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姐姐的爱乐之程》讲述了怎样的「姐学」?

时间:2021-01-29 13:45:58 | 来源:界面新闻

原标题:《姐姐的爱乐之程》讲述了怎样的「姐学」?

“一场始于仲夏夜的梦,路过落叶飞雪,即将告别远方。”

当节目打出这样的花字时,《姐姐的爱乐之程》在91天之后,来到了最后一站。五站路演之后,姐姐们回到“梦”出发的地方——长沙,以一场演唱会结束这段旅程,也让《姐姐的爱乐之程》画上句号。

作为七位姐姐在现象级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组成X-SISTER后的团综,《姐姐的爱乐之程》在官宣伊始就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七位性格划分明显的姐姐经过集体间的相处与碰撞,创造新的舞台作品,进一步传达30+女性的能量,并将女性力量得以延续,这些都是观众希望通过这档节目看到的元素。“路演+旅游”的慢综艺模式让“姐姐”IP再度被注入新颖感,与节奏相对较快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差异化明显。

虽然节目的形式、表演的舞台有所改变,但通过对姐姐们日常相处的呈现,随着关系从略显生疏到亲密的构建与转变,以及姐姐们自我的剖析与倾诉、相互之间的理解,《姐姐的爱乐之程》依然在持续观察和探讨着“女性关系”这一议题。

即使终将分别,《姐姐的爱乐之程》在逐渐精彩,“姐学”也在其中得以延续。

内容由浅到深:跳入人海,寻找自己

信心与成长,这大抵是《姐姐的爱乐之程》讲述的其中一个“故事”。

当七位姐姐离开《乘风破浪的姐姐》舞台,在《姐姐的爱乐之程》开始一段新的旅程时,面对的挑战和环境也有了改变。

如上文所说,《姐姐的爱乐之程》以城市体验、深入街头巷尾为形式,在这之中,姐姐们邂逅了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平凡人”有了更多近距离的接触和对话。泉州站遇见“梨园戏”和“南音”;成都站参与“平凡人演唱会”,听见平凡人的声音;云南站倾听当地村民的爱情故事;杭州站“玩起了”西湖创意实景秀;西安站回应争议、泪洒舞台。

而在一次次的碰撞中,姐姐们也开始逐渐褪去保护自己的坚硬外壳,释放自己的更多面。第十一期中,李斯丹妮说道:“从成都站开始,会自发地去想要说不同的话。”张雨绮在唱歌前的自白中剖析了自己处于舆论中的心境,万茜自诩“怪人”回应争议;第十二期节目中,宁静说:“《乘风破浪的姐姐》给了我基础,《姐姐的爱乐之程》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于是,可以看到的是,姐姐们开始尝试越来越多的风格,在彩排中更加的积极而有信心,在表演上也更加的自如。

跳入人海,姐姐们用自身的成长继续着女性力量的传递。

慢综艺外壳下,《姐姐的爱乐之程》做到了内容深度的扩展,无论是每站当地文化的体验及其文化元素在姐姐们作品中的融合和体现,还是姐姐们不少选择作品蕴含个人的经历和心境,节目进一步解构文化的碰撞与亲密关系的处理。

另外,慢综艺纪实的基础上,节目中依然不乏姐姐们不时的观点碰撞和讨论。首期泉州站姐姐们就抛出了“过程不好看”、“最终的立意不知道在哪儿”、“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等犀利的观点和问题。随后节目中,关于节目的重心和目的、是否要“快闪”、是否需要队长以及人选等问题都被一一抛出而引起姐姐们的讨论。哪怕已经进行到最后一期,关于演唱会歌曲顺序的安排也让讨论继续。

姐姐们在其中各抒己见,讨论的背后,是姐姐们对于问题的不回避和积极寻求解决之法的态度,而展现出她们的自我表达和自我认知,也是姐姐们成长、寻找自己的另一证明。

离开《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舞台,进入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和节奏,跳入人海,听见更多声音的姐姐们,开始从“我要”向“我是”转变,而逐渐寻找到自己,有所成长,与自己和解。

这就是《姐姐的爱乐之程》在内容创作上的积极意义。

回归日常,从女性力量到女性关系

人际关系的呈现是慢综艺的核心之一,《姐姐的爱乐之程》也没有放过这一重点的讲述。

七位成团的姐姐中有几位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并没有过多的机会合作,这也就让起初的《姐姐的爱乐之程》呈现出一种成员间并不熟悉的观感。

