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万亿野心家”李想和他的组织升级,希望以下“万亿野心家”李想和他的组织升级的内容对您有用。
李想表示,“90%以上失败的企业其实并非是业务出现了问题,业务出现问题只是表象,而本质是组织能力与规模扩大、行业变化无法适配。”
“蔚小理”的Q3财报显示,尽管三家企业都实现了销量与营收的增长,但仍在面临亏损越来越大的窘境。
第三季度,蔚来、小鹏、理想的营收分别为130.02亿、68.23亿、93.42亿元,净亏损则分别高达41.42亿、23.76亿、16.40亿元。
对于亏损,三家车企给出了不同的回应。结合当下各个企业的不同处境,在从1到10的过程中,三家企业均在进行着不同的战略调整。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12月12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智能电动汽车,蔚来坚持长期主义。现在蔚来的亏损亏的是研发,而研发是为了博取明天的可能性,蔚来把它看成是学费,孩子的学费不能省。
小鹏汽车在G9上市风波过后,正着手“动刀”组织架构,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调整。小鹏汽车董事长、创始人兼CEO何小鹏在财报电话会上直言,在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道路上,小鹏汽车正在经历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
理想汽车则在Q3财报中发布了令人猝不及防的人事调整。
沈亚楠将卸任总裁一职,离开理想汽车董事会,加入流程委员会,服务理想汽车变革平稳过渡直到明年6月。总工程师马东辉将接替沈亚楠成为理想汽车总裁并进入董事会。今年2月自前任CTO王凯离职之后,该职位一直空缺,最终,从华为加入理想汽车近一年的系统研发部负责人谢炎获得提拔。
同时,理想汽车董事长、创始人兼CEO李想宣布公司将向矩阵型组织升级,李想称,改革是因为公司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要为千亿、万亿规模营收做好准备”。
沈亚楠为何会突然离职?理想汽车距离盈利还有多远?组织架构的调整,对于理想汽车突破千亿目标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都备受外界关注。
矩阵型组织升级是必选题
在理想汽车自2015年创办的前六年时间里,理想汽车一直保持垂直职能组织的管理模式。
不过,理想一直希望将理想汽车打造成一个万亿收入规模的企业,所以从2019年就开始认真研究全球顶尖的软硬件结合的万亿级别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在不同规模阶段所做出的组织升级的选择、方法、经验。
事实上,作为连续创业者,与前两段创业不同,李想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产品上,李想曾经明确表示第三次创业他更关心和重视的是组织。他对于阿里、华为、谷歌等大公司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李想很尊崇华为IPD研发管理体系。
他在内部信中表示,矩阵型组织最大的特点是确保全流程的管理质量,横向团队规划路、修路、运营路,纵向团队造车、开车、运营车,高质量的道路配合高水平的车队,把持续创造的价值源源不断地运送给消费者,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产生良性循环。
具体而言,理想汽车的矩阵型组织升级,是在原有的两个横向实体部门(战略部和产品部)的基础上新增五个横向实体部门。这五个部门分别是:商业部、供应部、流程部、组织部、财经部。
同时,全面升级流程和组织,DSTE(从战略到执行)、IPD(集成产品开发)、IPMS(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ISC(集成供应链管理)、BT&IT(业务转型和IT系统建设统筹考虑)、LTD(理想汽车人才解码)、IFS(集成财务转型)
这七个一级流程将会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全面落地,持续优化,形成理想汽车矩阵型组织的最小运营闭环。
事实上,去年开始,理想就在逐渐引入IPD体系。理想汽车成立了第一个横向组织产品部,负责产品规划、SPDT团队、产品定义等工作,并运行产品管理委员会,与研发、供应链、质量、制造、品牌、销售等紧密互锁。并与战略流程团队配合,严格按照IPD流程运营,认真定义和运营每一个流程和规范。
“如果说理想ONE的成功是一个偶然,IPD则帮助我们的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产品都成为了爆品,理想L9、L8、L7让理想ONE的成功从偶然变成了必然。”李想说。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各个团队几十次大规模外出学习IPD的课程,选择最好的咨询公司帮助理想汽车设计和运行流程,升级与之对应的组织,设计委员会的运作方式。
李想对于IPD所取得的成果尤为满意。他认为,矩阵型组织是理想汽车迈进千亿规模、挑战万亿规模的最合适的组织模式。
