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分析|2月社融、信贷创历史同期新高,超预期表现能持续吗?
社融和信贷增量在“小月”均创出了历史同期新高,这种超预期表现能持续吗?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将如何走?
中国人民银行3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多增8392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同比多增4529亿元。M2同比增速回升0.7个百分点至10.1%。
中银证券指出,这有助于减少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
2月金融数据继续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
就地过年政策影响下,企业贷款需求可能提前释放,居民消费同比减少但存款较去年同期多增;
二是
国内经济复苏继续向好,海外经济反弹预期较强,内外需共同拉动融资需求回升。
此外,居民购房内生性需求较强影响,也是拉动2月信贷超预期增长的重要因素。
瑞银证券指出,
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走强,可能表明企业经营活动反弹、信贷需求正在回暖
,而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走强可能得益于近期房地产销售较为稳健、且
部分银行可能预计房地产政策会进一步收紧因而尽快发放了房贷
。
“预计随着经济稳步向好回暖,企业经营活动将持续改善,信贷需求稳健。而由于房地产调控持续趋紧,特别是针对住房按揭的严控严查加码,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将可能缩量。”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
尽管实现超预期增长,但不少机构认为,
社融虽超预期但后续反弹持续性不强
,“紧信用”信号即将释放。
海通证券指出,尽管1-2月社融数据超预期,但今年的政策大方向是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而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每个月都保持稳定,而是年度的稳定。所以信用政策收紧的大方向是确定的,尤其是对房地产领域的融资已明显加强控制。根据3.2%的赤字率目标倒推,今年名义经济增速预计为9.8%,当前13%以上的社融增速要趋于回落。
兴业证券也认为,上半年实体经济韧性为央行“稳杠杆”窗口期,后期信用仍有收缩压力。二季度国内经济在出口支撑下预计仍将较为强劲,这为央行化解债务风险、抑制宏观杠杆率上升提供较好的窗口期,这意味着后期信用层面收紧压力仍将上升。从时间点来看,2月受益于就地过年企业提早复工,融资数据仍然强劲,3月之后信用收紧可能逐步体现。
“考虑到经济在3月和二季度有望重拾环比反弹势头,我们预计未来政府将继续推进政策正常化,整体信贷增速会从1-2月的高位再次回落。我们依然预计流动性和信贷监管政策可能会收紧,推动年底整体信贷增速会放缓至10.8%左右,驱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债券净发行和新增银行贷款可能走弱、影子信贷可能进一步收缩。信贷脉冲可能会在二季度转负。”瑞银证券指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而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来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注意把肥施在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