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保加利亚前副总理丹耶拉·波贝娃认为,近年来美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抛弃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转而对国际贸易和投资增加限制和壁垒,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崛起实施了一系列打压手段,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攻击。但在东南欧,“一带一路”倡议却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有力拉动了地区发展。地区国家欢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国投资。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地缘经济对抗加剧,主要体现为美国对中国崛起为全球经济大国的反应。中国的华丽变身,体现在GDP的增长、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外投资的扩张。随着美国针对中国实施一系列打压手段,国际经济的自由主义模式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对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日益增加的限制。在一些发达国家,来自中国的投资遭遇许可障碍,这是过去60多年来指导国际经济的自由主义经济范式的倒退。
尽管一些西方批评人士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颇有微词,然而在东南欧,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极大地影响当地经济稳定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建设却实实在在地结出了累累硕果。在这个地缘政治长期不稳定的地区,只要仔细看看中国的投资范围和具体情况,那么即使偏见最深的批评者也必须承认,中国投资在东南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来自中国的境外投资不同于传统的、多以利润驱动的跨境投资。中国的投资项目大是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实施的,它们规划周密,具有长期的经济效益。这也正是中国投资在东南欧备受期待、欢迎和鼓励的原因。
图片来源:东方IC
与美国和欧盟一些大型经济体不同,东南欧国家仍主张资本自由流动原则,没有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投资实行强制性监管或许可制度。
除土耳其外,东南欧国家的经济体量都比较小,开放度较高,它们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这些国家的资源禀赋不是特别高,而且由于地区政治局势长期不稳定,加之市场和人口规模都不大,因此,该地区对大多数外国投资者缺乏吸引力,本地投资也很疲弱。这使得它们更依赖世界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公共投资和外部融资。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国直接投资的减少导致了地区经济增长放缓和社会问题增加,而新冠疫情则使增长放缓进一步加剧,民众生活水平加速下滑。2020年,东南欧的外国直接投资大幅下降32%。
在这种形势下,来自中国的投资是对东南欧经济的有力刺激。“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了一批潜力大、规模大的经济项目落地。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塞尔维亚,中国是当地的重要投资者,其中以金融业投资最为显著。2017年,中国银行在塞尔维亚开设分行,成为首家在该国开展业务的中资银行。2019年,塞尔维亚成为获得中国投资最多的东南欧国家。中国在塞开展的项目包括建造卜平大桥、科斯托拉茨电站、“11号走廊”高速公路和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等。还有一些铜、铁等矿产资源项目,涉及当地和其他欧洲企业的参与和并购。与欧洲投资的结合是中国近年来在塞投资的一大优势,显著增强了彼此的协同效应。
在黑山,由中国提供8.9亿美元贷款建造的巴尔-博利亚雷高速公路是该国历史上首条高速公路。在罗马尼亚,来自中国的大型企业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如在汽车行业,一项价值3000万美元的项目已经落地。
在阿尔巴尼亚,中国投资占其外国投资总量的近20%,主要涉及采矿业和机场管理等领域。
作为通往中亚和阿拉伯国家市场的桥梁,土耳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展业务。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在土耳其开设了分支机构,投资于金融服务领域。而在通信领域,中国制造商已经开始在当地生产智能手机。中国还在希腊的基础设施领域进行了战略投资,由中远集团投资运营的比雷埃夫斯港有望成为欧洲最大的港口。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东南欧地区的绿色转型也为中国扩大贸易和投资开辟了巨大空间。毫不夸张地说,该地区的绿色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国投资在光伏产业园区建设以及黑海地区的炼油和石化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电也是中国国有企业在该地区投资兴趣颇高的领域。
中国投资的积极表现,进一步推动了东南欧国家政府大力吸引外资。过去两年来,地区许多国家通过立法鼓励外资流入,为外资提供更多便利。例如,北马其顿通过了一项新的《战略投资法》;罗马尼亚扩大了国家援助计划,鼓励投资流向欠发达地区,拉动当地就业;塞尔维亚甚至专门为中国投资者编制了一本手册,方便其进入该国市场开展业务。
总之一句话:没错,东南欧国家欢迎中国投资。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