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试首选地!首个“中试+”生态园区在成都高新区揭牌,希望以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试首选地!首个“中试+”生态园区在成都高新区揭牌的内容对您有用。
3月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在成都高新区举办的“中试+”生态大会上,成都高新区发布生态联合倡议,率先提出“中试+”生态理念,在国内率先打造百万平米中试载体园区和基地,揭牌首个“中试+”生态园区,为首批认定中试平台授牌,向首批入驻中试平台交付钥匙,全力打造“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力争早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
构建五位一体“中试+”创新生态
全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创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流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试是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作为科研成果实验室“小试”和产业化发展之间承上启下的环节,一端连着创新,一端连着产业,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器”,衔接上下游产业链的“连接器”。
当天的大会上,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以中试为核心,辐射连接成果转化的各个重要组成单位,构建“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天使基金+应用场景”五位一体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有力有效。
“‘中试+’生态包含高校院所、中试平台、专业孵化器、天使基金、龙头企业五大主体,其中,高校院所作为技术研发方,将提供原创性科技成果供给,中试平台将承接高校院所的优质科技成果并推动成果熟化,专业孵化器和天使基金将为成果的后续转化提供一站式孵化及投融资服务,龙头企业将为成果的最终产业化提供应用场景。”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围绕“中试+”生态营造,成都高新区联合清华、北大、中科院成都分院、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多所高校及区内中试平台代表,共同签署“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伙伴倡议,各倡议方将营造中试平台友好型环境,加强可转化、原创性科技成果供给,促进面向制造、孵化产业的中试平台海量涌现,培育高水平专业技术经理人队伍,打造一站式中试项目孵化平台,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体系。
“我们在生物前沿技术领域储备有大量优质原始创新成果,成都高新区打造‘中试+’生态体系,将对北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成都高新区落地转化提供有力支持,未来我们将与成都高新区继续保持紧密的交流和合作。”作为“中试+”生态技术研发方代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成果转化办主任傅晓燕表示。
“成都高新区大力营造‘中试+’生态,围绕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和链主企业需求,布局高能级中试平台,将推动一批优质的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转化,为极米科技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作为“中试+”生态应用场景方代表,极米科技政府事务和公共关系副总裁郭雪晴表示。
打造百万平米中试载体
5年内孵化1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
中试平台不仅能聚集人才和项目,帮助科技成果转化,更能赋能产业,提升现有产业能级,孵化未来产业。
今年1月,成都高新区启动中试跨越行动计划,提出5年内新建20个中试平台,服务1000个中试项目,实现200个创新产品上市,孵化1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发展目标。
记者了解到,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全国首个“中试+”生态园区已正式开工并同步启动招商工作,近期还有20万平方米载体资源可使用,2023年规划载体总面积将达到100余万平方米,形成资源集聚的平台优势。
此外,围绕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成都高新区依托政策引导,已认定生物治疗等中试平台21家,今年还将围绕主导产业新增高能级中试平台5家以上。为形成基金赋能的资本优势,成都高新区还将设立50亿元的国内首支中试平台建设基金,聚焦智能传感芯片、先进陶瓷材料等十大方向,助推各类中试平台布局。
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以本次“中试+”生态大会活动为契机,聚焦智能传感芯片、先进陶瓷材料等十大方向,加快推动各类中试平台在成都高新区广泛布局,以最优的政策、最好的营商环境、最大的服务诚意,打造“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试首选地。
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编辑 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