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稻葵:2021年,将是中国经济的大年!
2021,中国经济大年
2021年,总体来讲是机遇大于挑战的一年。
用更简单的语言,我觉得2020年受疫情影响是个小年,2021年可以形容为中国经济的大年。
为什么这么说?有3件重要的事:
1. 疫情后,中国有一个反弹的优势,尤其是消费方面有反弹动力。
2.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所以会出现一系列重要的新项目、新举措,尤其是在科技、减碳等方面,将会拉动经济增长。
3. 相对于过去一两年,国际形势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在逐步转变。
特朗普折腾半天后,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白宫。拜登这位新总统以及他的团队,跟中国的沟通将会比之前更加畅通。他们对中国乃至于对整个世界的判断更加符合实际。
而2021年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将会有这么几个确定性的脉络:
首先是消费有望反弹。2020年是消费非常低迷的一年,疫情导致许多家庭足不出户,无法实现消费计划。至少按零售来算,是负增长的。
另外由于疫情,许多家庭、个体的收入是下降的。而从根本上讲,对绝大部分家庭而言,制约他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收入。
我讲一个自己的例子,我家里的音箱有时候要是不用了或者不喜欢了,就会在互联网平台上卖掉。我发现特别明显,当疫情严重、收入下降时,二手市场卖得非常慢;但一到年底,经济稍微恢复、发奖金时一下子交易就活跃了。
许多年轻人确实是想消费的,但就差一点点钱。所以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怎么提高?
1. 增加就业。要减少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的税收,因为减少对企业雇人的税收后,或多或少会惠及员工。
我举一个例子,现在一个稍微正规点的企业要雇一个员工,如果每月工资1000元的话,总成本大概是1400元,甚至是1500元。这个400-500元是他劳动相关的税收和费用。这个费用应该下降,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去提高收入。
2. 拉动消费,形成一个消费热潮。回顾改革开放,我们不断有消费热潮,比如最开始是买家电,后来是买汽车,再后来是买房子装修。
现在中国的消费热点不算多,所以政府要想办法营造出一些热点。比如新能源汽车,要让城市里和高速公路沿线的充电桩、快充桩变得非常多。这样就能鼓励大家从传统能源车换成新能源车。因为新能源车确实好开,但充电是个痛点。
2021年,大概率地,由于有了防控的措施、经验、疫苗,等等。疫情应该不至于大规模反弹。
事实上,我倒倾向认为到2021年6、7月份时,疫情会在全球范围内逐步离我们远去,经济、收入将能恢复正常。许多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在今年有望有一个恢复性的上升,消费也能够上来。
另外,各种各样的新科技,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有互联网的应用、新基建投资,在2021年恐怕将会是一个加速前进的态势。所以对投资而言,今年也是重要的一年。
时代变了,别再为了投机去买房
疫情后,买房子会有一定刚需的上升。因为在家宅了很久后,对自己的房子可能会有一些新想法,想装修也好、换也好。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因素。
但我还想强调另一点,现在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人口正不断跨地区流动的状态中,从农村到城市,从小镇到中等城市,从中等城市到大城市。因为在不断流动,所以总体上讲,老百姓还是希望能够换房子或者是买房子的。
所以这轮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压力,主要在一些重点地区、大中型城市、大中型城市中的热点城市,比如像南方经济好的、就业好的、年轻人愿意去的那些城市,那儿房地产的价格就会上升。
我的观点首先是应该高兴。因为房价上升代表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在往上走,里面是有刚需的。有了刚需才能带来其他投资需求。
而针对这些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我的看法是应该在供给侧想方设法地找出路。具体来说,一些热点城市的住宅用地一定要增加。只有增加以后,老百姓才不会焦虑,才不会着急地想要去炒作房子。这才是稳住房价的根本。
与此同时,经济潜力不是特别好、人口也不怎么增加的一些地区,要控制它投机性的需求,防止房价涨太高后回落对经济产生影响。
这是房地产的一个特殊情况,它是结构性的、区域性的。所以我想呼吁有关部门,一定要把这个路子搞对了,千万别搞反了,不能去压需求,应该是增加供给。
还有一些人问我,房地产是不是一定会涨?
