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区域“独角兽”竞速,山东能否迎头赶上?

时间:2021-02-24 13:45:58 | 来源:《财经》杂志

原标题:区域“独角兽”竞速,山东能否迎头赶上?

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独角兽企业是城市、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的集中体现。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

在2018年之前,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前三的山东省却没有一家独角兽企业诞生,在科技创新的竞速中“输在了起跑线上”。

近三年来,山东省将引进和培育独角兽企业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培育独角兽企业”多次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启动山东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申报、认定工作;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争先出台独角兽企业培育、扶持政策。山东正在独角兽企业的培育之路上奋起直追。

在“北上杭深”完成了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第一轮布局,独角兽企业培育已经硕果累累时,仍旧在开疆拓土的山东,能够迎头赶上吗?

尴尬的缺位

2020年7月,长城战略咨询在天津发布《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山东省有8家独角兽企业入选,其中6家来自青岛,2家来自济南。加上已经“超龄”毕业的杰华生物,山东共诞生了9家独角兽企业。

从0到9,两年中,山东独角兽数量实现突破,但还远远谈不上华丽的逆袭,当年经济大省独角兽企业“缺失”的尴尬依旧历历在目。

2018年3月,长城战略咨询联合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了《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和“独角兽”榜单。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主要分布于19个城市,“北上杭深”成为新经济业态的集聚区,84%独角兽企业诞生于此。在这份榜单中,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山东竟无一企业上榜。

作为科技创新企业的典型代表,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也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生态的重要标志。作为GDP位列全国前三的经济大省,独角兽企业的“缺席”等于撕掉了山东经济发展“优等生”的标签。

原创性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滞后,“0”独角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山东近年来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首先是对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2019年度山东省百强企业名单”中,山东仍以制造业、化工、冶金、纺织等传统行业为主,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服务等行业占比较小。其次是民营经济活力不足,根据相关数据,山东省“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15万家,而隔壁江苏仅在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00余家,从总量来看,山东高新技术企业不足江苏的一半。再次是经济发展创新动能不足,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人才的流失,2017年,山东净流出人口41.97万人,在之后的连续三年,均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出最高的省份。

一时间,“山东将成为第二个东北”的评论更甚嚣尘上。

奋起直追之路

痛定思痛之后,不甘人后的山东,奋起直追。

2018年起,“独角兽企业”连续写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从“努力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到“以更大力度培育行业单项冠军和瞪羚、独角兽企业”,每一年都有更加明确和更高的要求。

山东各市也在为争夺省内“独角兽第一城”而开启竞逐。济南发布《济南市培育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19-2021年)》,明确将构建国内一流的“独角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打造具有高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孵化基地,对独角兽及培育企业,按地方经济贡献率最高可奖励2000万元,符合条件的独角兽及培育企业进行研发经费补助等相关奖励。

青岛一直致力于为独角兽企业营造活力迸发的创业创新环境。《青岛市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0—2024年)》政策扶持覆盖瞪羚、独角兽的全成长过程;在海尔海创汇成为全国首个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的基础上,出台《青岛市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培育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鼓励全市有条件的孵化载体加快打造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2020年,青岛设立了“青岛独角兽热带雨林工程”,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独角兽企业在青岛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烟台出台了《烟台市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2020-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底,力争全市准独角兽企业达到12家、独角兽企业达到6家。

各方发力成果凸显,自2018年山东省启动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认定工作。根据申报情况,山东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已经由2018年的2家发展到如今的13家,其中济南和烟台各4家,青岛5家。

仍需直视的差距

在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中,全国共有218家独角兽企业上榜,“北上杭深”仍为独角兽第一梯队城市,占独角兽总数的71%。青岛共诞生了6家独角兽企业,分别为为日日顺物流、伟东云教育、聚好看、能链集团、特来电和卡奥斯。

与同类城市相比,南京拥有11家独角兽企业,成都与天津拥有5家独角兽企业,武汉拥有4家独角兽企业,青岛位列全国第七、北方城市第二,成功跻身于全国新一线城市前列。

2020年12月,“2020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大会”在青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中心与北京隐形独角兽信息科技院联合发布了《数字经济先锋: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报告》,青岛共有10家企业跻身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单,同比增加4家,分别为卡奥斯、青岛云路、特来电和能链集团。

近年来青岛培育独角兽表现不俗,与活力迸发的创业环境和资本环境休戚相关。目前,青岛是全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2020年8月,青岛成为全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出台《打造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中心若干政策措施》,设立了科创母基金,推进青岛成为风投聚集地,培育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沃土。可以说,青岛已经成为省内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战略要地。

从目前来看,大企业内部孵化培育独角兽企业,仍是山东独角兽企业的最重要模式。海尔集团已诞生日日顺物流、卡奥斯2家独角兽企业,以及日日顺乐家、雷神科技2家山东省准独角兽企业和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海尔生物(688139.SH),海信集团则孵化出独角兽企业聚好看。除此以外,特来电、伟东云教育也均脱胎于传统大企业。

借力大企业生态圈的产业资源加速成长,让山东独角兽企业具备先天的优势,但也难逃路径依赖。从山东独角兽集中分布的赛道看,主要集中在智慧物流、人工智能、新能源、互联网教育等领域,而在“北上杭深”独角兽企业集中爆发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大健康、文化娱乐领域,山东尚未带来任何惊喜,单独以技术驱动型的独角兽企业在山东并不多见。

“北上杭深”已经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完成了第一轮布局,独角兽企业培育硕果累累,并在主赛道不断裂变出新赛道。而山东正在把握新基建风口,以工业互联网为切入点,打造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依托工业互联网场景来催生细分的智能制造、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垂直领域新赛道,为独角兽企业的驰骋开疆拓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