同时也兼具vivo与蔡司深度背书,影像实力独一档,这样的产品力,不惧竞争。
细数X系列的进化史,每次迭代其影像实力提升幅度明显,实属不易,更难得的是持续创新和保持独特。
就像X80系列已经足够优秀,但仍然期待下一部vivo x 蔡司。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