我倒是不太同意这么一个简单的说法。因为现在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跟10年前真的是完全不一样,不能说房价在每个地方都不会下跌。
因为,中国经济的地理结构正在出现重大变化。比如像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区的人口还在流入,就业市场非常兴旺。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火上浇油”的因素是,这些地区的有关部门往往“舍不得”拿土地出来搞住宅,宁愿拿土地去搞产业,要么是搞互联网,要么是工业,或者是其他的商业。
他们觉得做商业省心,未来可以收税,同时不会带来过多居民,商业业主也不会要求办学校、收垃圾;但反过来,要是弄一个小区事儿就很多了,又要幼儿园,又要清洁,又要治安,等等。
所以我跟很多地方政府的人聊天,他们的计算是非常“聪明”的,说拿土地出来搞住宅比较麻烦,要是搞一些商业、办公楼的话,好日子万年长。
这是个问题。这种激励必须得改变。针对这种想法,我觉得中央政府应该要出台政策,给予对冲。否则热点地区的房子涨了只能靠人为的方法来压需求,而非热点地区的房子又卖不出去。
所以我提醒大家,时代不一样了,现在是新时代,绝对不能假设房价永远会涨,一定要认准地区。而且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为了投资、投机去买房子。
算一笔账,从现在的房价看,买卖房子有各种税收,交易成本是非常高的,远不如理财甚至其他的投资方式,所以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绝对不要拍脑袋,绝对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推导未来。
但另一方面,我想不仅是“十四五”期间,恐怕未来10-15年,房地产依然是一个支柱型产业。
因为,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在不断流动,我们都有买新房子、提高住房水平的需求。
而且房地产背后所蕴藏的,以及它所带来的经济活动量是非常大的。我给大家算一个数字,如果把中国经济按国家标准的22个产业来划分的话:
1. 农林牧副渔。都跟吃饭有关系。
2. 零售和批发。许多互联网平台进入零售和批发是很有道理的,抓住了一个大产业、大方向。
3. 金融。现在中国金融业在GDP中的占比维持在8%左右。
4. 跟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建筑业。房地产对国民经济还是至关重要的,不光对中国重要,在美国那样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仍然也非常重要。
在美国,过去看宏观经济走势基本就看几个产业,一个是地产,一个是汽车,还有一个就是航空,一般看这3个。现在可能还看一些高科技,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讲,房地产仍然是一个支柱型产业。
有人说,目前我们到了一个“房住不炒”,和股权投资及其他金融投资并重的时代。
但我还是想提醒各位,中国股市还是有它自身发展的逻辑的,也蕴含着自己的一些风险。简单说几个基本事实:
1. 尽管中国股市最近涨了这么多,但中国股市的市值相对于GDP的比重还不是那么高,应该远不到100%。我没看最新数字,推测大概在80%左右。
为什么要说这个事儿呢?因为我们的股市市值不是太高,但我们的广义货币是GDP的2.2倍。用2.2倍的流动性去买还不到1倍GDP的股票。股市就容易波动。
2. 股票市场的发展还需要完善。坦率来讲,现在的问题是,那些特别激动人心的股票还不在A股上。
首先我认为A股是有发展潜力的,像2020年全球最火的几大股票,有好几个是中国的,包括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汽车,好几天的交易额都是全球第一。还有其他的很多例子,包括腾讯、京东等。
但这一轮全球涨得最快的股票,大部分都不在A股。这个是我们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要改革,过去我们资本市场种种掣肘太多,导致这些成长型的公司没有条件在A股上市。
所以中国股票市场,就像中国的许多运动项目一样,很有潜力,但还没有发挥出来。在这种时候,就请大家一定要谨慎,同时不要有时特别乐观、有时又特别悲观。
警惕美国的“回头浪”
在当前全球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带来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发达国家股市高歌猛进。
我记得去年3月份,美国疫情刚开始时,美国股市有好几次熔断。结果美联储无条件、大规模地注入流动性,股市很快就起来了。
但在这种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是什么股票起来了呢?
