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要看到人,一个个鲜活的人 | 二月好书榜
原创 硬核读书会 硬核读书会 收录于话题#新锐图书榜19个
二月份我们遇到了很多好书,本期好书榜单的书籍,和我们之前所做的榜单一样,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同一个主题。之前的书单,主题是“常识”和“女性力量”,本期的主题,则是“人”。要看到人,要看到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人。
你会读到那些你耳熟能详的,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家——比如米兰·昆德拉和鲁迅——的传记,了解他们和他们所处的时代;你会读到关于我们脚下的大地的诚实记录,比如梁鸿的第三本关于梁庄的记录《梁庄十年》,以及关于澳门这座城市的《澳门通史》;还有呈现更加个人化视角的《权力的眼睛:福柯对话录》和挪威作家的克瑙斯高的《我的奋斗5:雨必将落下》……
就是这些一个个或是在历史中,或是在当下,或是在中国,或是在太平洋彼岸的人,让我们感知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个体经验给世界所带来的无限能量。
在本期好书榜里,一定有那本正在等待你的好书。
《我的奋斗5:雨必将落下》[挪威] 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著,李树波 译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2021-1
《我的奋斗》是一个对读者并不友好的名字,希特勒的同名书籍让“我的奋斗”四个字变得阴暗且暧昧。
但如果因为书名而漏掉这本书,实在是太可惜。
作者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是1968年生的挪威作家,对中国读者来说,或许比较陌生,但是他的作品斩获了诸多欧洲文学奖项。
《我的奋斗》是他的自传作品,将四十余年的人生经历诚恳地写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方面,记忆未必精确,另一方面,将记忆诚恳地写出,并且写得吸引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真诚的回忆总是容易打动人,一不小心,回忆容易变成流水账,但是克瑙斯高的神奇之处是将平凡的生活细节写成极为动人的描述。或许只有他能写下这样的句子:
“城市自有重力,在鹅卵石、沥青、砖楼庭院和木屋区中,在窗户和灯光、骑车和公共汽车、街道汇集起来的面孔和身体中,面对这一切,大海和群山就轻了,几乎轻若无物,只是人们目光休憩之处的一道背景板。”
如果你正在找一本能够“陪伴”你的书,或许克瑙斯高的这本自传,正是你需要的那本。
《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王晓明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
1993年,王晓明推出《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简体字初版,随后这本书成为无数中文系学生的必读书。他将鲁迅定义为“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让一代又一代学子深深共情。
鲁迅生前曾多次说,他不希望年轻人继续以他为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期待自己的文字的“速朽”。
在初版序言里,王晓明就表示,鲁迅的愿望是要落空的,他还将长久地引发后人的共鸣。如今推出修订版,王晓明再次确信,自己那个话没说错:从十五六岁读《阿Q正传》到现在,他读鲁迅已经50年了。从青年、中年到老年,他读鲁迅的感受和心境都有所变化。“这除了说明世事对人的影响之大,更说明鲁迅的丰富和深厚,即便同一个读者,也能因年岁的增长,从他那里获取新的启发。”这也是我们仍然需要读鲁迅的理由。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美]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著,何博超 译译林出版社,2021-1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是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与其说他是一位历史学者,不如说是一位“美国精神”的画像师。
在本书的序言里,霍夫史塔特就引用了爱默生的一句话:
“我们要坦诚地吐露真相。我们美国人因为肤浅已经声名狼藉。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国家,从来就不是大言不惭、滑稽可笑的,而是会意识到生活的可怖,勇于直面它。”
