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未成年人:大数据筛出性侵未成年人线索!最高检公布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典型案例

时间:2023-02-02 13:45:30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大数据筛出性侵未成年人线索!最高检公布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典型案例,希望以下大数据筛出性侵未成年人线索!最高检公布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典型案例的内容对您有用。

“大数据”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而在案件办理、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大数据也能成为筛查线索、数据比对的利器。

2月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五起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典型案例。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后发现,这典型案例各有其代表性,有的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符合保障救助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有的是通过数据筛查发现未成年人被性侵线索并进一步优化强制报告制度的执行。

据最高检工作人员介绍,未来检察机关将在基础数据池建设、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应用支撑等数字未检基础建设上继续狠下功夫。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

大数据赋能

检察院检察监督涉未成年人案件

此次最高检公布的五件典型案例分别是,河北省沧县检察院督促履行校车安全监管职责大数据监督案、浙江省湖州市检察院督促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大数据监督案、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检察院督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大数据监督案、北京市检察院督促整治校园周边违规设置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大数据监督案、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督促整治校园周边噪声污染大数据监督案。

最高检介绍,以上典型案例数据分析的关键点分别在于——找出不同部门所掌握校车数据之间的“差异项”,找准监管盲区,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强化校车安全管理;根据强制报告制度执行的要求在诊疗系统中发现需要强制报告的案件,进一步优化强制报告制度落地的路径,推进社会综合治理;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符合保障救助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切实保障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通过比对位置信息,对校园周边是否存在违规设置的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开展全覆盖、动态化监督;及时确定声音是否超标、噪声污染行为是否得到行政机关的有效治理,切实保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筛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线索

找到校园周边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后发现,这五大案例各具代表性,大数据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充分显现。

其中,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督促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大数据监督案例的起因来自于孩子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做的一次检查。

据最高检消息称,王某在给女儿董某某(9周岁)洗澡时发现其下身红肿,遂将其带至浙江省湖州市某医院就诊,期间,董某某称被人欺负。医院医生询问是否已报警,王某称会自己报警。后王某丈夫董某因考虑与加害人有亲属关系,未及时报警,导致发案滞后,部分证据灭失。

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该问题并非个例,强制报告制度实施以来,因报告主体等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而错失破案良机的案件时有发生,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报案率、发现率低等突出问题客观存在。2021年12月,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近两年本地区存在大量涉未成年人异常诊疗记录,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监督,切实抓好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

当地检察机关通过卫健部门、公安机关及医疗机构获取未成年人异常诊疗、未成年人入住旅馆、侵害未成年人治安处罚等数据信息,经对这些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筛选出因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导致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监护人未及时报警、长期放任被害人在外留宿等监护干预案件线索。数据分析的关键点在于根据强制报告制度执行的要求在诊疗系统中应当强制报告的案件。通过提炼未成年人异常诊疗数据中高概率成案的信息标签,明确检察监督重点。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汇总比对,发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涉未成年人异常诊疗记录,将其中涉嫌性侵犯罪线索移交公安机关。

在北京,检察机关从工商注册信息和地图信息中收集全市各中小学校和全市范围内KTV、网吧、棋牌室、游戏厅、酒吧、迪厅、夜总会、彩票站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位置信息,经对这些数据信息的比对、分析,筛选出校园周边违规设置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线索信息。通过公益诉讼智能线索发现分析研判平台,检察机关获取相关线索信息900余条,通过筛选发现可能违反法律法规的线索104条,分别交予对应的分院、区院办理,目前已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4件,整改结案8件。

检察机关

今后将继续加强基础数据池建设

此外,这些案例还体现了多地检察机关利用大数据督促行政机关强化校车安全管理、督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大数据监督、督促整治校园周边噪声污染大数据监督。

对于此次公布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典型案例,最高检第九检察厅负责人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数字化水平提高,大数据正在极为深刻地影响、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样态。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数据”也对新时代检察工作带来革命性变化,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深刻认识到,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是促进未检一体化履职和融合履职,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其他“五大保护”,更加有力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必然要求。

“检察机关针对校车事故暴露出的校车安全管理的监管盲区,改变逐一踏访调查耗时耗力且难以保障调查效果的传统工作方式,通过大数据检索、数字建模比对,筛查出正在使用但无标识牌校车、驾驶人不具有校车驾驶资格、实际驾驶人与登记不符等批量问题,跟进监督,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强化校车安全管理,规范校车运营,保障未成年人出行安全。”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负责人在介绍此次公布的部分案例时表示,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中,因执法司法信息不共享等原因,相关部门主要依靠人工排查和自主申请来发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信息。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研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智慧发现救助’数字化应用场景,可以及时收集父母服刑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信息,通过协同民政、司法等部门加强工作衔接和信息共享,形成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信息动态管理和部门协作机制。而校园周边噪声严重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建模比对,搜集、整理、分析违法信息数据,精准确定噪声源头,并发挥行政公益诉讼职能,督促有效治理,维护良好校园环境。

最高检表示,未来,检察机关要在基础数据池建设、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应用支撑等数字未检基础建设上狠下功夫。要依托数字化改革,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加快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平台建设,有效促进各部门之间的融通协作,以监督促治理,充分发挥检察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价值,一体推进未成年人权益综合保护,以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作为深化“六大保护”的强大助力,与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的治理合力。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付垚 记者 吴阳

编辑 郭庄 责任编辑 魏孔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