一定要看清楚,不是所有股票都起来了,起来的是那些给投资者带来了想象空间,而且市值比较大的股票。
像特斯拉,8000亿美元的市值远超第二名1000亿美元的丰田。它就是满足了两种特性:有想象空间,大市值。所以大家一哄而上,交易额非常大,进得也快、出得也快,很多人就在赌它。
反过来看,一些传统的股票并没有怎么涨,比如通用汽车和福特。大概几个星期前,有人讲下一轮该通用汽车上涨了,结果涨了一点又回去了。
这就是流动性过剩的第一个后果:发达国家的股市里资金扎堆,不是抱团取暖,而是抱团做梦,大家都在抱团畅想未来。
另外,流动性过剩后美元贬值,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就是人民币升值。
这个道理也很简单,美国的流动性一过剩后,很多资产,尤其是国债券这些标准的资产利率下降。在利率下降的过程中,他一看中国的利率挺高,资金就反过来从美国流动到中国了。
由于资金部分地从发达国家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价格也在上涨。对此,我们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
第一,如果美国等经济体拼命地增加流动性,经济还没恢复的话,它的利率就没有空间可降了。这时,我们要保持灵活性,利率不要跟他降得太快,要维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利率。这样的话,我们等于是“武器”多一点。
第二,要小心美国经济突然有回暖的苗头。我认为最有可能是在今年下半年,这时它的货币政策就有可能会调整,有可能收缩流动性。
美国本土的经济就会活跃,活跃后它的实体经济就需要流动性来支撑。这时资金可能就会从新兴市场国家撤回到美国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警惕这种可能性。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的话,会被回头浪打得很疼。
而在这种充裕的流动性下,很多人开始讨论“输入性通胀”。
这个确实是今年的不确定因素,或者说是风险点之一:
第一,原油价格有不确定性。像这几天美国天气很冷。很有意思的是,天气一冷很多美国家庭烧的是油,而不是天然气。
我在美国生活过,他们有很多老房子,地下室有一个锅炉连着管子,有车子每周运油过来。所以天气不好,油价会上涨,波动性很大。
另外,油价有国际政治因素,由于石油生产非常集中,就那么5、6个地区。所以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一点问题,全球原油的供应链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金属矿。像铁矿石一个重要的生产点是巴西。巴西铁矿石的蕴藏量是非常多的,但它对环保的要求非常高。有时候还搞一刀切,比如巴西政府对自己的矿企淡水河谷要求非常高,动不动就让必须搞个什么工程。
所以淡水河谷的生产能力经常上不去,而且只要一出安全事故、环保一收紧,整个全球铁矿石的价格就往上涨。
第三,贵重金属。比如用来生产电动汽车电池的锂、钴。马斯克就说了,现在新能源车的瓶颈在电池,电池的瓶颈就在这些贵金属。像钴是用来防止电池爆炸的。据我初步了解,钴一般就只有一两个地方生产,就在刚果那儿。
最后一个就是芯片。现在芯片成了一个资源型产品,不仅是美国卡中国脖子,现在全球芯片都吃紧,芯片生产能力跟不上。
因为现在就连台灯、电冰箱也都弄一个芯片,更不用说新能源汽车了。我最近买了一辆国产新能源车,结果软件更新后转向灯不转了,拖到原厂一查说有个芯片坏了。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现在新能源汽车用的芯片量远超传统能源汽车,以至于整个汽车行业的许多车厂现在都停产了,就是因为芯片跟不上。
所以芯片今年不仅是涨价的问题了,而是产能跟不上会制约许多企业的发展。
所以种种迹象都告诉我们,今年可能会是一个成本推动型的通胀的态势。
未来5-10年,中国经济调整的一大主线
最后讲讲产业链、供应链。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可能都被一个幻觉所迷惑了。
什么幻觉呢?疫情期间,中国的出口在全球中的占比是上升的,达到14%,创历史新高。
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的许多企业仍然是最靠谱的生产企业。因此很多人就讲,产业链不会外移,国际上都还是相信中国的。
但其实这是幻觉。因为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顾不上这些,他首先要“保命”,要保证经济运行,所以他暂时先不会管产品来自何方,只要是他自己生产不了的就行。
而到了今年下半年,如果疫情真的能逐步远离世界的话,许多发达国家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把一部分生产企业吸引回自己的国家去。
不仅是为了贸易平衡、就业,他们其实心知肚明,必须要保证一定的经济自给自足的能力。他们其实也很讲经济安全。
所以今年下半年可能会出现一个趋势,一部分企业从中国搬回发达国家去。咱们要做好思想准备。该走的你也留不住,要适应这个趋势,既不要责怪自己,也不要过分地去对冲这个趋势。
对此,我觉得:
1.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要去梳理各个产业有哪些环节是自己还不能控制的,要把这个短板补上。
2. 一定要有核心技术。还有一些不一定是核心技术,但是很关键的零部件。我举个小例子,比如电阻。电器里面都有电阻。但我告诉大家,好的电阻我们自己生产不了,基本都是日本和德国生产的。