但从某种程度上,从不熟悉到熟悉,这也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其中之一。

鉴于节目旅游同吃、同住、同练习、同合作、同台表演的设定,姐姐们日常一起相处的时间和机会也在增加。这也就为人际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云南站开始,《姐姐的爱乐之程》的体验式“旅游”色彩加重,加上本就存在的对于彩排外姐姐们私下相处的记录,以及路演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诸如要不要进行“快闪”、排练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解决等相关挑战,让姐姐们更加的回归日常,也为她们之间关系的改变和促进带去了更多的催化剂。

随着节目的进行,通过路演彩排的互相鼓励、表演中的互相帮助等等举动,姐姐们也逐渐打开自我,更加亲密,也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

姐姐们逐渐会从前期略显散漫转变为根据各自的习惯安排每个人合适的彩排时间,既增加效率,又能尽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表演时,某一姐姐也会用自己的乐器帮忙伴奏,增添歌曲的看点;单人表演时,总会有成员在一侧卖力地加油鼓气。

当李斯丹妮、郁可唯、孟佳路演结束后,吃着火锅聊天时,李斯丹妮说:“我挺缺安全感的,我的点很奇怪”,郁可唯也说道:“有些时候没有办法太自我,我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会大哭的那种”......类似的“深刻夜谈”不在少数,且一一被节目组真实记录。这样敞开心扉,姐姐们坦然地自白性格、心事,他人或给予鼓励或给予安慰,实则也是姐姐们从略显生疏到相互理解关系变化的证明,同时,也是女性间相互支持的体现。

而在日常生活中,黄龄帮张雨绮安掉了的鞋跟,帮万茜脱鞋子;孟佳在深夜帮大家煮泡面做宵夜等互动细节,也让整个节目在细枝末节处观察和见证着姐姐们关系的转变和寻求团魂、成团意义的过程。

从快节奏的“淘汰赛”,回归到日常生活,“女性关系”在《姐姐的爱乐之程》的点滴中得以展现,并释放出更多的女性力量和能量。

如果说《乘风破浪的姐姐》让大家看到了女性力量的可贵,那么,《姐姐的爱乐之程》则进一步将“女性关系”放到了聚光灯下,并在关系的相处间,让一直存在的女性力量释放更多的闪光点。

延续“姐学”,发挥“姐姐”IP长线价值

如果说《乘风破浪的姐姐》是通过比赛形式,展现出30+女性努力、不服输、披荆斩棘的决心和能量,那么《姐姐的爱乐之程》则是通过或感动、或有趣,或激烈、或平凡的点滴故事,以一种平淡又细水长流的观感,来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用另一种风格来观察女性关系。

除了上述所说的寻找自己与拥抱彼此,《姐姐的爱乐之程》其中承载的不少细节又能够击中不少女性的痛点,引起共鸣。

“我也不是恐婚,没有找到理由”,当孟佳在节目中谈到婚姻与独立时这样说道。在《姐姐的爱乐之程》中,关于婚姻、女性独立的议题,也被摆至观众面前。而张雨绮的“我只是想知道,我自己能不能有这个勇气去面对,如果我有一天得了一个什么(病),就我在那一刻的时候,我是什么样的心理。”一席话,也或多或少透露出了些独立又孤独的味道。

恐婚、女性对于婚姻的观点、女性独立等也恰巧是当下关注、引起热议的话题,当姐姐们以自身经历发表有关话题的观点时,无疑会引起关注、讨论和共鸣。

同时,《姐姐的爱乐之程》也持续为“为什么成团?”“‘姐系’节目要给观众传递怎样的价值”等问题寻找答案。

泉州站复盘时,宁静说:“大家喜欢我们是因为我们带来的某种可能性。30+的姐姐也会有无限可能。你做什么不重要,精神最重要。”在第十二期讨论演唱会主题时,万茜也有“女性不管什么年岁,我们一起来到这一片地方,通过我们看到的某些景色,去提炼过去我们经历了什么,让我们又成长了什么”的表达。

从这种角度来看,《姐姐的爱乐之程》更像是一个过程。它承载着姐姐们通过对不同站文化的探索,与不同人的交流,输出着女性不同的经历、心境、感悟。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女性关系的再解构,可以找到彼此身上的相同点,可以感受女性温和中的力量。

而这无疑也是“姐学”中的一部分,是“姐姐IP”价值、精神的长线延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