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 南方站长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金融机构:快评丨背债轻松到手百万?别用一辈子的个人征信污点为代价

时间:2023-02-07 16:45:18 | 来源:

今天,分享一篇快评丨背债轻松到手百万?别用一辈子的个人征信污点为代价,希望以下快评丨背债轻松到手百万?别用一辈子的个人征信污点为代价的内容对您有用。

既然背债本质上是骗贷,那么所谓的合约就可能是无效的,双方权益都无法得到确切保证。所以不要心存侥幸,以为背债是什么一夜暴富的路子,无视其中的法律风险和被坑蒙拐骗的风险

“背的钱不用还,有免还协议”“到手50万,抓紧”……近日在一些网络平台上,有中介大力张罗,用“短期”“百万”“轻松”这样的词语吸引人们“背债”,人们避之不及的债,被包装成了可以年赚百万的工具。

何为背债?据报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背坏账,如运作公司将不良资产转移给背债人,由中介帮背债人“包装”出一个公司,将这笔不良资产抵押给背债人的公司,再由背债人抵押给银行申请贷款,所申请款项跟企业分成;还一种是包装贷,公司给希望得到巨额款项的背债人包装资质,编造资料以符合放贷条件,去金融机构贷款拿到的钱再来分。

↑社交平台上的招揽广告堂而皇之表明代价是成为失信人↑社交平台上的招揽广告堂而皇之表明代价是成为失信人

不管是哪种模式,背债的本质其实就是骗贷。为什么包装公司和背债人敢于铤而走险?说白了还是利益诱惑太大。

如果背债人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偿还贷款,那动辄两三百万的贷款,扣掉分账后,对其而言是笔不菲的“意外”之财;包装的公司哪怕前期需要垫钱,给背债人交社保等,但后期五六成的分账,同样是一笔巨额收益。

正常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放贷时,为了避免贷款收不回来,都会有严格的审核流程,对借贷人的资质、还款能力等进行考察。背债骗贷的模式,正是瞄准了部分金融机构对资质审核不严的漏洞,这无疑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坏账,挤占金融资源,也会造成不小的金融风险。

按照刑法等相关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涉嫌犯罪,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还会继续加码。

所以,对类似违法犯罪行为,不管其模式多么隐蔽,应该坚决打击,绝不姑息。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及时堵上漏洞,加强风险排查,对借款人的资质和经营状况采取严格的审核把关,避免一些经过包装后的背债人蒙混过关,轻易借到钱。

当然这里更要提醒那些背债人,把钱从银行借出去,然后当一辈子老赖,如此骗贷的成本和代价可能要比想象中的更严重。

没有工作,生活基本靠“混”,觉得“债不债的”无所谓,反正给钱就行。这是其中一名背债人给记者的直观感受。如果抱着借一笔钱以后不还的想法来骗贷,其实大错特错。借贷以后,金融机构不可能不会催收;再者,几十上百万的“收益”看着挺高,但却是以一辈子的个人征信污点为代价的,以后不仅会上各种黑名单,被限高、限消费,子女都可能会受到牵连影响。如果事后选择按期还款,那笔分给包装公司的钱,又何尝不是巨大的损失?

有的背债人觉得包装公司和自己签了合同,所以没什么违约的风险。其实,既然背债本质上是骗贷,那么所谓的合约就可能是无效的,双方权益都无法得到确切保证。所以不要心存侥幸,以为背债是什么一夜暴富的路子,无视其中的法律风险和被坑蒙拐骗的风险。

不管怎么说,背债人的招募在网上多处可见,说明类似骗贷的地下运作可能不是个案或者个别机构在操作了。维护金融安全,必须旗帜鲜明地严打。从长远来看,还得进一步完善征信体系建设,让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更加有据可依,不给骗贷留下空间。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熊志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