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华东医药的牛股迷途,希望以下华东医药的牛股迷途的内容对您有用。
一家真正优秀的企业是永远不会将“市值”作为发展的聚焦点。
这七条赛道中,任何一条做成功了都能孵化出市值千亿的医药巨头,如果华东医药加把劲给这些赛道都孵化成功,那么它岂不是中国第一个有望市值突破万亿大关的医药巨头?就在乐观者弹冠相庆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会提起这些业务孵化的难度,更鲜有人思考如此盲目布局的潜在风险。众所周知,集齐七颗龙珠可以召唤神龙,但龙珠如果使用不当,它其实也有可能召唤出毁灭一切的怪物。华东医药究竟是怎样一家公司?繁多的概念总是能给投资者做多的理由,因此投资者对于华东医药的看法也大不相同。但概念只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真正主导股价走势的依然是公司的基本面,而华东医药不久前财报中披露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纵观全局,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业绩滑坡后,华东医药终于在2022年重拾涨势,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7.5%,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4.5%。不过,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华东医药的这两项数据仍有很大差距,可见公司业务依然处于疫情后周期的复苏之中。



为了做好创新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公司不惜投入数十亿资金,而华东医药除创新药外,还布局了众多赛道,但它的研发投入远少于这些公司,这不禁让我们再次发出感叹,这些研发费用真的能够支撑起华东医药如此庞大的宏伟蓝图吗?盛世下的隐秘角落完成众多新领域布局后,华东医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公司股价始终运行在历史高位,如果按照市场有效理论,似乎华东医药的“巨头梦”正在兑现。但在这看似昌盛的“盛世”之下,华东医药新业务的发展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医美业务是华东医药近年来投入力度最大的版块,为了成为医美龙头,华东医药的管理层不惜开启多轮并购。如2018年耗资15亿收购sinclair;2019年耗资2000万美元手收购美国医美公司R2约26.60%的股份;2020年收购Kylane 20%的股权;2021年收购医美器械公司High Tech;2022年收购光电设备公司Viora。


由于管理失控导致国内医美业务崩盘,这不得不让投资者对于华东医药管理层的操盘能力产生质疑,再加上新业务又多是以合作的方式拓展,就算华东医药最终孵化成功,那么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华东宁波”呢?优秀的企业不应沉迷“走牛”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外延性并购并不陌生,早在2015年的时候,一大批公司为了追求股价上涨,开启了诸多多元化并购与布局,如当时“娱乐帝国”的奥飞动漫、“生态化反”的乐视、“新零售生态”的苏宁易购。这些当时看起来高大上的“伟大”布局,最终都以失败收场,究其原因就在于公司的“欲望”超过了本身的“能力”。固然“多元化”布局给这些公司带来了短期的股价上涨,成为一时牛股,但当公司始终无法兑现市场的期待后,迎接它们的就只有暴跌,甚至退市。复盘华东医药的发展,在2019年之前其实则是一家较为优秀的公司,虽然整体市值并不高,但却始终沿着当时董事长李邦良的规划稳站稳打,他在接受采访时曾称:“25年来,我亲自抓两点,一是科研开发,二是市场营销。这两点抓好了,企业才能稳健发展”。如今公司的王牌产品全部是在当时积攒的,目前公司在糖尿病领域的竞争力也是那时奠定的。然而,伴随着老董事长李邦良的隐退,70后的吕梁成为华东药业的新任掌舵人,从公司后续的发展看,无疑吕梁有着更大的野心,但同时也失去了过去的专注。尽管如今华东医药看起来雄心壮志,但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能够兑现几成预期依然是一个问号。如果华东医药只是想让股价上涨,那么他们的愿望已经达成了,但一家真正优秀的企业是永远不会将“市值”作为发展的聚焦点。股价走势本应是司经营的自然反馈,执拗于“牛股”的虚幻中只会让公司的发展失去方向,远大的布局并没有错,但循序渐进的开展岂不是更符合规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