比如制造一个高级音响或精密仪器,噪音要低,这个电阻还得要进口。过去我们觉得这个电阻不值得干,日本人做的很好,可以买那就无所谓。
但疫情改变了我们,特朗普也教会了我们,所以我们还得去培养一批隐形冠军,倒不一定是高科技,而是把一些关键零部件做出来,这样我们整个产业才能够升级。
3. 希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土地成本较低、资源丰富的一些地区,像西部,能够把东部的一些产业接过来。比如一些比较成熟的产业,不需要追着消费者偏好跑,需要不断去搞研发的产业,应该转到西部来。
在这种产业调整、变迁的背后,则涉及到了中国经济未来5-10年,甚至是15年,最主要的一个调整主线:
经济地理的再布局。
这是什么意思呢?像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我们的人口布局在不同地方,而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经济活动。这个结构我们称之为经济地理。
它是随着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反过来经济地理的变化也会推动经济变化。两者是同步的。比如说,1000多年前,那时我们主要的经济活动聚集区还在中原一带,到了最近几百年才逐步地转移到江南。
像小说《三国演义》里,最后曹操的魏把蜀吴灭掉了,背后实际是经济因素。三国时,经济活动中心在魏国这个地方。诸葛亮《出师表》里就讲得很清楚,他说四川这个地方经济条件不好,要是不主动进攻最后肯定是死路一条,必须放手一搏。
从三国后到北宋,经济活动中心就逐步挪到了江南,再往后挪到广东。所以说经济的发展,是跟着人口布局、人口流动、人口迁徙的整个布局同步的。
改革开放40年,经济总量大约翻了8番,相当于过去1000多年的经济变化,但目前我们经济地理的布局是相对落后的,面临着一个上千年的经济地理再布局的压力。
我讲一个具体的例子,比说东北一带。现在人口增长不如其他地区快。很多人就认为人口少了,经济一定会下滑。但我的想法是,不能这么想。
我曾反复强调,我们国内市场大循环,不可能所有产业都集中在某个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所以一定要帮助东北发挥潜力,找到他们自己新产业的发展方向。
比如,东北整体经济规模不是说一定要跟广东同步,这个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东北经济规模也许增长得慢一点,人口相对少一点,但人群的生活水平最后还不低,还在上升,甚至比一些南方地区还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那该怎么帮东北发挥潜力呢?想一想它能发展什么新产业。除了农业外,大型装备制造业还是有潜力的。我们横向对比一下,美国、德国的许多大型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是天寒地冻的地方。
我举个例子,美国的伊利诺伊州,是全球第一大重型机械卡特彼勒的总部。我去过那个厂,一望无际。这种工厂在土地成本较低、气候条件不是太好的地方,是可以发展的。
再看德国,冬天也是很冷的,但他们北边也有很好的产业,像钢笔万宝龙就是在汉堡一带搞出来的。所以当我们对东北没有信心时,想一想世界经济是怎么发展的,德国是怎么发展的,信心就来了。
我特别不同意一个观点,说东北的营商环境不好,东北的文化不适合经商,这是宿命论的说法。营商环境是内生的,通过改革、招商引资是会改变的,要有信心打破这个宿命论。
事实上我们回忆一下,1999年时沈阳的经济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比今天美国底特律还困难。
为什么沈阳能扭转局势?就是引进了一个汽车项目,财政、税收的1/3都用于经营这个项目,并带动了周边的配套产业。类似的项目,如果东北地区能引进一些的话,经济体就火了。
所以总的来说,有些地区经济总规模增长快,其他人口流出地区的人均GDP、人均收入不能掉队。这样一来,就能使全国老百姓不管去哪里,收入都能同步地提高,这是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
李稻葵答部分网友提问
1.中国经济未来是靠消费,还是靠制造,还是靠科技?
李稻葵:这三者其实是分不开的。消费是我们增长的基础。为什么说中国经济还有很大潜力?
因为我们还有10亿多人口没有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很多人还没坐过飞机、高铁,家里还没有空调,冬天甚至还没有暖气。这部分人消费的上升,是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可依赖的基础。
而产业的发展则是去满足我们上升的需求。当然反过来它又能给这些中低收入群体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
科技则是保证我们的产业有竞争力,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其他产品竞争出局。科技发展让经济、产业不断升级,让中国企业能够不断地拥有竞争力,从而扩张、扩大就业,接着带动消费。这是一个正的循环。
我打一个不太准确的比方,消费相当于一个人的肾,肾是生命之本,人没有肾就没有气息了,这是最关键的;产业相当于筋骨,只有筋骨强壮你才能不摔跤、才有精力去运动;科技相当于肝脏的能力,你才能有拼劲。这三者密不可分。
2.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如何提升?
