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核酸系统崩了#登上热搜,随后,成都市核酸检测系统的供应商东软集团作出回应称,具体网络故障的原因,相关部门正在排查。
对于此次事件,东软集团在此前的声明中表示,成都疫情以来,为应对成都大规模检测并发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东软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东软核酸检测系统)紧急上线,于9月2日,系统首次投入使用。
东软集团称,系统上线后,发现有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东软集团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组和坚守现场的公司技术人员,与成都市相关部门一起,排查事故原因,强化安全防护,保证系统运行。据技术专家研判,目前出现的系统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与核酸检测系统软件无关。
东软集团同时指出,9月3日零点左右,在进行网络调整之后,系统运行平稳顺畅,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当日共完成1200万样本采集量。9月3日13时左右,系统再次无法进行访问,经排查,发现是网络出现故障,在恢复网络连接后,系统于14时左右再次恢复运行。具体网络故障的原因,相关部门正在排查。
随后#东软回应成都核酸系统异常#登上热搜。
但这一说法也得到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的回应,四川省通信管理局随即发文称,目前,全市通信网络运行平稳,各核酸检测点移动网络覆盖良好,没有出现网络拥塞和故障。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东软所说的网络故障或是系统本身的外网和内网的连接,就是网络设备和相关设备的通信能力计算能力,应该与公共网络无关。
据了解,东软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即核酸检测系统)自2020年底研发并迅速投入应用,该系统先后投入到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沈阳、石家庄、南京、哈尔滨、福州、兰州、太原、呼和浩特等17个省120多个地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已累计检测超过140亿人次。“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都经历过了大批量、高度集中的检测,系统稳定,产品本身和服务保障能力已得到证明。”
据称,东软核酸检测系统在各地都是在抗疫最关键点时,紧急部署,紧急上线,大部分都是在原有的硬件系统、网络环境下部署,包括网络设备、云、物理机、虚拟机等。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难进行大量并发核酸检测的压力测试。而系统在初期的适配,会造成连接吞吐量不够、算力不够、网络带宽不够等各种不同问题,这也是目前经常看到一些城市在大规模核酸检测时早期出现故障的原因。但这些问题往往会经过多厂商间配合,不断调试、优化、调整系统资源之后得到解决。
那么,成都核酸系统崩了到底是谁惹的祸?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核酸检测系统的建设涉及基础资源层、网络层、应用层等多个专业厂商,需要多方协同,哪个层面的厂商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能。“东软的系统在前端,所以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故障源头。”
业内人士猜测,另外,在公共服务类系统中,类似核酸检测这样高并发量的业务,系统对于入口带宽、网络稳定性、应用处理能力以及底层数据层写入效率等关键技术指标和技术复杂度要求相比同类其他系统要高的多。
业内人士建议称,各地在部署这类系统时,应未雨绸缪,早做规划,预留足够的实施、测试时间,同时,也应充分评估原有的相关软硬件系统及环境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