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财快评:“减负”变成“分担”,做减法不如做加法
中小学生“减负”,口号喊了很多年。各级、各地教育部门的“减负令”也层出不穷,但是社会普遍的观感是:学生的实际负担没有减少——只是从校内转移到了校外,学校的压力没有减轻,家长的负担更重了,可能真正得益的只有各种补习机构,或者看看今年的春晚也行。
今年“两会”上,又有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小学家庭作业,同时推迟放学时间,让小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但是这一建议却似乎没有获得委员预期中的支持度:大部分家长赞同推迟放学,但对“取消家庭作业”却意见不一。有留言直言:作业多了,得做到几点?作业少了,那回家还得补。
值得注意的是,马委员建议中说的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而非减轻学生的负担。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学生负担总量不变,假设家长负担真的减轻了,就必然增加了学校和老师的负担。
说白了,大部分人已经承认,全面“减负”是不可能的事,现在的问题只是谁来承担这个“负担”:是家长呢,还是学校?
所以委员的建议未能获得学校共鸣是意料中,但为何有些家长对这一建议也不喜普大奔呢?恐怕他们通过多年亲身经验已经体会到了。
以家庭作业为例,要“分担”的当然不仅是时间精力,还有金钱成本。当初校内减负,就出现各种课后变相补习,现在课后时间又回到校内了,学校提供的辅导班、兴趣班还收不收费?收费似乎不合适。但免费的话,一来学校和老师未必有足够资源和动力,二来也有“增负”的嫌疑。如果“增负”不够,学生又要在推迟的放学时间后再去补习。
这么看来,绕了一圈回来,就有的学校而言,老师增加了免费工作量,学生增加了学习时间,家长似乎也没有减轻经济负担。到底减了谁的负呢?
说到底,学习“负担”到底多重,不是由学校或家长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外在的竞争压力决定的——当然某种程度上也有社会文化的影响。外部环境不变,简单的“减负”就不能改变负担的有效总量,而只会改变其形式,最后只会增加总的成本。
近几年,除了“减负”之外还有许多关于教育的提案引发关注,例如今年就有委员建议取消必修英语改为音体美。此类建议,说到底还是在量上着手:某科要重视,就增加课时、列为必修甚至必考。其动机也许是好的,但效果究竟如何,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与其总想着如何做“减法”,不如思考如何做“加法”。宏观上,增加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增加教育的公平性。微观上,与其一刀切地控制“负担”的多少或者“分配”负担,不如思考如何提高教育以及考核的质量,让教育过程更有效率,在学习时间不增加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实际效果。
(特约作者)
(作者:殷俊 编辑:李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