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很可能处于大牛市前夕,理由在这里
投资者对A股更有信心
受访者对A股走势的看法比上期更加乐观。67.5%的受访者认为A股会上涨,比上期上升9个百分点;50%的受访者认为港股会上涨,比上期上升15个百分点。
调查中,投资者看好股票、股票型基金,对股票投资的净增加人数占比为20.9%,与上期相比,虽稍有降温,但整体非常乐观;对股票型基金的净增加人数为16.5%比上期提高2.7个百分点。
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来自于对基本面增长的信心以及风险的可控性。
在基本面方面——
约5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GDP增速能够超过5%,比上期提高了8.2个百分点。
受访者同样看好A股上市公司未来的业绩表现,约45%的受访者认为未来A股净利润增速能够超过10%,比上期提高了7.7个百分点。
在风险方面——
首先,64%的受访者认为A股价格基本合理,虽然比上期下降了2.2个百分点,但与历史调查相比,这个比例仍然居于高位。
其次,37%的受访者认为一二线城市的地产价格基本合理,比两年前上升近20个百分点。
第三,对于美国发动的贸易战,投资者越来越对其负面的影响逐渐看淡,有46.7%的受访者甚至认为贸易战对中国长期有利,比两年前增长了接近一倍。
A股很可能处于牛市前夕
“我们认为,在2021年伊始,决定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多数核心因素都是向好的,整体风险可控。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是有道理的,”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劲教授表示,“我们很可能处在十年来最大的、最可持续的牛市的开端。”
报告列举了六个理由:
理由一,新冠疫情
2020和2021年的投资市场以及实体经济,从很大的程度上讲,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疫情以及各国政府和社会对疫情的应对。
在全球重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可以真正控制住疫情、基本回归经济常态的国家。
随着疫苗的大规模使用,在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得到控制。即使万一疫苗效果不如预期,全球唯一能够抵御新冠的做法就只有中国严防死守的严厉政策了。
从目前看来,中国对新冠疫情的“严防死守”“零容忍”的态度和方法是各国所有选项中最有效的。
理由二,实体经济。
2020年前三季度,美国GDP比去年同期下滑23%,欧元区下滑21%,日本下滑17%。
相比之下,我国经济 “一枝独秀”,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0.2%,GDP规模与去年同期持平。
与欧美日不同的是,中国的经济回弹主要原因是控疫政策效率高,成本低;而欧美日是靠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强刺激,效率低,后遗症会很严重。
理由三:国际环境。
随着美国大选的结束,拜登总统上台会带来更为理性的、系统性的对华政策,这有助于降低冷战和热战的风险,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
理由四:改革开放的决心。
在过去一年里,资本市场的大力改革,海南的空前开放政策,RCEP以及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正在沿着深化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大步前行。坚持正确的道路,基本面的增长就会有保障。
理由五:全球的零利率状态。
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导致世界各国央行不得不迅速补充货币供给,把基准利率降到零。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唯一一个还保持2.5%左右正利率的国家。当基础利率降到零以后,所有能带来正回报的投资都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
理由六:低估值。
无论从哪个角度对中国的股市进行判断,中国股市的估值都是二十年来最低的。目前中国A股整个市场的估值实际上仅仅略大于净资产。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股市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新冠病毒的变异导致疫苗失效,其它国际黑天鹅事件及国内需求提振不力,创新能力不足都将对股市产生一定冲击。
关于《长江商学院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投资人对市场的理性和情绪性判断是资本市场定价的核心组成部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的Robert J.Shiller教授在此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的影响下,国内有多家机构也开展了类似调查,但大部分在公开性上存在问题。而且,仅仅了解情绪本身是不够的,因为情绪已经反映在价格之中,重要的是知道这种情绪源自何处,是否合理。
《长江商学院投资者情绪问卷调查(CKISS)》报告是对中国资本市场投资人情绪和预期的调查,是基于中国13个重要城市的大样本抽样调查。
本次报告数据来源于2020年12月份2000多名中国投资者(散户以及金融业从业者)的投资者情绪问卷报告,A股上市公司财报以及其他最新的国内外资本市场及宏观数据。
报告由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刘劲教授以及研究员陈宏亚推出。报告期望以长江商学院“四通”教授的独特视野(通理论、通实践、通中国、通国际),提供一个对资本市场更全面的理解。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