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站长网 – 互联网爱好者创业的站长之家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两大城市群PK:长三角收入更高 大湾区更年轻

时间:2021-03-01 21:46:49 | 来源:《财经》新媒体

原标题:两大城市群PK:长三角收入更高 大湾区更年轻 来源:第一财经

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那么这两大城市群的主要指标有何差异?

广东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发展潜力比较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从城市发展、人口、产出效率、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经济外向度、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对“十三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发展进行比较。

大湾区更年轻 但长三角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更高

报告指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更为均衡,中心城市发展速度快于大湾区珠三角九市。从长三角地区中心区(包括长三角地区27个中心城市,下同)及大湾区的珠三角九市(以下均为同口径)共36个城市的经济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共16个城市超5000亿元,其中上海1个、江苏8个、浙江6个、安徽1个,粤港澳大湾区只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城市超5000亿元,惠州为4000多亿元,珠海、中山、江门三城市仅3000多亿元。

“可见,除上海外,长三角地区城市排名分化不大,江苏和浙江的多数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比较接近,说明城市发展比较均衡,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差距相对较大,区域内部发展分化相对较大。”报告分析。

人口方面,从人口总量看,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第一大人口聚集区。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常住人口2.27亿人,粤港澳大湾区为0.73亿人,长三角地区人口总量是粤港澳大湾区的3.1倍。从人口增速看,2016-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共增加572.62万人,年均增长2.4%;长三角地区增加639.87万,年均增长0.7%,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增长快于长三角地区。

从人口及劳动力上看,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红利”占优势,但人口素质上长三角地区更具有优势。根据报告,大湾区劳动力人口及老年人口占比达74.72%和9.00%,同期长三角地区占比为71.74%和13.59%。广东和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发展时期,但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迁移,特别是跨省流动人口规模大,广东人口老年化进程比全国和其他省份有所减缓。

2019 年广东与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主要指标比较。(来源:广东统计局)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珠三角更年轻的一大原因就是外来人口比重更高,因为外来务工人员以年轻人为主。长三角虽然外来人口也不少,但占常住总人口的比重没有珠三角高。

不过,尽管珠三角的整体年龄结构更为年轻,但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长三角地区高于大湾区。2019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广东本科及研究生数量占全国的7.1%,长三角地区占全国的20.2%,广东低于长三角地区13.1个百分点。两者至今的差距非常大。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指出,当前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短缺是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瓶颈。教育方面,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4所985和211高校。相比之下,长三角拥有25所211高校,8所985高校,大湾区珠三角九市不到长三角地区的八分之一。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吸引的外来劳动力特别多,外来劳动力主要是年轻人,因此常住人口也会更年轻。但是从产业结构上,大部分制造业的劳动力,以中学毕业为主。相对来说,受教育年限比较低,这也是珠三角目前不如长三角的一大短板。

由于高教力量较为薄弱,广东高考录取率尤其是一本的录取率一直不高。彭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近几年广东开始加大力度补齐高校发展短板,新建了不少高校。广东的人口基数大,高校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牛凤瑞说,长三角一直都有重视文教的传统,这种传统是历史形成的,目前长三角包括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目前都是全国名列前茅的。

长三角收入更高

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影响了居民的收入。报告显示,从收入水平看,36个城市中,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仅广州、深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珠海、佛山、东莞、中山4市在5万元以上,惠州、江门、肇庆在3-4万元区间。长三角地区分区域看,上海城镇居民收入达73615元;浙江9市均值达61999元,除湖州、金华外其他7市城镇收入均超6万元;江苏9市中苏州、南京、无锡超6万元,其他6市除盐城外,均在4-6万元区间。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指出,总体来看,大湾区珠三角九市除广州、深圳居民生活水平可以与长三角地区城市相媲美之外,其余城市难以跟长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相比,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明显低于长三角地区,收入差距也高于长三角地区。

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前十位城市(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各大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普通地级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梳理发现,2020年我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厦门和无锡。从地区分布来看,10大收入最高城市,主要位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经济圈,这其中,长三角就占了6个。而珠三角仅有深圳和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入围。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历史上,长三角就一直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商业氛围浓厚。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地区既有内生型的经济,如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也有苏南等地的外向型经济,同时长三角的整体营商环境非常好。

彭澎分析,广东原先产业结构主要是以三来一补为主,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相比之下,长三角原来的国企较多,经商也比较多,整体的收入水平更高。

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外向度更高,大湾区珠三角九市对外贸易依存度为78.6%,同期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8.5%。

报告指出,从工业的产品结构来看,大湾区工业偏重下游产品制造,长三角地区偏重上游及中间产品生产。相较于长三角地区,珠三角的制造业产品大量直接面对消费者,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产品更多面向供应链中上游。数据显示,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乙烯、化学纤维、钢材、化学 农药原药产量分别是大湾区的1.6倍、67.3倍、9.3倍、29.7倍,大湾区房间空气调节器、手机、彩色电视机产量分别是长三角地区的 1.1倍、5.1倍和3.9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