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IPO雷达| 第一大供应商是台积电,国芯科技真的自主可控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 | 曹立CL
编辑 | 陈菲遐
近日,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芯科技”)向上交所递交了科创板上市申请。
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相比市面主流的X86和ARM指令集架构,国芯科技另辟蹊径,基于摩托罗拉授权的“M*Core 指令集”、IBM 授权的“PowerPC 指令集”和开源的“RISC-V 指令集”,建立了芯片设计平台 ,不仅为客户提供芯片产品,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嵌入式CPU 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此次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6亿元,用于云-端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基于C*Core CPU核的SoC芯片设计平台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基于 RISC-V 架构的 CPU内核设计项目。
国芯科技业务可能看起来晦涩难懂,但如果熟悉芯原股份(688521.SH)的投资者应该对这类业务不陌生。继芯原股份之后,国芯科技有望成为A股第二家以芯片定制和IP授权业务为主的公司。
从收入与盈利规模看,国芯科技近三年收入呈现增长态势。2017年到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收入1.3亿元、1.9亿元和2.3亿元,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40万元、320万元和3114万元。
和芯原股份类似,国芯科技主要收入为芯片定制服务和IP授权业务,2019年该两项业务分别占收入的36.52%和22.66%。但与芯原股份不同的是,国芯科技还有一部分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收入占比为40.81%。
数据来源:招股书
2018年,国芯科技芯片定制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芯片设计和芯片量产服务两个环节,其中芯片定制服务收入中的量产服务逆袭成为了2018年收入最高的业务。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量产服务毛利率存在异常,从2017年的48.42%增长到2020年上半年的84.54%,远高于同行业的芯原股份。数据显示,芯原股份量产服务的毛利率在10%到20%之间。国芯科技对此的解释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客户的量产产品由于其研发难度和技术水平高,其毛利率水平一般明显高于其他客户。但由于国芯科技并未进一步披露客户组成,因此对于这一解释无从求证。
数据来源:招股书
国芯科技的第二部分业务IP授权,是指向客户进行技术授权,并收取授权费。公司还与部分客户约定,其设计的芯片产品投放市场后,按照量产芯片销售数量取得版税收入。IP授权业务成本全部体现在研发费用中,因此该业务毛利率高达100%,但随着其他业务较快发展,高毛利率IP授权业务占比呈下降态势。
唯一和芯原股份不同的业务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的毛利率,近年则出现了严重下滑,毛利率从2017年的52.95%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22.92%,这也说明公司业务还不是很稳定。
依靠自主芯片和模组,国芯科技扛起了自主可控的“大旗”。在招股书中,国芯科技共提及111次自主可控。但从供应商角度来看,国芯科技的自主可控却需要打上一个问号。数据显示,国芯科技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的第一大供应商都是台积电,2019年公司对台积电采购额高达45.3%,对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间接持有的供应商A的采购额占比仅为6.39%。台积电作为晶圆代工厂,与国内芯片设计厂商的关系始终若即若离,国芯科技的技术与产品做到了多大程度的自主可控?这还是个疑问。
数据来源:招股书
在周转率方面,国芯科技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所有可比公司,原因之一在于“公司基于合作共赢原则,给予部分IP授权业务的客户2-3年内分阶段付款的信用政策。”
实际上,这一做法并非行业通例,行业其他典型公司如ARM、芯原股份等都未采用该策略。如芯原股份的信用政策是:“公司直接向客户交付半导体 IP,并获取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该阶段通常在签署合同时收取一部分款项,待IP交付完成后收取剩余款项。”
受此影响,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国芯科技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1.11亿元、1.83亿元、1.85亿元和1.70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4.28%、40.20%、37.17%和33.64%。同期芯原股份仅有10%-20%左右的资产占比。
数据来源:招股书
目前国芯科技上市还在推进中。从芯原股份近期股价走势看,市场对于芯片股的追捧有所降温。芯原股份上市以来股价一路走低,目前 69.55 元/股,较上市之后高点跌幅近60%。芯原股份目前市值约为338亿元,由于研发投入过高,公司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无法用市盈率进行估值。按照市销率估值,如果参考芯原股份目前23.8倍的市销率,国芯科技估值将在55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