如果将霍夫施塔特的这本书理解为单纯地对美国地批评,是对他这本书和他本人的极大误解。他写作本书的目的,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对他认同的美国精神的一种展示。
本书从20世纪50年代——即麦卡锡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污名化——开始,分析为何反智主义在美国会大行其道。美国的福音派精神中对现代性的反抗,民主政治导致的“绅士的衰落”,商业社会所鼓励的实干精神和教育制度的失败,共同造成了美国的反智主义。
如果单从经济和文化的某一方面来批评反智主义,只会让知识分子和专业官僚阶层与大众越来越远,激起更多的反抗。
霍夫施塔特说,预言自由文化的崩溃或高等文化的消失,这种教条的、悲观的说法,也许对,也许错,但或许最不应该的就是自怜和绝望。
尽管反智的传统给我们造成了许多危机和不安,但是“活着就要相信,情况不会如此”。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美] 罗伯特·达恩顿 著,高毅 / 高煜 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
罗伯特·达恩顿一直着力于书籍史研究,他的切入点是书籍传播的线路系统,即“线路图”:作者进行创作,出版人承接出版,印刷商完成印刷,发行商和运输商负责发行,书店或小零售商铺开销售,读者则是上述环节的终端。
本书的故事发生于1778年,主人公是一名受雇于瑞士纳沙泰尔出版社的图书销售,名叫让-弗朗索瓦·法瓦尔热。当时有句谚语:“一座城里,有99个富得流油的烤肉厨师和1个快饿死的图书销售。”苦逼的图书销售法瓦尔热前往法国北方山区,走村过镇,除了推销本社图书,还顺便展开业务考察:当地有哪些可以信任的书商,他们的信誉和还款能力如何,等等。
在书中,我们跟随法瓦尔热的脚步,了解到书籍如何冲破层层关卡送到读者手中,并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完成了对“外省”人民的思想启蒙和解放。
《切尔诺贝利的午夜》[英] 亚当·希金博特姆 著,鲁伊 译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
已经有这么多关于切尔诺贝利的书籍、纪录片、电影、电视剧了,这一本书又有什么特别?
S.A. 阿列克谢维奇的《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用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上个世纪最恐怖的悲剧之一。沙希利·浦洛基教授的《切尔诺贝利》用严谨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为什么这次悲剧会发生。而这本《切尔诺贝利的午夜》则从记者的角度,将切尔诺贝利建城到悲剧发生的前前后后进行了详细的还原。
英国人亚当·希金博特姆是《连线》《纽约客》的主笔。他在媒体的写作训练让这本书可读性极高。作者知道哪些事件是重点,哪些风景很重要,哪些人物不可忽略。
与阿列克谢维奇和浦洛基的著作不同的是,这本《切尔诺贝利的午夜》的主角是切尔诺贝利这座城市。
这本书是一本教科书式的“非虚构”作品。作者先从城市的兴建开始写起,然后再添加进它的血肉——即切尔诺贝利的那些人。介于口述史和历史研究之间,如果你对苏联政治、切尔诺贝利事故感兴趣,希金博特姆的这部《切尔诺贝利的午夜》是极好的选择。
《梁庄十年》梁鸿 著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2021-1
这是梁鸿所写的第三本关于梁庄的书。梁鸿在后记里说:
“从最初的‘看山是山’,看到了梁庄,五奶奶和无数的亲人,到‘看山不是山’,每种事务、每个人身上都被赋予了无数的镜像,现在,又回到了‘看山是山’的状态。”
在《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中,我们看到了梁鸿作为一个记录者的野心。她收集起这座北方小村庄的细节,这些细节变成了对当下的中国的注脚。
这本新的《梁庄十年》里,梁鸿的视角发生了一些变化,或者说,梁庄发生了一些变化。梁庄的女性和新一代是这本书的主角,我们通过一个村庄的女性境遇,可以看到几十年来,女性生存境况的变与不变。
与前两本不同的是,这本新作里,梁鸿对梁庄的理解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书从父辈开始,从年轻一代人结束,不管是父辈还是年轻人,在梁鸿的笔下,都充满了生命力。
梁鸿用“我也继续往前走”,结束了这本关于梁庄的记录。或许往前走的,不只是梁鸿笔下的这些人,也包括梁庄和我们脚下的大地。
《回到罗马做主人》[古罗马]马尔库斯·西多尼奥斯·法尔克斯 著 ,高瑞梓 译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1
如何重现古罗马的生活?
