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二次销售曝光后,泡泡玛特的“泡泡”要被戳破了
在一片争议声中,有着“潮玩文化第一股”之称的泡泡玛特带着三年营收翻10倍、净利润提高300倍的光环踏入港股,并且随即冲上千亿港币的市值。而此时,用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泡泡玛特显然并不过分。
即便顶着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不支持无理由退货退款等槽点,但将潮玩与盲盒模式结合了起来的泡泡玛特,也讲出了一个逻辑通顺的故事。然而就在成功上市不久后,却出现了“自毁长城”的局面。12月23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泡泡玛特济南万象城店买到了被拆封过的盲盒,并且在封盒处均有黄色胶水,里面的标签甚至出现弯曲折痕,很明显有被拆开的痕迹,因此质疑泡泡玛特进行二次销售。
随后泡泡玛特方面很快承认,经过监控确认,济南万象城店有5名店员存在违规操作,已开除这些涉事员工,并且将永不录用,接下来将会对门店服务流程改进。但这些弥补措施,显然不能阻止“#泡泡玛特承认二次销售#”的话题,在当日登上了微博的热搜榜。
就在二次销售风波发酵之时,新华社发文评论“盲盒消费”,指出上瘾与赌博心理滋生畸形消费,并呼吁“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也被外界认为,泡泡玛特目前的盲盒模式或将面临监管,而这也使得其市值蒸发近120亿港币。
事实上,泡泡玛特上市后能够获得千亿市值,已经许多人惊讶于将潮玩与盲盒玩法结合后,居然会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彼时,在不少人看来,泡泡玛特的危机在于其盲盒的玩法容易被模仿,如何保持IP的长青才是关键,毕竟“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因此其核心竞争力即自有IP和独家IP的巩固。但当时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泡泡玛特的招牌IP“Molly”与“PUCKY”,还没来得及被喜新厌旧的年轻用户群体抛弃,盲盒这一模式本身却先“翻车”了。
尽管泡泡玛特等潮玩产品说得好听一点是文化创意,但其本质实际上是非常典型的消费主义产品,符号化也早已成为其最大的特征。成长在消费主义大潮下的Z世代年轻人愿意为兴趣爱好买单,并不反感用消费来定义自己的圈层,这一点确实不假,但泡泡玛特之所以能在上市之初就撑起千亿市值,仅靠“潮玩”这一个概念或许还无法做到。在业内人士严重,其千亿市值背后有着至少两大支柱,其一是年轻群体对于潮玩的喜爱,其二则是盲盒中隐藏款的高价值属性,并且二者互为表里。
通常一件商品只能卖给消费者一次,比如一款球鞋即使再好看,但很少会有人会进行重复购买同一款。可泡泡玛特在使用了盲盒玩法后,通过其拆开前完全未知的游戏规则,无疑可以很容易就同一件商品销售多次。
从产品设计的逻辑来看,泡泡玛特的盲盒模式之所以能够吹起如此大的“泡泡”,其核心机制或许是上瘾加上平价,前者可以确保用户购买意向和此后的复购,而后者则决定了购买行为的发生。其门店工作人员进行二次销售,无疑就是破坏了盲盒玩法的公平性,将原本充满不确定性的拆盒环节(也就是获得奖励的不确定性)完全打消,可以说是对玩法中的上瘾机制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影响。
不仅如此,二次销售被证实,还或许会造成消费者对于品牌的信任危机,甚至动摇泡泡玛特的基石。毕竟在泡泡玛特的盲盒模式中,除了普通款之外,还有“隐藏款”与“稀缺款”的设定,相比于59元购入就贬值的普通款,隐藏款的价值在二手平台上则会被成倍放大,例如“skullpanda深渊之雪”在闲鱼上就有人出价4500元收购。
由于潮玩盲盒是泡泡玛特在进行中心化生产,隐藏款的稀缺则是人为制造,而隐藏款的高价所依靠的,是泡泡玛特公示的144盒中必有隐藏款,也就是0.69%的“中奖率”来锚定,这就使得品牌的信誉成为了支撑这一玩法的基础。此前被曝光的济南万象城二次销售事件,是否就一定能确定没有其他门店也有这样的情况呢?如果大量出现导致“奖励不确定性”这种酬赏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无疑对于泡泡玛特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
当然,如果说门店员工被曝出二次销售,暂时还只是泡泡玛特的燃眉之急,那么新华社的评论盲盒消费可能就将是釜底抽薪了。由于其盲盒开箱与网游抽卡模式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甚至二者在规避可能的监管风险上,策略都几乎如出一辙,就是同样都明示了概率。但两者的区别,是网游抽卡会“不得要求用户以直接投入法定货币,或者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方式参与”,因此如今许多网游会搞出购买一个低价值虚拟物品,附赠一次抽奖机会的解决方案来“曲线救国”,而相比之下,泡泡玛特则很难解决隐藏款与普通款之间的这种关系。
虽然不少人会将泡泡玛特的盲盒模式追溯到日本市场极为普遍的扭蛋机上,但这种对标或许并不太对。手中握有“ガシャポン(扭蛋)”商标的万代南宫梦,同时还经营着街机、游戏、玩具等业务,如今也就204亿美元的市值,而无论是从IP、历史,还是多元化上来看,几乎都是天壤之别的泡泡玛特,却能够拥有1094亿港币(141亿美元),即接近0.7个万代南宫梦市值的体量。
事实上在有些观点看来,最类似泡泡玛特模式的,其实是日本的柏青哥(Pachinko),毕竟二者都使用了“三店方式(さんてんほうしき)”的方式。柏青哥的弹珠店本身只是一个游戏场所,而泡泡玛特的网店或线下零售店,也只是单纯售卖盲盒的地方;玩家能够以小博大赢得的更多小钢珠,进而在柏青哥店换取“特殊景品”,消费者在泡泡玛特的盲盒中,可以抽中隐藏款;玩家接下来可以用“特殊景品”在柏青哥隔壁的“景品交換所”换取现金,而消费者同样也可以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出售泡泡玛特的隐藏款获取高额回报。
唯一略有不同的是,柏青哥这一产业中还存在“景品問屋”,玩家会去“景品交換所”用现金购买等值的“特殊景品”,再卖给“柏青哥弹珠店”实现循环,这也就意味着“景品問屋”是柏青哥产业链中的定价方,其决定了“特殊景品”和现金的“汇率”。那么问题就来了,在泡泡玛特如今的商业模式中,是否也存在一个类似“景品問屋”的角色?当下看来或许是有的,那就是二手平台上的收购者。毕竟有盲盒玩家曾这样说到,“只要闲鱼上隐藏款收购价不降,泡泡玛特就没有泡沫。”
至于柏青哥在日本市场被认定为是什么属性,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那么与其相似的泡泡玛特,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玩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