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商家苦“满减”久矣,希望以下商家苦“满减”久矣的内容对您有用。
“(外卖)卖一单亏一单。”
11月初,多家茶饮品牌联合抵制外卖满减登上微博热搜。11月18日,燃次元看到,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蜜雪冰城等多家茶饮品牌,在北京、上海、广州,甚至四川某县城等多地,将外卖平台上的满减一律调整为了“满50元减1元”、“满70元减1元”,甚至不参与任何满减。
只是从实际来看,头部茶饮品牌对满减的抵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作用。“没留意过奶茶的满减,因为平时我自己点一杯也达不到满减的额度。”有消费者告诉燃次元。也有消费者说道,“平时满减也就一元、两元,现在还支持平台其他券,影响不大。”对于抵制的原因,有茶饮品牌区域经理表示,“是为了避免各品牌互相内卷、增加活动支出。”但在头部茶饮品牌抵制的背后,更多商家仍在“亏本做满减”。在外卖平台,商家实际到手收入需扣除琳琅满目的店铺满减、会员红包,以及骑手配送费和平台佣金等等。95后的厚切炒酸奶店主欧力旋提供的一份订单资料显示,一份顾客实付82.9元的订单,在扣除满减、红包、佣金、骑手配送费等费用之后,商家到手仅36.31元。





仅从技术服务费比例这一项来看,外卖平台的佣金似乎确实不高。但这与商家实际的预期相去甚远。因为在平台的佣金之外,商家支出还包括配送费,各类包括在“商家活动支出”内的满减、优惠等等。欧力旋提供给燃次元的订单信息就显示,除3.24元的佣金(技术服务费)之外,欧力旋还需为此单支出18.24元的配送服务费(履约服务费)。但更加花样百出的是“商家活动支出”,其中满减、会员红包、天天神券、配送费优惠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商家也不得不买单。“你做满减活动,平台就给你流量,不做活动的话,店铺的流量也就没有了。”欧力旋告诉燃次元,虽然参与“满减”又累又不赚钱,但是“商家想赚钱就一定要跑量,获取更大的曝光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客进店。”对商家而言,参与外卖满减一方面是为了拉新,一方面是为了带动老客消费。“上个礼拜我和区域经理吵了一架。”欧力旋吐槽道,上周她突然发现,原本每单她承担2.2元的配送费,但平台却在未经她同意的情况下将配送费修改到4元,“这意味着,稍远距离的订单,我要承担全部配送费用。”虽然后来平台方主张并没有强制修改,但欧力旋还是可以在后台查看到相关的改动记录。与欧力旋同样倍感无奈的还有阿金,他也陷入了“被外卖平台支配”的窘迫境地。“上个月区域经理说要完成任务,让我开了神券满减。”阿金发现开了神劵满减后,外卖单子到手只剩下3元多,“亏本亏到心慌,不得已关了。”但随后他登录后台发现,平台直接将店铺的配送范围缩至一半,而4元的配送费用,原本“我出3元平台出1元,平台将那1元取消了。”这种“亏本”的感觉,在算账时尤为明显。“店里人均客单价20元,上平台也是20元,满减扣走30-50%的利润,再去掉冰袋、保温袋等包装成本,到商家手里,可能外卖一单就只能赚个两三元。”欧力旋表示。开通外卖平台后,除了高额的佣金,商家还需要参与“满×元、减×元”的活动,“一份24.8元的套餐,成本就在20元左右,减去外卖平台抽成的20%,再加上满减,商家到手最多14元,有时满减力度大,到手里就剩下了9元。”仲少峰无奈道。无法停止的角力外卖的亏与赚成为了一个吊诡的问题,平台、商家、消费者似乎都没得到太多好处。根据各平台发布的数据,外卖属于“吃力不讨好”的活,比如美团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就显示,平台佣金比例仅为4.1%,同时全年用于直接补贴骑手的费用达140亿元。但商家这头,一单外卖收入微薄的消息又时有传出。至于消费者,则时常困惑于外卖价格比堂食更高,折扣一天天锐减,点外卖越来越贵。为了抵抗种种满减、活动,商家确实在提高价格。比如仲少峰就表示,现在店里最低的一份实惠套餐的价格也调整到了29.8元,毕竟“如果商家在外卖平台没有适当提高菜品价格,基本就是亏本在卖。”阿金也将外卖平台上的起送价设置为60元起送,才“勉强有了盈利。”为了压降成本,也有商家在减少分量。“同款套餐,店里会比外卖分量多大概200g。”阿金表示,为了换取曝光,他在外卖平台挂上了一款售价19.9元的套餐,开通了神券和膨胀红包、会员红包的满减,“满减后一单到手只有3元多,没办法只好减少分量。”“不少主做米饭和面条套餐的餐饮店,基本都是到店份量更多。”欧力旋补充道。料理包的泛滥也一定程度上源于成本与利润的角力。“举个例子,有的商家以前出餐,购买新鲜食材,用好油、好料,成本要10元,做外卖就要将成本降到5元才能保证利润。”欧力旋告诉燃次元,很多专做外卖的档口,不仅无法保证食品卫生,甚至店内没有厨师,全靠购买料理包,不到5元的料理包用微波炉加热后,就包装成20几元的套餐出售。“但这样的店面反而由于无需厨师,出餐快、价格还低,外卖每天爆单。”这类外卖档口租金低,不需多余的人力成本,利润率极高,相较而言,欧力旋的外卖营收却愈发惨淡,“去年一年外卖营业额七八万元,利润不够两万元,今年外卖做到现在,还在亏本。”但无论如何,现在说逃离外卖平台,都不太实际。尤其是现状之下。今年4月,仲少峰在外卖平台上架了最低24.8元一份的盒饭套餐,而以前,仲少峰的店铺只做盈利较高的烤鸭套餐。“当时虽然北京恢复了堂食,但要求控制餐厅就餐人员在50-70%左右。我们也通过各个新老本地生活平台推出了便宜的堂食薅羊毛套餐,但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在巨大的房租和人员压力下,外卖带来的流量不可或缺。”仲少峰解释。但对于商家来说,层层活动已经不是重点,因为“做不做外卖,也许是生死问题。”如今,虽然已经11月,但仲少峰的店铺流量仍不理想,此前每天通过摆摊的3000元收入也“告吹”,因此,“满减活动我都会参与。”仲少峰表示,由于参加满减总会有流量支持,能带来线上交易的转化,因此外卖利润虽然微薄,“但起码让店里的员工有活可干。”某泰餐店的老板亦告诉燃次元,虽然平时店里经常爆满,但最近店面所在的区域又开始限制堂食,暂停堂食不仅容易造成食材的浪费,还容易让中小商家面临“无收入”的窘境,此时外卖无疑成了“救命稻草”,虽然参与满减后,一单少的挣三五元,多的挣十元,但“总比没有强”。对于餐饮业来说,当下仍充满挑战。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注销、吊销的餐饮企业量达84万家,同比增长6.74%。线上成为一个没办法的选择。美团研究院《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也显示,疫情后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迅速扩大,截止2021年底,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亿人,网民渗透率迅速提升至52.7%。即使收入微薄,并面临着亏损的风险,仲少峰仍在外卖平台上坚持着。而试图经营其他渠道的欧力旋和阿金也无法彻底离开外卖。欧力旋直言,虽然外卖满减短时间内难以放弃,“但打消靠外卖赚钱的想法,将产品做好,留住顾客最重要。”这或许是一场无法停止的角力,平台、商家、消费者互相需要,但又都在力图寻求最优解。只是很明显,不可能每一方都得到最优解。*文中欧力旋、阿金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