有的作者从时间线切入——比如牛津大学古代史博士菲利浦·马提札克(Philip Matyszak)的《古罗马24小时历史现场》,描述一天的每个小时内罗马城发生的事,带你来一场古罗马一日穿越之旅(对,就好比电视剧《24小时》和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
有些作者则从人物线切入——比如剑桥大学古罗马史专家杰瑞·透纳虚构了马尔库斯·西多尼奥斯·法尔克斯这个人物,希望读者代入这位古罗马贵族兼大奴隶主的角色,参与一场虚拟的cosplay表演。
这两种写法,都基于对史料和文献的爬梳和整理,也就是说,人物、人设可能是虚构的,但书中写到的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都有据可查。将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不是很有趣吗?
《澳门通史:从远古至2019年》黄启臣 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20-11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澳门?
香港和澳门,因为极为便利的交通位置,成为最早被外国人用作口岸的地区。两地的历史,与中国近代史密不可分。相对于香港,澳门是更为低调的存在,人们知道它,却并不像对香港的了解那样全面。
这本《澳门通史》,是一部澳门的百科全书。从地理环境,到澳门的历史,再到澳门政治和经济,这本书都详细地进行了记录。
从明朝至今,澳门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港口,变成了一个重要的交点。西班牙、荷兰和英国对澳门有过激烈的争夺,中西角力之下的澳门,也生长出了一种特殊性。
可能比之香港,澳门并不那样耀眼,但它的重要性却并没有减弱——本书的重要部分是澳门如何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城市治理体系。这种城市文化和城市治理方式,值得很多城市学习。
《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修订译本)[法]米歇尔·福柯 著,严锋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
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知识考古学》《性史》等是社会学和哲学研究者不能绕开的著作。
严格地说,这本《福柯访谈录》并不算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也正是因此,福柯的个人魅力在谈话中被放大。
你会看到福柯如何去解读“沉默”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也会读到他说在医院心理科实习的经历如何改造了他,以及他对改革、权力、性、惩罚等他研究的主题的看法。在这本问答体的书中,他学术著作中晦涩难懂的观点,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本书题为《权力的眼睛》,它是对福柯观点的极好概括。福柯一直在对权力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他警惕的是现代社会中,权力对人的压制与异化。他对边缘群体的共情,对社会变迁的精确感知,使他的研究在今天仍然十分重要。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法]让–多米尼克•布里埃 著,刘云虹 / 许钧 译雅众文化 |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1
米兰·昆德拉在中国的风行,可能要得益于他高超的概括能力所贡献出的经典书名,比如《生活在别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年轻人被如诗歌般的书名吸引后,才翻开书本,进入他的文字世界。
但我们真的了解米兰·昆德拉吗?
在这本《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中,法国记者让-多米尼克·布里埃把昆德拉作为他的调查对象,用昆德拉的人生经历、文字以及师承,把昆德拉的人生进行了还原。
昆德拉开始活跃的年代,是世界正在剧变的年代。奥匈帝国的瓦解,布拉格政变……回望起来激烈的变革在时人看来可能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变化,但米兰·昆德拉嗅觉敏锐,他在文学和记录中表达了对时代的某种反抗。
如果要理解昆德拉,就应当理解他为何是一个反现代的现代人。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道:
“而今日,现代性已经与大众传媒的巨大活力相融。成为现代人,就意味着一种疯狂的努力,竭力跟上潮流。墨守成规,比最墨守成规的还墨守成规。现代性披上了媚俗的帽子。”
昆德拉的文本如果脱离了他的成长背景和个人经验会变得单薄而无力。布里埃的这本传记会让我们读到藏在文本之后的、真实的昆德拉。
硬 核 福 利
作者:程迟、谭山山