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评丨新《条例》能否终结海口电动车乱象
近日,《海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发布,市民翘首以盼近两年的海口电动车上牌问题首次迎来回应。
海口下班高峰期“电单侠”群体浩浩汤汤。图片来源:马丽娜/摄据媒体报道,2019年4月15日电动车新国标开始实施,但在执行新国标前一个月,海口交警部门便贴出通知,暂停电动车上牌工作。在这期间,海口电动车市场销量下滑明显,经销商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何时恢复上牌一直是市民最为关注的话题。
因海口主城区面积较小、道路较窄等客观因素,早晚高峰堵车是城市交通常态。为缩短出行时间,大多数市民更愿意选择骑电动车通勤或日常短距离出行。随之乱象频频,无视交通规则的现象日益突出,不佩戴安全帽、闯红灯、逆行、占道行驶……成为海口交通顽疾。为改善海口城市交通问题,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管控工作。
海口一家电动车市场上种类多样,但鲜少有人购买。图片来源:马丽娜/摄2020年4月起,随着疫后复工复产,相关部门加强电动车管理制度,(暂停电动车上牌工作期间)对无牌电动车实施处罚。处罚方式也将因车型和驾驶证种类而有所不同。较常见的处罚为:电动车驾驶人员持C1驾驶证,无摩托车驾驶证,计12分,罚款1000元;机动车未悬挂号牌,计12分,罚款100元;违反禁令,计3分,罚款100元,C1机动车驾驶证共计扣除27分,罚款1200元。若驾驶人员无C1机动车驾驶证,则面临扣车、网上考试学习、罚款1700元等。
显然,这样的管控和处罚下,城市电动车乱象并没有从根源得到解决,仍在发生“无牌电动车遇检查,冲卡撞伤交警”等社会性问题。
图片来源:海口日报本次《条例(草案)》的发布标志着相关部门将开始着手解决海南电动车问题,但其内容对海南电动车市场管理部分现实问题仍存在偏差。
首先,《条例(草案)》提出,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应当遵守行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但在2019年4月15日,全国正式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中明确指出,电动自行车新标准最高车速为25km/h。也有市民表示,最高时速15公里的电动自行车与竞走速度相近,十分鸡肋。
图片来源:央视网其次,《条例(草案)》载人规定中指出,在道路上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年满十六周岁。十六周岁以上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不得搭载人员。成年人驾驶电动自行车只能搭载一名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该条规定在电动车驾驶人年龄范围作出规定,但执行起来势必存在一定困难。
对标电动车之城南宁,有着颇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南宁2020电动车新规指出,针对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车主本人需通过当地的交管小程序、现场预约学习点、自助机和行易通app进行预约学习。由此可见,南宁以加强普及电动自行车交通规则作为主要突破口,从加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层面改善电动自行车乱象。同时,南宁2020电动车新规将新规施行前已经上牌的超标、旧标车实行过渡期、有效期管理,并对临时号牌的电动自行车、旧式正式号牌的电动自行车不同车型进行具体划分。
对标香港地区,鲜少能够看到电动自行车,主要归功其四通八达的公交系统。早在1970年代,香港通过公共交通通勤的人就超过70%,现在更是超过90%。根据香港政府年报,专营巴士、公共小型巴士、的士和非专营的居民巴士每日客运量占到所有公共交通总载客量的60%。而专营巴士更是全港载客量最多的陆路交通工具,每日载客量约占公共交通总载客量的34%。在公交系统如此便利的城市,即便电动自行车上路需通过交通运输署的审核,鲜少存在百姓怨声载道。
海口下班高峰电动车乱象丛生。图片来源:马丽娜/摄当下,随着全国正式实施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持续推进,海南电动车市场经历多次“洗牌”,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这样尴尬的电动车乱象已然不合时宜。电动车管理既是交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其管理及制度规范化、法制化迫在眉睫,这不仅要靠政府部门出台措施管控,市民需提高自身素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样重要。质变才能产生量变,若以暂停上牌工作控制数量并不能全面改变乱象,期待有关部门在致力解决城市“体面”问题的同时,兼顾起市民的真实需求,真正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电动车乱象。
目前,该《条例(草案)》仍为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21年2月9日前,通过信函方式(中共海南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海口市琼山区凤翔东路338号省司法厅办公楼812室,邮编:571100,信封上注明“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发送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传真(0898-65912776)等方式提供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