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勇:新型技术加速食品工业迭代

时间:2022-08-09 09:46:59 | 来源:新京报

身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马勇,见证了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变迁。

马勇说,十年来,互联网商务和冷链运输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食品工业发展新趋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做好企业和监管部门沟通的桥梁纽带,逐步建立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在马勇看来,未来十年,新型加工技术将加速食品工业换代升级。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 受访者供图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 受访者供图

食品工业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新京报:在你看来,十年里我国食品行业有哪些变化?

马勇:从食品供给情况看,十年前,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产值均以两位数增长。2013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万亿,之后食品工业开始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目前,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十年来,食品工业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固定资产投资额的90%左右是企业自筹资金解决,民营资本主体拉动成为食品工业投资的显著特征,不断涌现出众多本土龙头食品企业和知名品牌。

近年来,互联网商务和冷链运输的快速发展在两个方面奠定了食品工业发展新趋势。一个是以往的大品牌相对垄断局面受到挑战,众多中小品牌以及新创品牌可以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绕过传统销售渠道,更加容易地触达消费者,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创新活动;另一个是需要冷冻或冷藏运输的预制菜肴类产品,以往局限于食品工业和大型餐饮企业之间,现在可以通过愈加完善的冷链运输业更加容易地送达终端消费者手里,促进了食品工业预制菜的快速发展。

新京报:你认为当下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点有哪些?

马勇:从全产业链条来看,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来源于食用农产品,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食品工业面临原料农药残留超标、兽药残留超标、某些污染物超标等风险。因此,利用食品工业的力量,倒逼上游原料产业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我国食品工业的任务之一。

我国食品工业相对集中度较低、小微企业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是管理能力不高导致的微生物污染、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个别地方和个别企业存在掺杂使假和偷工减料等问题。

新京报:目前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堵住这些风险点?

马勇:一方面在监管层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监管的组织体系和治理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食品工业产业集中度,推进纵向产业一体化,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增强食品工业企业对上游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力,发展与农业产业的连接,建立食用农产品原料基地,提高农产品质量。食品工业协会作为企业和管理部门的沟通桥梁,参与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和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反映行业运行特点,提供行业实践经验,促进政策法规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引导企业学习先进示范榜样,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最大机遇

新京报:关于“天价月饼”“天价粽子”,此前相关部门已发文制止。在你看来,“天价月饼”等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协会对此做了哪些工作?

马勇:所谓“天价月饼”“天价粽子”,指的不是因原材料涨价导致的超出以往售价的月饼或粽子,是特指昂贵的礼盒包装产品。这类昂贵包装的产品实际上已经脱离食品属性,而是和许多其他礼品包装的商品一样成为承担“送礼文化”的社交工具。这一现象不仅在食品行业,几乎所有的快速消费品行业都有类似昂贵礼盒包装的情况。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一方面向相关产品生产企业传达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335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同时也和全社会一起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新京报:预制菜行业现在十分火热,你是如何看待的?预制菜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马勇:预制菜肴简化了买菜、洗菜、切菜、烹制步骤,融合了品质、营养与风味,既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下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也契合了餐饮工业化背景下企业降成本增效益的强烈诉求,并形成了原材料合理综合利用的优势,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一个新兴品类,预制菜的产品标准尚不全面,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实施了《预制包装菜肴》(T/CNFIA 115-2019)的团体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QB/T 5471-2020《方便菜肴》行业标准等。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成立了预制菜与中央厨房专业委员会和全国预制菜产业集群,并组织预制菜骨干企业和相关科研教育机构共同开展预制菜肴相关产品标准体系的研究分析,正在着手建立和完善产品技术和质量要求。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利用标准化建设,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突出食物特色风味,鼓励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维护消费者权益。

未来预制菜肴生产经营活动要更加注重和充分挖掘家庭消费市场、社区便民服务和写字楼等集中办公区的餐饮需求,提升预制菜企业面向个体化消费需求直接服务比重。在此过程中,需要企业重点解决预制菜肴的感官质量和食物风味问题,让预制菜肴最大程度达到现制菜品的感官质量,突出不同菜系的风味特色。

新京报:食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马勇: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食品消费将逐步由追求数量转化到追求质量,产品结构升级加快;二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使消费者迫切需要新鲜、营养和定制化的快捷产品,带动半成品、速冻食品等快捷食品或预制菜肴食品的创新和增长;三是植物基蛋白制品技术、超高压等冷杀菌技术、营养物质纳米化、新型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工业特种传感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制造等新型加工技术加速食品工业换代升级。

随着食品工业分工不断深化,价值链不断分解,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扩大应用,食品工业产品或产品包装服务的比例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把提供产品和服务作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前景,是食品工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从更长远的未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我国食品工业的最大机遇。这对于破除制造业发展约束,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适应新的国内外双循环具有重大意义。在新时代,数字信息成为食品工业与服务业融合最重要的媒介,通过信息联通大幅提高食品工业与服务业的生产效率是必然的趋势。

2022年8月9日《食安•十年》新京报食品安全特刊。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柳宝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