李稻葵:中等收入群体这个话题非常重要。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这是关系到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
我们研究院也提过这个建议,一个中等收入倍增计划,让中等收入人群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从4亿人变成8亿人。
除了减税、扩大就业外,还有一件事很重要,一定要鼓励或是创造条件,让这部分人口流动起来,从比较贫困、不太适合搞产业的农村里转到城市发展;而留在农村的,相关产业要振兴,一定要帮这部分人动起来。
讲简单一点,城镇化可能是提高他们收入水平最重要的一个办法。举个例子,我以前用过一个洗车平台,上门洗车,结果这个平台后来倒闭了。
但我发现以前给这个平台工作的洗车小哥,有很多仍然在洗车。我手机里就有好几个洗车小哥的微信。我需要洗车时,就给他们发个微信,说我的车在什么地方,你给我洗一下,他洗完拍个照片,我支付过去就完事了。
换句话说,能够进入到重点地区、进入到经济比较活跃地区的、比较勤快的年轻人,他的收入是不低的。我算过一笔账,在北京只要好好干,他一个月收入5000-8000元是很有可能的。
而且像洗车是有附加值的,那洗车小哥就经常说大哥我给你打个蜡吧。我也爱惜汽车那就打一个吧,这样一来附加值就很高了。
3.通缩有可能出现吗?
李稻葵:通缩、通胀可以同时存在。为什么这么讲呢?刚刚我们说到包括铜、铁、镍等资源的价格飞涨。价格上涨后,自然会压缩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
同时,由于我们许多企业是产能过剩的,所以他的制成品价格又上不去。所以一方面平均的总体工业品出厂指数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结果就挤压了许多企业的利润空间。
所以怎么办呢?那就是从现在开始,中国经济必须要有一个结构的调整,许多产业的集中度必须提高。现在很多产业的集中度还是太低了,很多企业挤在里面,规模不大就挣一点点钱。未来的趋势肯定是要集中。
以汽车行业为例,汽车企业随便一数就有50家了,有许多小车企一年只生产几万辆。说得保守一点,这些企业中绝大部分在未来10年内肯定会重组的,最终可能只剩不到10家,甚至是5家。
这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双循环”畅通国内循环的必经之路,必须把企业规模做大,必须要有规模效应才行。
4.未来3-5年,有哪些确定性的趋势?
李稻葵:第一是科技发展。不管你是搞投资的、搞科技的,还是从事其他商业服务的人,我鼓励大家琢磨一下,你的产业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正在被互联网、数字化怎样在改变着。
因此,你个人的工作方向是不是也要调整。比如是不是要换个公司;如果不换,在公司里是不是要跟领导建议搞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等等。
第二是自主的产业升级。这是国家特别强调的。我们的产业看起来似乎每样产品都能生产,但其实有点像“瑞士奶酪”。瑞士奶酪跟其他奶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有很多窟窿。
我们的产业里也是有很多“窟窿眼”的。举个例子,我这个人喜欢听音响。中国做得不错的音响企业不少。但我去问他们,你的音响设备为什么做得好?他告诉你,因为我这里面用了进口的电容、进口的电阻、进口的变压器,都是用国外的。
这就告诉我们,中国经济虽然产业很全、量很大,但还是缺很多关键、细小的一些重要环节。
所以有时我就想,如果我年轻40岁,一定去学一个工程项目,毕业后就琢磨中国产业里缺了什么东西,按这个方向一门心思去琢磨。
比如你要生产手机壳里的一个零部件,一般人都不知道,但人人都需要,那你就牛,就没有人能跟你竞争。这时你就是闷声发大财了。这件事请大家关注。
还有一个,还是要对外开放。我们现在虽然发展得不错,但必须心知肚明,过去40年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是,我们的产业、企业家、技术人员、学者们是谦虚的:美国人好我跟美国人学,日本人好我跟日本人学。
所以我呼吁大家,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不管你是做保险、金融,还是做商业服务、工程的,还是要加强对外学习。千万不要以为搞了“双循环”,我们就不学习了。这是错上加错。
财经号所发布文章之版权属作者本人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财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