李想是一个极具野心的创业者。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希望将理想汽车打造成苹果一样的公司,并扬言要将其打造成万亿级公司,中国汽车行业此前还未有一家公司达到如此规模。尽管理想汽车还处在从1到10的阶段,距离万亿规模更是相距甚远,但李想认为矩阵型组织的升级是理想汽车的必选题。
“组织升级是企业进入更大规模和更难阶段最重要的考试题,90%以上失败的企业其实并非是业务出现了问题,业务出现问题只是表象,而本质是组织能力与规模扩大、行业变化无法适配。”李想表示。
高层调整背后
在过去7年,理想汽车的顶层架构是以李想为核心的四个创始人团队。而这个核心高管团队均不是出身于传统汽车行业,总裁沈亚楠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在摩托罗拉,总工程师马东辉来自三一重工,CFO则是跟着李想从汽车之家过来的。
沈亚楠卸任理想汽车总裁,或许早有预兆。
9月2日,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楠减持理想汽车40万港股,套现528.88万美元;四天后,再度抛售60万股。两次减持让他拿到约9113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从1.74%下降至1.68%。
沈亚楠在理想汽车主要负责供应链,但受到今年各地疫情的影响,理想汽车供应链一直承压。其中,有几次交付量明显下滑,进而影响经营业绩,理想汽车将原因归咎于此。
有关沈亚楠离开的真正原因众说纷纭,有消息称,这和他并不完全赞同在全公司推行矩阵型组织有关。
事实上,理想汽车此前就已经饱受供应链困扰,而集成供应链管理的难度更大。必须面对和解决供应链高成本、库存、部门之间冲突、产品寿命周期等许多有关供应链的问题。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理想汽车而说,无疑是极具挑战的。
理想汽车想要找到合适接替沈亚楠的人选并不容易,但作为理想汽车“三号人物”的马东辉出任新总裁也在情理之中。他此前在理想汽车负责产品研发群组的工作,在理想汽车负责产品“三电”、智能空间和智能驾驶,造型设计、工程、试制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但是,他此前并没有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工作经验,将研发和供应链两个极为重要的工作,交由同一人主管,是否会取得如期的效果,尚不可知。
另一项重要的人员调整则是空缺了近一年的CTO人选有了新任命。有熟悉理想汽车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想在过去半年曾经试图从外部招揽一位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经验的研发大咖,但并未找到合适的人选。最后CTO一职交给了从华为过来的谢炎。
此前,外界盛传前任CTO王凯的离开与李想在自动驾驶技术战略方向分歧有关。
李想曾经多次公开表示,自动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竞争的核心,企业需要通过自研来实现技术领先。
但是,与蔚来、小鹏大手笔投入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不同,理想汽车在这一领域的布局稍显落后。
不过,王凯偏向于保守,他在理想汽车工作的时期,理想汽车的主要任务在第一款产品的研发和交付,但辅助驾驶研发团队规模不足,无法支撑完整的全栈自研,他更主张通过合作的模式来进行研发。
当然,由谢炎来担任CTO,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在当下看来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此前,他曾在Intel、阿里巴巴、华为等科技公司工作多年。在加入理想汽车前,在华为担任消费者事业群软件工程副总裁、OS部部长,负责鸿蒙OS等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工作。在华为的工作经历,让谢炎对理想汽车的组织升级有一定的了解基础。
明年能否实现千亿目标?
李想对理想汽车在明年突破千亿营收具有较高的期待。
目前,理想汽车单季度营收已经接近100亿元。简而言之,想要实现千亿营收,销量至少要是今年的2.5倍。
1-11月累计销量112013辆,同比增长46.61%。Q3财报显示,理想汽车的单车价格为34.1万元。综合以上几项指标,要实现千亿营收,理想汽车需要实现30万辆左右的规模。
目前,理想汽车在售车型包括L9和理想ONE的“换代”车型L8,但由于两款车型的目标用户略有重叠,目前理想汽车的月销量仍在万辆左右,难有较大突破。
明年将是理想汽车的产品大量,从产品规划来看,除了B+级SUV理想L7和B级SUV理想L6外,理想还将推出一款纯电版本的C级MPV,预计在明年上半年能够看到,以及B级MPV——W02。
2024年,理想汽车还将推出一款纯电MPV和一款增程式的全尺寸SUV。按照这样的规划,理想的产品矩阵将全面覆盖家庭用户的需求。
不过,对于正在走向千亿营收之路的理想汽车而言,仅仅依靠单一产品定位来布局,似乎很容易触及销量的天花板。面对更长远的万亿目标,理想还要作出更大的改变。
(作者:左茂轩 编辑:张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