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海底一万米,供电“无压力”

时间:2022-10-12 08:49:08 | 来源:中国科学报
青岛能源所供图

崔光磊在实验室。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刘佳

向大海进发,向深蓝探索,一路上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急需多学科的共同支撑。

比如,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过程中,中国研发的深海装备对电源系统等硬件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避免锂电池在深海压力下出现故障?如何为深海下潜任务提供更多能量?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研究员崔光磊看来,这不仅是挑战,更是使命。

开拓创新、敢为人先是他性格里的底色;虚心好学、融贯灵活是他的研究风格。他将自己的研究生涯与青岛能源所紧紧契合在一起,陪伴着它一路成长,为深海装备的成功作业提供可靠的能量保障。

启航:踌躇满志开新篇

1973年出生的崔光磊是地地道道的山东青岛人。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从此与化工专业结下不解之缘。

工作后,他又考到中科院化学研究所,获得了有机化学博士学位,随后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和固态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35岁的崔光磊学有所成,准备归国效力。那时,青岛能源所如初生婴儿。崔光磊与首任所长王利生相遇,就被青岛能源所的发展目标所吸引。相对来讲“不太对口”的专业能源化学由于王利生的远见,变为了前沿的新兴交叉领域。

“王所长当时郑重对我说:‘你这个专业我们要扩展,国家也需要,希望你能来我们所工作。’当时,我深受鼓舞,决定回到青岛,建设青岛能源所。”崔光磊回忆道。

从此,崔光磊带着满腔的热情和众人的期待,在青岛能源所扬帆启航。

进发:刚柔并济造“青能”

2016年8月,崔光磊到北京出差,遇到了曾为我国“蛟龙”号建造立下功勋的载人潜水器专家组组长、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深海所)负责人。对方提出:“深海装备需要可靠的电池供电,你能不能先做一个小系统试试?不过时间要快,我们计划10月份出海。”

回到青岛,崔光磊立即向所里汇报,组织调配团队全力攻关。作为海底着陆器,关键是在抗压力和小型化上下功夫。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崔光磊咬紧牙关,每天实验室到办公室两点一线,心无旁骛地向“深海”进发。

后来,崔光磊团队创造性提出了“刚柔并济”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理念,构建了复合电解质材料体系,建立了一系列综合性能优异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体系,研发出全新高能量密度的“青能-Ⅰ”型全固态锂电池。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能,在自我修复能力上也有着突出的表现。

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崔光磊并没有放下心中的大石,他知道,只有在真正的深海里,电池的优劣才有定论——只能继续“下潜”!

下潜:深海供电不停息

不负众望,随着“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进行海试,崔光磊团队研发的电池进一步经受住了严格考验,顶住了水下4000米的压力,且供电正常。紧接着,这个名为“青能-Ⅰ”的固态锂电池系统,继续为深海所“万泉”号着陆器控制系统及CCD传感器提供能源。

2017年3月,“青能-Ⅰ”来到马里亚纳海沟,供能累计完成9次下潜,其中7次超过1万米。这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了全海深电源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先进国家的技术垄断。

“从此以后,我们将告别长长的电缆,再也不用担心深海载人潜水器电源动力来源了。”崔光磊说,这次下潜是对国外先进技术垄断发起的挑战,最终结果也证明中国深海科考有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青岛能源所开始为更多人所知,崔光磊团队的名字也与高比能固态电池捆绑在了一起。

“青能-Ⅰ”电池的发明标志着青岛能源所“陆海融合”已突破全海深电源技术瓶颈,掌握了全海深电源系统的核心技术。2018年12月,“高性能聚合物固态锂电池材料与技术”这一成果通过了包括6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委员会鉴定,被一致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自2015年至今,崔光磊已带领团队累计为各类深海科考装备用户提供了110批次固态锂电池电源系统。近5年,研制的全海深电源系统实现零故障应用,表明我国深海装备用全海深电源系统技术已趋于成熟,为我国深海事业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零事故运行的特种电源保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同时,该技术入选了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和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20全球工程前沿技术。

“未来,我和团队还将继续在锂电池领域深耕下潜,在海洋强国、国计民生中持续贡献来自能源化学的力量,向广袤的深海进发,向美好的未来进发。”崔光磊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